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二陳村的結果 展開

二陳村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下轄村

二陳村位於徐州市東南郊10公里處的張集鎮,由13個小組組成。二陳村政府管轄二陳村、坡秦村、朱窪村,蘆樓、二陳桑果園、楊庄村、韓庄村等。區域廣大,是張集鎮規模較大的村政府。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招商引資置辦工業。

歷史沿革


二陳村源於清末民初,一戶陳姓姓人家從北方逃荒至此處,該戶有兩子,在風雲激蕩時期取得非凡成就,故該村命名二陳村。目前陳姓是二陳村第一大姓,主要集中在二陳村三組和四組,其身材高大魁梧,脾氣耿直,與當地村民有明顯區別。

地理環境


二陳村作為銅山區張集鎮較大的鄉村,北靠104國道,西鄰徐州新城區,東面緊挨維維產業園。

社會


設施場地

二陳村衛生室緊鄰二陳村大隊,裡面設施比較齊全。其東面是二陳村小學,擁有兩層的教學樓,400多平方米的操場,供學生鍛煉。金燦燦幼兒園等。二陳村擁有一個該市場佔地17畝,總投資1700萬元的農貿市場。外來人員的中航標即是入村時的巨大是牛。被譽為帶動村子的致富牛。正是憑藉著牛一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精神,才使二陳村提前奔小康,共走富裕路。

教育

二陳村[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二陳村]
二陳村[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二陳村]
江蘇省徐州市張集中等專業學校坐落在該村。近年來,張集中專的宣傳工作得到了校長室、黨支部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學校專門成立了宣傳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並完善了考核辦法,極大地調動了相關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近二年,新華日報、徐州日報、彭城晚報、人民網、新華報業網、江蘇職教網、徐州銅山網、徐州教育信息網、銅山教育信息網等省市區各類報刊、網站發布或轉載該校信息70餘篇,銅山電視台也多次報道了學校的辦學成績。通過宣傳,張集中專在技能訓練、對口單招、教育科研、後勤服務、培訓就業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得以及時、全面、準確地反映出來,同時此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也為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創設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在各個學校比賽中頻頻奪魁。

發展前景

二陳村作為銅山區張集鎮較大的鄉村,北靠104國道,西鄰徐州新城區,東面緊挨維維產業園,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在發展多種蔬菜種植業的同時,不斷擴張蔬菜批發市場,營造集散效應,堅持招商引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取得了飛快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二陳村會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經濟


正昔日,“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兔子不拉屎,四季不打糧”;今朝,“遠看像海洋,進去是暖房,蔬菜換鈔票,蓋起小樓房”。這是江蘇省銅山縣張集鎮二陳村在村民,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大棚蔬菜和蠶桑致富所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的真實寫照,讓人們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飛速發展。二陳村盛產的蔬菜包括芹菜,黃瓜,萵苣,菜花,西紅柿,小油菜,豆角,香菜。主力產品是芹菜和黃瓜。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尤其是該鎮南部10公里蔬菜產業帶的打造,使二陳村蔬菜從傳統的單一種植模式轉向反季節、綠色健康蔬菜種植。今年3月,該村通過論證,決定在原有佔地7畝左右的小蔬菜批發市場的基礎上擴張。新市場建成后,不但可以完成本村的蔬菜外銷任務,還能帶動周邊蔬菜、菌類產品的外銷,帶動三產和服務業,促進農民增收。該市場佔地17畝,總投資1700萬元,成為集商貿物流、蔬菜冷藏、鮮菜批發為一體的專業市場。另外二陳村工業落後,是村莊的一個通病。

農業領頭羊

二陳村九組是極為耀眼的一組,它處於安徽與江蘇的交界處,東南就是山嶺,這裡的勞動人民一直兢兢業業。早上起來,村子里是靜寂的農民們早已走進了田野。那就是土地力盡滄桑,石塊也化為粘土農民,站在歷史的肩頭從土地中尋求閃光的太陽。巨大的蔬菜盛產對其他各地區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不過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對招商收菜等,帶來極大的困難。該地的蔬菜遠銷至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不過,由於蔬菜批發市場的建造,使得這一問題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