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溪

魯溪

魯溪,古時叫“魯班溪”,溪流從金雞流往壩仔,二岸土地肥沃。知道最早的村莊有苛木村,苛木村人姓朱,全部般遷外地。鍾屋塅又名八甲,有姓鐘的村莊全部遷走,華屋背夫前有姓華的村莊全部遷走,練屋塅有姓練的村莊全部遷走,河背有姓龔的遷走。現有幾個大姓,鍾、賴、廖、葉、朱、林、沈、何姓,魯溪街比較多其它雜姓。解放初設魯溪鄉政府,轄現有的魯溪村和一心村。文革後設岩庄鄉、岩庄鎮,鎮政府駐魯溪村。

正文


魯溪街外圍一景
魯溪街外圍一景

基本介紹


魯溪位於:廣東省翁源縣
郵政編碼:512634
魯溪簡介:
嘉靖年間,魯溪朱氏玉鉛、玉鉊兄弟在岩頭鋪建造金蓮寺,文化大革命被毀。一心現有文物“八角塔”,朱氏宗祠。客家圍屋,一心有得月樓。魯溪朱屋有樓子(朱世榮樓),旋源玉水樓。
打碗窯,在魯溪村大坑尾的山嶺之中,小時候聽老人說哪裡曾經有過一排碗窯,先民們在此用手工燒制陶瓷碗,可能是因為戰爭的原因,一排碗窯被破壞,留下很多破碗片,碗窯年代久遠,小時候進山能看到很多碎碗片。窯口,在進半溪與繞村路口,古時有瓦窯
銀子山。聽老一輩的人講,洪秀全的兵經過翁源去江西時在山上藏有金銀財寶,後來洪秀全的兵全部戰死,金銀財寶不知所終,人們找不到財寶,所以把山起名為銀子山。銀子山古時有“望宗樓”,據說是朱玉鉛所建,現還見石腳。
文樓子,解放前辦的學校,現為岩庄中心小學。文樓子與魯溪圩有一座雞公橋,解放前被洪水衝破,九十年代捐資修復。下馬頭,解放前有一座橋到得月樓,后被洪水沖廢。石花橋,常被洪水衝破,多次修復。
魯溪。古時產茶甚佳,曰魯溪茶,后移植於金雞,得名金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