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蛸

雌雄異形的軟體動物

船蛸(學名:Argonauta argo):是一種雌雄異形的軟體動物。體囊狀,外套壁薄,但肌肉強健,眼大,無水孔。口的周圍有八隻腕,腕吸盤2列,腕間膜淺。雌雄性別二態性明顯,雌性體大,有育卵習性。雌性胴長為雄性的10-15倍,第一對腕極膨大,具有很寬的腺質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貝殼;胴長一般可超過100毫米。雌性背腕遠端具旗狀膜結構,內含分泌腺,分泌物形成石灰質卵殼。卵殼薄如紙,故俗稱“紙鸚鵡螺”。雄性個體小,胴長一般小於20毫米,無殼,且壽命短,交配一次后即死亡。

分佈於世界各大洋和海域的熱帶和亞熱帶水域,浮遊生活。有時大規模集群,在近岸易見。

形態特徵


船蛸是一種雌雄異形的八腳軟體動物。與章魚有近親關係。船蛸生活在溫帶海洋的開放水域。它們著名的是漂亮的像紙一樣薄的外殼。因為漂浮的外殼像小船,因此水手們用希臘神話里的阿爾戈(Argonauts)英雄給它命名。船蛸主要是漂流,但是利用一種噴氣推進的形式也能游泳。
船蛸示意圖
船蛸示意圖
口的周圍有八隻腕,體囊狀,外套壁薄,但肌肉強健,眼大,無水孔。腕吸盤2列,腕間膜淺。雌雄性別二態性明顯,雌性胴長為雄性的10-15倍,胴長一般可超過100毫米。雌性背腕遠端具旗狀膜結構,內含分泌腺,分泌物形成石灰質卵殼。卵殼薄如紙,故俗稱“紙鸚鵡螺”。雄性個體小,胴長一般小於20毫米無殼,無殼,且壽命短,交配一次后即死亡。雌性體大,第一對腕極膨大,具有很寬的腺質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貝殼;雄性體小沒有外殼。身體左右對稱。頭部發達,兩側有一對發達的眼。足的一部分變為腕、位於頭部口周圍的軟體動物。外套膜肌肉發達,左右癒合成為囊狀的外套腔,內臟即容納其中,外套兩側或後部的皮膚延伸成鰭,可借鰭的波動而游泳。貝殼一般被包在外套膜內,退化形成一角質或石灰質的內骨,稱為海螵鞘,可入葯。神經系統較為集中,腦神經節、足神經節和臟側神經節合成發達的腦,外圍有軟骨包圍。心臟很發達。雌雄異體。
船蛸的喙嘴很特殊,由一個十分小的吻突與一處蔓延到低緣或近自由角的褶層所組成。吻突在側邊“向內收縮”,形成的喙嘴比其他章魚的要來的狹小。嘴部角度是彎曲的且有點模糊。喙嘴具有鋒利的肩狀物,頭巾蓋缺少刻痕並且很寬、很平、也很低。頭巾處到頂端的比例(f/g)是大約2至2.4。喙嘴側壁靠近寬頂端處沒有刻痕。船蛸的喙嘴與瘤快蛸和理查氏玻璃蛸的最類似,但是相異處在比起前者有更大的“斜躺”程度,以及比後者有更彎曲的嘴部角度。

棲息環境


船蛸是暖水性種類,棲息在開放水域,在熱帶或亞熱帶海洋中均有分佈。中國南海和台灣附近海域常見種。

生活習性


擬態

船蛸的變色力超強,從紅、黃、綠、紫、藍、褐,到黑、白、灰、銀色都能快速顯現,而且連體表斑紋也會隨環境改變,堪稱海中變色龍。它可在海底爬行,但更常被發現漂游於表層水域;台灣近海數量並不算少,只是一般人不大有機會看到活體,頂多僅會在海岸邊發現被浪衝上來的空殼子,而這些殼又因為太薄、太脆,所以多半都是碎片。

行進

如同許多章魚一樣,它們具有近圓球形的身體、八隻腕足而不具備肉鰭。和一般章魚不同的是,船蛸生活在海水表層而不是在海床上。這種軟體動物營底棲生活,雄性通常棲息在大洋或深海海底,主要用腕匍匐而行,也能借漏斗噴水方式在水中游泳。雌性以噴水方式游泳時,殼頂向下,腕部伸出,頂端呈翼狀的背腕頗象一張船帆,而其扁殼則很象一葉微形的小舟,雌性船蛸卧於其中,則可以說是乘舟在海上航行,遇到外敵則埋入殼中沉入海底。而這殼的主要功用卻不是給自己住的,那是它生育後代用的卵匣。雌性船蛸爬行時,殼頂向上和游泳時的姿勢相反,像蝸牛一樣負殼爬行。而這種所謂的貝殼在它生育完幼蛸后,即被拋棄,成為浮在水面上的又薄又脆的殼片。所以它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貝類動物。

覓食

覓食一般發生在白晝。船蛸運用腕足攫取獵物並拖入嘴中。它會咬住獵物,注射由唾腺分泌出的毒液。它們以小型的甲殼類、軟體動物、水母以及紐鰓樽為食。如果獵物有殼,船蛸會以齒舌鑽入組織,注入毒物。
船蛸能夠改變它們的顏色,與周遭環境交融在一起以便躲避掠食。它們也會產生墨汁,當有動物來襲時就會噴射出。這種墨汁可令攻擊者的嗅覺麻痹,讓船蛸爭取時間逃走。雌性也能縮回遮蓋卵盒的網狀組織,形成一片銀色閃光,有可能嚇阻來自掠食者的攻擊。
船蛸會被鮪魚、喙魚與海豚掠食。曾在長吻帆蜥魚與鯕鰍的胃含物中紀錄過船蛸的卵盒與殘體。

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地卡及巴布達、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貝南、百慕大、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島、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巴西、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喀麥隆、維德角、開曼群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古巴、庫拉索島、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斐濟、法屬蓋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加彭、甘比亞、迦納、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義大利、牙買加、日本、肯亞、吉里巴斯、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韓國、科威特、賴比瑞亞、利比亞、澳門、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模里西斯、馬約特、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納哥、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留尼旺、俄羅斯聯邦、聖巴泰勒米、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聖馬利諾、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聖馬丁島、索羅門群島、索馬利亞、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托克勞、湯加、千里達托貝哥、突尼西亞、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萬那杜、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維爾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船蛸分布圖
船蛸分布圖

生長繁殖


船蛸在尺寸與壽命方面顯示出極端的兩性異形。雌性成長到10厘米而製造的卵盒可達30厘米,然而雄性卻很少能大於2厘米。雄性僅能在它們短暫的生命中交配一次,反之雌性則能繁殖。另外,雌性自古以來便為人所知,而雄性則遲至19世紀後期才被描述。
雄性缺少背側的腕足,雌性用它來產生它們的卵盒。雄性則有莖化腕(交接腕),用以轉移精子給雌性。在受精方面,腕足會插入雌性的外套腔,之後腕足就會自雄性身上脫離。學者最初描述時曾誤將交接腕視為寄生蟲。
雌船蛸會製造一枚可供居住的兩側扁平的石灰質卵盒。這種“貝殼”具有沿著兩排互生的結瘤所構成的雙龍骨條紋。卵盒的側面是肋脈狀的棱紋,中心處兩側是平坦的或是具有翼狀突出物。卵盒奇特地酷似已滅絕的菊石螺殼。在產卵之前,由雌性的兩條背側延伸的腕足(第三左腕)頂端分泌。之後便將它的卵放在漂浮的卵盒中,雌性在卵盒裡保護它們,通常還有和雄性分離的交接腕。通常可發現雌船蛸的頭部與腕足自開口伸出,但如果不安定時就會退避至殼內深處。偶爾也可以在海面上看見這些有著華麗曲線的白色卵盒,甚至有時還有雌船蛸黏著它。卵盒並非如同絕大多數的貝殼那樣僅由霰石構成,而是方解石,呈3層結構。而且比起其他頭足類螺殼含有更高的碳酸鎂(7%)比例。
卵盒容納著用於浮力的泡狀氣體,這點與有殼頭足貝類相似,儘管它並不具備隔間的閉錐,與其他的有殼的頭足綱貝類不同。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主要價值


相關文化

船蛸是一些古典與現代藝術以及裝飾體裁的靈感來源,包括用於陶器和建築要素。一些早期的例子則可發現始於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藝術。有一類又稱“雙船蛸”(double argonaut)的變異圖案也可見於米諾斯文明的珠寶。
雌性船蛸的貝殼化石在第三紀的地層中出現,對了解和研究地質狀態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