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首鯰
褐首鯰
雲斑鮰;鯰行目;
目錄
褐首鯰又稱雲斑鮰,由湖北省水產研究所於1984年引自美國。與斑點叉尾鮰一樣,原產於北美洲,同屬鮰科。
頭稍大,腹面平直,背面則斜平。吻寬而鈍、橫裂。口亞下位,口裂較寬大。前頜骨和齒骨上分佈有不規則向內彎曲的細蜜小齒。兩鼻孔間距較大,前鼻孔一對,呈管狀;后鼻孔也是一對,前方著生有鼻須。眼較小,位於頭部兩側。有觸鬚4對,長短各異。口角須寬扁為最長,末端超過胸鰭基部;鼻須和頤須較短,鼻須末端超過眼的后緣,外側頤須長於內側頤須。胸鰭Ⅰ.8~9,硬棘帶有鋸齒狀。背鰭Ⅰ.6~7。臀鰭18~21,較長形似刀狀。腹鰭8。脂鰭位於背鰭之後,臀鰭正上方。尾鰭23~25,末端截形略內凹不開叉。體表光滑無鱗。
習性 雲斑鮰食性廣(雜食性),耐寒抗暑(1~39.5℃),可忍受低溶氧(1.5~2毫克/升溶氧時仍不浮頭)。肉質細嫩,含蛋白質高(68.3%),2齡魚0.5千克左右,適宜市場供銷。雲斑鮰原為肉食性魚類,在美國經長期馴化,已轉為植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棲息於底層,行群體生活。通常以底棲生物、水生昆蟲、有機碎屑及藻類為食。在人工飼養時,可投喂植物蛋白為主,添加8%~10%魚粉而製成的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佔30%)。雲斑鮰生長適溫為18-32℃,攝食水溫為6~37℃。在長江流域,立冬時放入池中體重75克的魚種,到翌年春分可長至150克,說明冬季也能生長,因此也需投喂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