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7條詞條名為陳林的結果 展開

陳林

原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顧問

陳林,泥溪人。原名陳思隆、陳前農,化名張樹生、陳伯明。1919年考入,深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1925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旋加入共青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閘北部委組織部長。1926年返宜賓,任國民黨左派縣黨部常務委員。宣傳部長和中共宜賓特別支部書記,組織發動了“反仇油”和“抗煙苗捐”運動。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後到涪陵,在郭汝棟部做黨的工作。繼又接組織指示,赴南昌參加起義,因中途受阻,乃轉赴廣東找到起義部隊,后經吳玉章安排在連隊當文書。同年10月,被派到莫斯科高等射擊學校後轉步兵學校學習,曾任校黨支部書記。1930年回國,又調蕪湖,任中共皖南特委恃派員及廣德、郎溪、宣城縣委書記。1949年進軍西南,首任中共宜賓地委書記、兼宜賓專員公署專員,同時兼任宜賓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和首任宜賓軍分區政委。1950年,調任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委員、黨組成員。川南人民法院院長、川南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1952年,調中央統戰部任處長、副秘書長,後任中央民族學院黨委書記。1990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目錄

正文


(1902-1990)
,泥溪人。原名陳思隆、陳前農,化名張樹生、陳伯明。1919年考入,深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1925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旋加入共青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閘北部委組織部長。1926年返宜賓,任國民黨左派縣黨部常務委員。宣傳部長和中共宜賓特別支部書記,組織發動了“反仇油”和“抗煙苗捐”運動。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後到涪陵,在郭汝棟部做黨的工作。繼又接組織指示,赴南昌參加起義,因中途受阻,乃轉赴廣東找到起義部隊,后經吳玉章安排在連隊當文書。同年10月,被派到莫斯科高等射擊學校後轉步兵學校學習,曾任校黨支部書記。1930年回國,又調蕪湖,任中共皖南特委恃派員及廣德、郎溪、宣城縣委書記。1931年,轉赴上海公共汽車公司工作,擔任黨支部書記,發展黨員,建立“赤色工會”,成績出色。1932年被捕。1937年獲釋后赴延安。1938年後,先後擔任延安保安教導營政委、保安政治部副主任、延安聯防軍區衛生部政治部主任、醫務大學政委等職。1945年調東北,任東北軍區總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后又調東北財經委員會任黨務處長。1949年進軍西南,首任中共宜賓地委書記、兼宜賓專員公署專員,同時兼任宜賓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和首任宜賓軍分區政委。1950年,調任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委員、黨組成員。川南人民法院院長、川南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1952年,調中央統戰部任處長、副秘書長,後任中央民族學院黨委書記。在新時期中,還擔任過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和全國政協第五、六屆委員及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顧問等職。1990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