CMMI3
CMMI3
在CMMI3級,對項目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高...CMMI3級的IPM和RSKM,除了對項目級提出要求...一個達到CMMI3級的企業,肯定會定義了很多軟體開發各個方面的過程,並且會有組織級的財富庫。所以CMMI3級叫“已定義”級。
CMMI3是指CMMI三級,稱為定義級。在這個水平上,企業不僅能夠對項目的實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並保障項目的完成;而且,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的特殊情況以及自己的標準流程,將這套管理體系與流程予以制度化,這樣企業不僅能夠在同類的項目上得到成功的實施,在不同類的項目上一樣能夠得到成功的實施。科學的管理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企業的組織財富。
CMMI2級對軟體工程活動的指導很弱,如:需求開發、設計、編碼、測試等。
在CMMI3級,你會發現:
1)有指導需求開發的需求開發(Requirements Development)這個PA;
2)有指導設計、編碼工作的技術解決方案(Technical Solution)這個PA;
3)有指導如何保證工作產品滿足要求的驗證(Verification);
4)有指導如何保證軟體產品滿足真實使用環境要求的(Validation);
5)還有指導如何把軟體產品各組件集成在一起並保證能在相應的硬體載體運行正常的產品集成(Product Integration);
CMMI2級的PP與PMC是直接與項目管理有關的兩個PA,在CMMI3級,對項目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高:
6)集成項目管理(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3級的項目管理,要求利用組織級的財富庫進行項目估算,並且利用財富庫裁剪出項目自己的過程,並用這個過程來管理項目。
7)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2級只有PP的SP2.2中提到要識別風險,而在3級專門有一個PA對風險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2級的PA都是直接針對項目提出要求的。3級的IPM和RSKM,除了對項目級提出要求,另外也對組織級提出了要求,IPM要求有組織級的資產庫,RSKM要求要有組織級的風險管理策略等。另外,3級有幾個“O”開頭的PA,這幾個PA都是直接對組織級的提出要求。
8)組織過程焦點(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這個PA要求組織成立SEPG來推動過程改進的工作,要求識別、計劃、實施改進過程,保證組織過程能持續改進。
9)組織過程定義(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這個PA要求組織級建立財富庫,財富庫內容要包括標準的過程、裁剪庫、度量庫、生命周期模型等。
10)組織培訓(Organizational Training):要求組織根據商業目標要求準備並提供培訓。
3級還有一個很特別的PA:
11)決策分析及解決方案(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這個PA提供了一個如何做出最佳決策的方法指導。軟體行業很多重要的決策,如設計方案、採購方案等,都可以應用這個PA提供的辦法,另外也可以在組織過程改進中應用決策分析的辦法。
總結一下3級的幾個重要特點:
1)明確規定了需求開發、設計、編碼、測試、集成等軟體開發各過程的要求。
2)對項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利用組織級的數據來管理項目。
3)出現了專門針對組織級的PA,要求有專門的組織來負責過程改進的工作。
4)提供了一個做出最佳決策的指導,而這個方法可以用於軟體工程,也可以用於組織級過程改進。
由這些特點大家可以看到,3級已經對軟體開發的各個方面有了詳細的要求,2級很多不明細的地方全部已經明確。一個達到3級的企業,肯定會定義了很多軟體開發各個方面的過程,並且會有組織級的財富庫。所以3級叫“已定義”級。
CMMI3級過程域的PA列舉:
CMMI3級過程域一共有18個PA,分別是:
過程管理
1、OPD:(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組織級過程定義。建立和維護有用的組織過程資產。
2、OPF:(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組織級過程焦點。在理解現有過程強項和弱項的基礎上計劃和實施組織過程改善。
3、OT:(Organizational Training)組織培訓管理。增加開發人員的技能和知識,使他們能有效地執行他們的任務。
項目管理:
4、PP:(Project Plan)項目計劃。保證在正確的時間有正確的資源可用。為每個人員分配任務。協調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項目。
5、PMC:(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項目監督與控制。通過項目的跟蹤與監控活動,及時反映項目的進度、費用、風險、規模、關鍵計算機資源及工作量等情況,通過對跟蹤結果的分析,依據跟蹤與監控策略採取有效的行動,使項目組能在既定的時間、費用、質量要求等情況下完成項目。
6、SAM:(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供應商協議管理。旨在對以正式協定的形式從項目之外的供方採辦的產品和服務實施管理。
7、IPM:(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集成項目管理。根據從組織標準過程剪裁而來的集成的、定義的過程對項目和利益相關者的介入進行管理。
8、RSKM:(Risk Management)風險管理。識別潛在的問題,以便策劃應對風險的活動和必要時在整個項目生存周期中實施這些活動,緩解不利的影響,實現目標。
工程管理:
10、RD:(Requirement Development)需求開發。需求開發的目的在於定義系統的邊界和功能、非功能需求,以便涉眾(客戶、最終用戶)和項目組對所開發的內容達成一致。
11、TS:(Technical Solution)技術解決方案。在開發、設計和實現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實現等都圍繞產品、產品組件和與過程有關的產品。
12、PI:(Product Integration)產品集成。從產品組件組裝產品,確保集成產品功能正確並交付產品。
13、VER:(Verification)驗證。驗證確保選定的工作產品滿足需求規格。
14、VAL:(Validation)確認。確認證明產品或產品部件在實際應用下滿足應用要求。
支持管理:
15、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建立和維護在項目的整個軟體生存周期中軟體項目產品的完整性。
16、PPQA:(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為項目組和管理層提供項目過程和相關工作產品的客觀信息。
17、MA:(Measurement and Analysis)測量與分析。開發和維持度量的能力,以便支持對管理信息的需要,作為改進、了解、控制決策。
18、DAR:(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決策分析與解決。應用正式的評估過程依據指標評估候選方案,在此基礎上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