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峽鎮

金絲峽鎮

金絲峽鎮位於商南縣西部,東臨過風樓鎮,西接丹鳳縣竹林關鎮,北毗試馬鎮、丹鳳縣武關鎮,南連水溝鎮、十里坪鎮,距縣城40千米。面積298.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6091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金絲峽鎮下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金絲峽鎮戶籍人口26538人。2011年,金絲峽鎮財政總收入264.8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1.6億元。

歷史沿革


以境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金絲大峽谷命名。
1950年,設太吉河鄉。
1958年,成立太吉河公社。
1984年,復設鄉。
1997年4月,撤銷太子坪鄉、太吉河鄉,合併設太吉河鎮。
2001年11月,畢家灣鄉併入。
2011年6月,更名金絲峽鎮,梁家灣鎮併入。金絲峽鎮

行政區劃


2011年,金絲峽鎮轄丹南、西灣、富裕溝、寺灣、廟檯子、太子坪、江西溝、畢家灣、二郎廟、蔣家莊、落花溝、丹北、北河口、興隆、馬家坪、雙店、冀家灣、梁家灣、稻田河、姚樓20個行政村;下設16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金絲峽鎮下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太吉河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1023111001121太吉河社區
611023111202121太子坪村
611023111203220白玉河口村
611023111207220畢家灣村
611023111208121梁家灣村
611023111209220西灣村
611023111210220富裕溝村
611023111211220江西溝村
611023111212220二郎廟村
611023111214220寺灣村
611023111216220姚樓村
611023111217220冀家灣村
611023111219220興隆村
611023111220220馬家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絲峽鎮地處商南縣西部,丹江河流域中上游地區,東與過風樓鎮為鄰,南與水溝鎮、十里坪鎮連接,西與丹鳳縣竹林關鎮接壤,北與丹鳳縣武關鎮、試馬鎮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千米,總面積30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絲峽鎮位於商南縣境西部,屬典型的淺山丘陵地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氣候特徵
金絲峽鎮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氣候溫和。日平均氣溫高於10℃的天數約為240—285天;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自然資源
金絲峽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4.31萬畝,林地面積39.5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轄區總人口2674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36人,城鎮化率8.7%。另有流動人口610人。總人口中,男性14237人,佔53.2%;女性12512人,佔46.8%;14歲以下3389人,佔12.7%;15—64歲20365人,佔76.1%;65歲以上2995人,佔1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0人。
截至2018年末,金絲峽鎮戶籍人口2653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絲峽鎮財政總收入264.8萬元,比上年增長17.9%。
第一產業
2011年,金絲峽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6億元。
金絲峽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金絲峽鎮糧食生產1.13萬噸,其中小麥4716噸,玉米6625噸。
金絲峽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茶葉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590畝,產量12520噸;蔬菜種植面積1631畝,產量1218噸;茶葉種植面積1.6萬畝。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累計造林8.6萬畝,其中防護林7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18萬株。
金絲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金絲峽鎮生豬飼養量4.89萬頭,羊飼養量3672隻,牛飼養量858頭;家禽飼養量23萬羽。2011年,金絲峽鎮生產肉類4414噸;禽蛋1287噸。
第二產業
2018年,金絲峽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有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6千米,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3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6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7000件,征訂報紙2.7萬份、期刊1.6萬冊,業務收入140萬元。
2018年,金絲峽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9個。

交通運輸


金絲峽鎮境內有山郭路、太耀路、開白路等縣級公路3條,滬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長22千米。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0千米;道路鋪裝面積3萬平方米;鎮區橋樑3座,總長度63米。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鎮區日發客運汽車24班次,日均容量400餘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有廣播喇叭35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95%,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440小時。有線電視用戶16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8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有幼兒園2所,各校點附屬學前班4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12所,在校生1249人,專任教師11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97人,專任教師9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5%。小學升初中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衛生事業
2011年,金絲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40張,固定資產總值547萬元。專業技術人員32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幹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2011年,金絲峽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0897人次,住院手術32台次,出院病人847人。
2011年,金絲峽鎮法定傳染病發病2例,農村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4413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金絲峽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00戶,人數3737人,支出508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5人,支出17.1萬元,比上年增長3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92人,支出57.6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00人次,共支出10萬元,比上年增長24%;農村臨時救濟2121人次,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3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60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1千米,生產能力80噸/日,年工業用水0.5萬噸、生活用水2.8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9%;排水管道1.5千米。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鎮區擁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6台,總容量80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條,總長度2.3千米,用電負荷1.1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2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供電可靠率99%。
截至2011年末,金絲峽鎮鎮區有花壇600個,綠化面積2300平方米。

風景名勝


金絲峽
商洛市金絲峽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商洛市商南縣東南部新開嶺腹地。地處秦嶺南麓連接巴山北坡,居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距商南縣城40千米,距金絲峽鎮18千米。景區內有白龍峽、黑龍峽、青龍峽、石燕寨和丹江源五大景區,一百多個景點,峽谷總長度20.5千米,縱深10多千米。2015年10月,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水利風景區等,是秦嶺地區罕見且是最完整的嶂谷地質構造。金絲峽以窄、幽、秀、奇而聞名,河流密布、森林茂密、野生動物、植物繁多,原始生態保存完好。
金絲峽鎮
金絲峽鎮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2021年8月,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