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集鎮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下轄鎮

張集鎮位於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徐州市中心東南19公里處的機場路(104國道)兩側,南接宿州埇橋區、西靠徐州新城區棠張鎮,北連大廟街道,104國道橫貫東西,徐連、徐宿、京福三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北跨度約18公里、東西跨度約9公里,面積159.1平方公里,擁有可耕地面積10萬餘畝,人口15萬人。轄20個村委會(張集、李村、二陳、伴山、孫灣、閻窩、城頭、梁塘、水口、孟庄、楊樓、翟山、店東、店西、鄧樓、張樓、魏集、姥廟、吳邵、下張)。

張集鎮地處兩省(江蘇、山東)、三縣(單縣、金鄉縣、豐縣)交界處,總面積78.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080人(2017年),轄25個行政村,101個自然村。張集鎮是革命老區。1941年,該鎮馬橋村曾為抗日民主政府湖西專區所在地,為抗日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曾有"銀九區"的美譽。革命老區為新中國的解放犧牲了無數的英雄兒女,現在勤勞樸實的張集人正用智慧和汗水建設著美好的家園。張集鎮基礎設施完善,發展環境良好。公路四通八達,單魚路、單豐北路貫穿全境,終張路、張馬路、曹皇路,縱橫全境,即將開通的徐菏高速公路貫穿我鎮。

鎮內有徐州方特樂園、玫瑰山、玉龍湖、白龍湖、黃龍湖、朱雀湖、月半灣度假村等旅遊景點。

張集鎮是徐州重點中心鎮發展潛力最大鎮,是投資經商興辦企業的理想處,徐州張集輕工工業園、維維集團(維維產業園)等皆坐落在鎮內,徐州地鐵S2號線(規劃中)貫穿東西,素有”徐州東南第一鎮”美譽,是銅山物流窪地崛起處。

2019年12月,張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張集鎮歷史悠久。張集鎮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因臨惠河,始稱臨河集,后因該集住戶張氏家族興旺,更名為張集。社會事業發達。境內有2處中學和8處完全小學。

2021年張集鎮片區協同發展規劃開始招標。

歷史沿革


發展建設規劃圖
發展建設規劃圖
1958年建張集公社,同年併入潘塘公社,1959年分設張集林場,1969年建張集公社,1983年改張集鄉。
張集鎮轄20個村委會76個自然村:
1、張集(張集村、楊窪村)
2、李村(李村村、韓樓村、王堂村、陳樓村、黨庄村)
3、二陳(二陳村、朱窪村、蘆樓村、坡秦村、楊庄村、韓庄村)
4、伴山(伴山村、小楊家)
5、楊樓(楊樓村、班庄村、王莊村、趙窪村)
6、翟山(翟山村、下庄村、賀樓村、旗杆村)
7、閻窩(閻窩村、徐庄村、杏坡村、王山村)
8、孫灣(孫灣社區、吳樓村、黃庄村)
9、孟庄(東孟村、西孟村、仁和村、后楊家)
10、水口(水口村、小新莊)
11、店東(店東村)
12、店西(店西村)
13、鄧樓(鄧樓村、范胡村、張橋村)
14、張樓(張樓村、夏樓村、蘇庄村)
15、魏集(魏集村、小河沿)
16、吳邵(吳邵村、林東村)
17、姥廟(姥廟村、鄧庄村、下馬村、路庄村、魏橋村)
18、梁堂(東梁村、西梁村、尖山村)
19、城頭(城頭村、苗窩村)
20、下張(下張村、上張村、肖家村、董家村、聖安村)

地理環境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東南部,距徐州市城區20千米,北靠徐州經濟開發區,高鐵商務區,西鄰徐州新城區,東北靠近呂梁風景區,東南臨近徐州觀音國際機場。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集村。徐連、徐宿、京福三條高速公路以及104國道過境,張大、張羊、張郭公路交會於此。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
生態環境優美宜人。張集鎮處於北亞熱帶溫暖亞帶和溫和亞帶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傍山依水的自然地形加上豐富的水力資源,使得張集鎮素有“三片平原三道山,中間一片黃河灘”之美稱,3萬畝山體形成“山上青松山腰棗,山下石榴杏李桃”的生態景觀,山體綠色覆蓋率達98%以上。全鎮河網縱橫,可利用水面1萬餘畝,白馬泉、觀音泉南北呼應,故黃河、運料河、清溪河、闞溪河、房亭河縱橫交錯,楊窪水庫、水口水庫、伴山水庫、肖董水庫、白橋水庫交相輝映。2016年11月,張集鎮榮膺江蘇省“水美鄉鎮”稱號。

自然資源


大小山頭22座,有儲量可觀的黑色大理石資源,金屬礦產以銅、鋅、鎂、錳等為主。水資源豐富,有地下河流一條,水庫四座,優質礦泉水儲量高達1500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城頭、梁堂、水口、楊窪、孫灣、孟庄、李村、二陳集、朱窪、伴山、楊樓、翟山、賀樓、店東、店西、張集、韓庄17個行政村。

行政劃分

2000年4月1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調整銅山區鄉鎮行政區劃,撤銷吳邵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張集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后樓村。區劃調整后張集鎮行政區域159.1平方千米,人口6.86萬,轄29個村委會。原吳邵鄉位於徐州市區東部,距徐州市城區19千米。房亭河貫穿東西,徐單、大張公路穿境。
2008年末,面積159.6平方千米,人口74258人,轄張集、城頭、梁塘、水口、孫灣、孟庄、李村、二陳、伴山、楊樓、翟山、店東、店西、鄧樓、閻窩、張樓、魏集、姥廟、吳邵、下張20個行政村。

經濟


綜述

現代農業發展迅猛。糧食保障供給成效顯著,2017年糧食總產量達7.3萬噸,實現“十四連豐”。農業結構調整順利推進,已形成“南蔬菜、北養殖、西林苗、東瓜果”的農業產業新格局。同時,加快推進“優質稻麥產業園”建設,在店東、店西等村萬畝良田示範方內已打造出“旱能灌,澇能排,路路通,林成網”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園區內全面實現規模連片種植,農業機械化率及優質良種覆蓋率均達100%,新技術應用覆蓋率達90%以上。2017年,張集鎮農業產業園已納入銅山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發展規劃。
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張集鎮緊扣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有利條件,以大環境促進大招商,以大項目推進大投入,以大平台促進大發展,已形成以維維食品、倉儲物流等產業為支柱的“維維產業園”,以電商快遞物流、食品加工、戶外設施、車輛製造等產業為支柱的“徐州快遞產業園”,以閥門為支柱的全國閥門產業集聚區,“兩園一區”格局凸顯。2017年共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31.321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2個。

農業

該鎮是徐州市一線蔬菜生產基地,耕地面積7933公頃,糧食產量51422噸(2009年)。現有蔬菜大棚9000棟,蔬菜複種面積1.2畝,年產時鮮蔬菜5000萬公斤。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註冊的“維農”牌各類瓜菜,不僅暢銷國內,還成為俄羅斯人的盤中餐。兩個千頭奶牛示範基地,已形成5000頭優質奶牛飼養規模。

工業

該鎮是全國最大的金屬熔劑生產基地,全國鄉鎮最大的豆奶粉和麥片生產基地,江蘇省最大的低壓閥門生產基地和徐州市最大的石材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豆奶食品生產企業維維集團就坐落該鎮。
適宜建設大型自來水廠和大規模的工廠化奶牛養殖、蔬菜深加工企業等。
張集鎮是徐州的經濟發展強鎮,工業發展速度較快,食品行業以維維集團為支柱,帶動食品飲料、優質礦泉水的快速發展,閥門生產佔全國50%的比重,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生產的金屬熔劑質量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有年生產20萬噸的大型水泥廠,全鎮形成了以食品、閥門、金屬熔劑、輕工業為主導的四大產業,200多個企業,列統企業27家,年財政收入14295萬元,從業人員32782人,連續被評為徐州市十強鎮。農業生產以優質環保為主,西部的二陳、李村為蔬菜、蘑菇生產基地,環保質量達到國家標準水平。聯農畜禽有限公司為國家級的龍頭企業,帶動一大批農業發展項目。境內社會治安穩定,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張集鎮的地理位置優越,良好的生態環境,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基礎設施,安定的社會環境,為國內外客商提供了優越的投資環境。

交通


張集鎮地處徐州東南部,緊鄰徐州新城區,是維維集團發祥地、淮海地區電動車生產製造基地、呂梁山風景區的重要組團。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張集鎮毗鄰徐州新城區,東臨觀音機場,西靠隴海鐵路,北連京杭運河,104國道橫貫東西,大張路縱穿南北,京滬高鐵穿境而過,連霍、徐寧、京福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是徐州市大都市圈“一城兩翼”主要的建設帶,徐連、徐宿淮鹽高速鐵路、徐州五環路等已啟動實施。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快速的交通網路,使張集更加緊密地融入淮海經濟區腹地徐州都市經濟圈之內,加快物流、信息流產業發展有極為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

社會


城鎮建設成果輝煌。近年來,張集鎮堅持將推進城鎮建設與傾力改善民生有機結合,重點在道路改造、公廁建設、花壇修砌、下水道鋪設、交通秩序管理等薄弱環節狠下功夫,補齊城市功能短板。2017年,鎮區累計投入3000餘萬元,硬化道路15萬平方米,新建公廁3個,修砌花壇242個,鋪設下水道2500米,新建大型停車場5個,規劃停車位900個,安裝護欄1200米,安裝路燈2000盞,綠化苗木50000棵。20個行政村新建水沖公廁50個、佔地2800平方米。先後投資600萬元完善垃圾收運體系和設施建設,實現市場化保潔全覆蓋。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張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