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墳場
海上墳場
海上墳場是指在航海的航線中極其容易發生事故和頻發事故的地段,航海人統稱為海上墳場。
幾百年來,有五百多艘大小航船在該島附近神秘地沉沒,喪生者多達五千餘人。塞布爾島因此獲得一個綽號——航船的墳場。
塞布爾島由泥沙沖積而成,全島到處是細沙,不見樹木。小島四周布滿流沙淺灘,水深約有二到四米。船隻只要觸到四周的流沙淺灘,就會遭到翻沉的厄運。
塞布爾島海拔不高,只有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才能望見它露出水面的月牙形身影。人們曾親眼目睹幾艘排水量5000噸、長度約120米的輪船,誤入淺灘后兩個月內便默默地陷沒在沙灘中。
1898年7月4日,法國拉·布爾戈尼號海輪,不幸觸沙遇難。美國學者別爾得到消息,自認為船員們可能已登上塞布爾島,便自費組織了救險隊,登上該島,可呆了幾個星期,連一個人影也沒有發現。歷史資料表明,從遙遠的古代起,在塞布爾島那幾百米厚的流沙下面,便埋葬了各式各樣的海盜船、捕鯨船、載重船以及世界各國的近代海輪。
1963年,島上燈塔管理員在沙丘上發現了一具人體骨骼、一隻靴子上的青銅帶扣、一支槍桿和幾發子彈,以及十二枚1760年鑄造的杜布朗金幣。此後,又在沙丘中找到厚厚的一疊19世紀中葉的英國紙幣,面值為100萬英鎊。
由於航船在塞布爾島不斷罹難,船員們紛紛要求本國政府在島上建造燈塔,設立救護站,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在這微不足道的孤島上付出代價。
1800年,在新斯科舍半島發現了不少金幣、珠寶及印有約克公爵家徽的圖書和木器。而這些物品是漁民從塞布爾島上換來的。這事引起英國政府的注意。因為當年開往英國的“弗萊恩西斯”號,從新斯科舍半島啟航后,便杳無音信。
英國海軍部認為,弗萊恩西斯號遇難后,船員可能登上塞布爾島,而被當地居民殺死,船上財物被洗劫。後來的調查最終搞清了真相:船員與船一同被無情的海沙所吞沒。
幾個月後,英國的“阿麥莉婭公主”號又沉陷於塞布爾島周圍的流沙中,船員無一生還。另一艘英國船聞訊趕來救援,不料也遭同樣厄運。英國政府大為震驚,立即決定在島上建造燈塔,設立救生站。
1802年,在塞布爾島上建立了第一個救生站。救生站僅有一間板棚,裡面放著一艘捕鯨快速艇,板棚附近有一個馬廄,養著一群壯實的馬。每天有四位救生員騎著馬,兩人一組在島邊巡邏,密切注視著過往船隻的動向。
救生站建立后,發揮了巨大作用。1879年7月15日,美國一艘排水量2500噸的“什塔特·維爾基尼亞”號客輪載著129名旅客從紐約駛往英國的格拉斯哥,途中因大霧不幸在塞布爾島南沙灘擱淺,但在救生站的全力營救下,全體船員順利脫險。
1840年1月,英國的“米爾特爾”號被風暴刮進塞布爾島的流沙淺灘,由於他們求生心切,在救援人員還未趕到時紛紛跳海,結果全部喪命。兩個月之後,空無一人的米爾特爾被風暴從海灘中刮到海面,在亞速爾群島又一次擱淺時,才被人們發現。
可怕的塞布爾島已划入加拿大版圖,島上現已建立有現代化設備的救生站、水文氣象站、電台、燈塔,並備有直升飛機。每當夜幕降臨時,在30千米遠的地方便可以看到島上東西兩座燈塔閃爍的燈光。
合恩角位於智利,南極大陸未被發現前,是世界大陸的最南端。1616年荷蘭航海家斯豪滕(Willem Corneliszoon Schouten)曾繞過此地,之後便以他的出生地命名。地處南半球西風帶的合恩角,由於受智利大陸的擠壓,使得這裡的氣象條件極端惡劣,位於美洲大陸最南端,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相望,屬於次南極疆域,堪稱世界上海況最惡劣的航道,由於風暴異常,海水冰冷,曾有五百餘艘船在這裡沉沒,兩萬餘人在這裡遇難,因此被航海界稱之為“海上墳場”。
據悉,穿越整個合恩角區域,大約要航行100多海里,常年的年平均風速在40至50節左右,浪高一般高10米,終年強風不斷,氣候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