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位於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東南角海濱。鰲園分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陵墓三個部分。進入園內就是一條長50米的門廊,兩廂牆上鐫刻著40幅古今歷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體化連環雕像,許多人物千姿百態,形象生動。且能雕出喜、怒、衰、樂的 各種表情,漫卷的紅旗,薄如紙片,高舉的干戈,細如筆箸,巧奪天工,人間奇迹。

鰲園由三部分組成:游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陵墓。嘉庚公園位於集美鰲園北側,門與鰲園相連,是後人為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會而興建的。按照傳統園林布局,把紀念性、文化性和遊樂性有機地融為一體。

集美鰲園景區由集美鰲園、嘉庚公園、陳嘉庚紀念館、嘉庚文化廣場陳嘉庚先生故居、歸來堂以及歸來園等景點組成,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第-批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中國僑聯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結構


鰲園由三部分組成:游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陵墓。嘉庚公園位 於集美鰲園北側。

景觀


門廊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門廊,長50米,中式廡廊,四向通透,兩壁鑲嵌58幅歷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鏤雕,是鰲園653幅石雕的精華。門廊外的圍牆,有各種石雕291幅,其中浮雕229幅,沉雕42幅,影雕20幅。此外,還有全國各界名人名流名家的書法楹聯題刻,真草隸篆行各種書體均有,書法上乘,刻藝精湛,是福建石雕藝術的魂寶。
集美解放紀念碑
集美解放紀念碑,位於園的中央。碑高28米,雄偉高聳,用花崗岩建成,碑身正面是鎏金的毛澤東手書:“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手撰寫的碑文,計284字。碑基為13、10、8、3級四個台階,13級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集美解放紀念碑寓他的事業鼎盛的年月,13級為創業歷史,10級為遇到困難的年月,8級為八年抗戰,3級為三年解放戰爭;碑座石欄,刻著各種珍禽怪獸和奇花異草。碑座正面是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黨和國家領導人合影的浮雕。碑前為一座高7米,寬30米的照壁,中間刻“博物觀”三字,有12塊浮雕,浮雕中間嵌中國、福建省、台灣省三幅地圖,反映了陳先生期盼祖國統一的願望。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紀念碑台基的底層是13級石階,階面較為寬闊,象徵從1913年至1926年陳嘉庚公司順利發展處於鼎盛時期。集美學校也飛速發展,辦小學、師範、中學、水產航海學校、商校、農校和廈門大學,第二層是10級台階,階面較窄,象徵1927年至1936年10年間陳嘉庚因受帝國主義財團的傾壓和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企業收盤,集美、廈大兩校規模縮小,台基上面還有兩層碑座,由台基上八級石階,再上三級石階,眼前便是高聳入雲的紀念碑了。紀念碑的兩層碑座牆面上也嵌滿了石雕,正面第一層正中是共和國副主席李濟深的題詞。
李濟深題詞上面的三塊浮雕記錄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右邊一塊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升旗”,左邊一塊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總司令在北京天安門前閱兵”,中間一塊為“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人民政協籌委會全體常務委員在北京勤政殿門前合影”。
陳嘉庚陵墓
陳嘉庚陵墓,墓坐子向午,呈壽龜形,墓蓋用十三塊六角形的青斗石鑲拼而成,光可鑒人。墓壙為“風”字
陳嘉庚陵墓殼,壙的內側由15塊青斗石浮雕鑲嵌,上雕陳嘉庚先生前半生經歷。周邊的石雕紀錄先生傾資興學、赤誠報國的一生。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墓壙形似馬蹄,周邊用15塊青石浮雕介紹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經歷。“海地探物”、“扯取花生”、“削取海蚝”、“掘取地瓜”4幅是少年陳嘉庚勤勞生活的寫照。“搭船出洋”、“米商服務”、“回梓完婚”3幅,刻的是陳嘉庚第一次出洋學習經商及回故鄉完婚之事。“黃梨罐廠”、“栽黃梨園”、“栽樹膠園”、“熟米機廠”4幅表現陳嘉庚在新加坡的奮鬥業績。“福建保安會”一幅刻的是:1909年,陳嘉庚由友人林義順介紹認識了孫中山。最後3幅“辦集美學校”、“購三輪船”、“辦廈門大學”,表現陳嘉庚傾資興學的情況。墓壙周圍的石雕,可以說是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覽,它再現了這位愛國僑領傾資興學,赤誠報國的人生。陵前為長方形殿堂式拜亭。
陳嘉庚先生於1961年8月21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8歲。1988年,國務院把陳嘉庚陵墓列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陳嘉庚先生在晚年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家鄉集美的建設當中,但他不幸於1961年病逝,有許多計劃中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做。他曾說過鰲園完工後,前面的海邊空地要建一個公園。夙願未了,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為完成陳嘉庚先生遺願,將鰲園的北側開闢為公園,該園於1992年動工,1994年10月竣工,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5500㎡。進入園中,滿眼是高低錯落的亭台樓閣,是中西合璧風格的體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數“鰲亭”和“命世亭”,均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與鰲園同時建成,是鰲園建築景觀的延伸。“命世亭”內原先樹立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十大元帥的雕像,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雕像在1961年9月間被悄然移走,成為一件憾事。

鰲園和陳嘉庚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陳嘉庚先生從1913年在集美興辦第一所小學開始,到1925年,連續辦了女小、幼師、女師、師範和中學,辦 了水產、航海、農林、商貿、國學等專科,相應建設起醫院、圖書館、科學館、美術館和水廠、電廠等公共設施,在集美建成了從學齡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專科教育共12所院校的規模宏大的“集美學村”。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1921年還辦了廈門大學。陳嘉庚先生的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崇高精神,深得國人愛戴。毛澤東主席特題詞讚揚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這在千萬華僑中是第一人。
陳嘉庚先生在創辦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時,把中國傳統的建築技藝融入西洋建築,創造了中西合璧的“嘉庚風格”建築,其形體、色調都精美絕倫,是嘉庚先生為廈門留下的又一寶貴遺產!

交通情況


快速公交

集美鰲園
集美鰲園
BRT快1線廈門北站[首班:06:10 末班:22:50]←→第一碼頭樞紐站[首班:06:10 末班:22:50]上車0.5元,全程3.5元。
前往鰲園遊覽可從第一碼頭、廈門站、廈門北站乘坐BRT快1線到達嘉庚體育館站下車,換乘L22路到龍舟池站下車即可。
L22線
嘉庚體育館——集美龍舟池
L22由嘉庚體育館正對面出發,經潯江路、印斗路、石鼓路到達集美龍舟池;下行經石鼓路、印斗路、集美大道至嘉庚體育館正對面。
沿線站點:
(L22→龍舟池)嘉庚體育館站→古龍明珠站→印斗路口站→輪機學院站→集美稅務站→財經學院站→石鼓路站→龍舟池站
(L22→嘉庚體育館)龍舟池站→石鼓路站→財經學院站→集美稅務站→輪機學院站→印斗路口站→大學灣站→嘉庚體育館站

公交車

前往鰲園遊覽可從廈大或高崎火車站乘坐959路到龍舟池站。從廈門北站方向來的遊客,可乘坐929路到龍舟池站下車。
乘坐2條公交車線路可到達龍舟池站
929路后溪樞紐站[首班:06:15末班:21:30]←→龍舟池站[首班:06:10末班:22:00]上車1元,全程1元。)
959路集美喜盈門站[首班:05:50末班:21:10]←→廈門大橋←→廈大站[首班:06:15末班:21:45]上車1元,全程2元。
恢復開放
2020年3月6日(星期五)八時起恢,集美鰲園恢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