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

1933年梅里安·C·庫珀執導電影

《金剛》是雷電華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科幻電影,由梅里安·C·庫珀、歐尼斯特·B· 舍德薩克聯合執導,菲伊·雷羅伯特·阿姆斯特朗等主演,該片於1933年3月7日首播。

該片講述了巨大的猩猩金剛被人類捉住並送到紐約展覽,為了追尋它所愛的金髮美人,金剛逃脫牢籠,大鬧紐約的故事。

劇情簡介


金剛照片
金剛照片
導演卡爾·丹漢姆(羅伯特·阿姆斯特朗飾)得到了一張地圖后,決定拍一部新電影並去抓捕傳說中的“金剛”,但卻一直為沒有找到適合的女主角而煩惱,直到他遇見了貌如天仙的美麗女孩安·達羅(菲伊·雷飾)。
為了完成新電影,卡爾帶領一個船隊來到了荒無人煙的骷髏島。誰知正要開拍時就遇上了當地土著,土著用6個當地女人向卡爾換安,卡爾拒絕,雙方不歡而散。
結果,就在眾人思考是否要回去的時候,土著人竟然強行帶走了安,並把她作為祭品獻給一隻金剛(一隻巨大的猩猩)。為了救安,卡爾帶領一部分船員上島,並用槍打跑了土著人。
金剛意外地喜歡安,甚至為了她和島上的霸王龍、巨蟒及翼龍搏鬥;而卡爾一行則遭遇了劍龍和長頸龍的攻擊,更糟糕的是金剛發現了他們,除了大副傑克(布魯斯·卡伯特飾)和卡爾之外的人全部被金剛打落山崖死去。傑克還是設法成功救走了安,但金剛卻追了上來。憤怒的金剛毀壞了土著人的村落,但是卻被卡爾用炸彈炸暈,就這樣被逮住了。
帶著金剛回到紐約后的卡爾很快開始了自己的計劃,新片“金剛”終於得以在百老匯劇院上演;為了確保進展順利,卡爾請回了談婚論嫁的傑克和安一起出席表演;演出當天的票房非常豐厚,但金剛卻掙脫了枷鎖並帶走了安。它橫穿紐約街道,大鬧紐約城,最終爬上當時剛建成的帝國大廈樓頂,和人類現代兵器展開對抗;最後,在傑克的提議下,軍隊派出了飛機,最後金剛被打死,安被救下,目睹一切的卡爾感嘆”美女殺死了野獸“。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安·達羅菲伊·雷
卡爾·德納姆羅伯特·阿姆斯特朗
傑克·德里斯科爾布魯斯·卡伯特
Captain EnglehornFrank Reicher
Charles WestonSam Hardy
Native ChiefNoble Johnson
Witch KingSteve Clemente
Second Mate BriggsJames Flavin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King Kong
ReporterWalter Ackerman
Native ChildJames Adamson
Member of Ship's CrewVan Alder

職員表

製作人梅里安·C·庫珀、歐尼斯特·B·舍德薩克、大衛·O·塞爾茲尼克
導演梅里安·C·庫珀、歐尼斯特·B·舍德薩克
副導演(助理)Doran Cox、Walter Daniels、Ivan Thomas
編劇梅里安·C·庫珀、James Ashmore、Ruth Rose、埃德加·華萊士、Leon Gordon
攝影Edward Linden 、J.O. Taylor、Vernon L. Walker、Kenneth Peach
配樂馬克思·斯坦納 
剪輯Ted Cheesman
藝術指導Carroll Clark 
美術設計Carroll Clark、Alfred Herman
服裝設計Walter Plunkett
視覺特效Carroll H. Dunning、C. Dodge Dunning、威利斯·奧布萊恩
布景師Thomas Little、Ray Moyer、Carroll Clark、Alfred Herman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安·達羅

    安·達羅

    演員菲伊·雷

    一名漂亮的美國女演員,但她日益感覺到自己正處於紐約沮喪的氣氛之中,就在事業低落的時候,被電影製作人卡爾看中成為一部新片的主演,隨後踏上骷髏島的冒險之旅,並邂逅了金剛。

  • 傑克·德里斯科爾

    傑克·德里斯科爾

    演員布魯斯·卡伯特

    貧困但很有才華的劇作家,跟隨卡爾的劇組前往骷髏島拍攝新電影,而在去骷髏島的航行中,傑克愛上了女主角安。後來,安被島上的土人綁架,傑克組成一支救援隊,在島上,他勇敢冷靜,對女演員安格外鍾情。

  • 卡爾·德納姆

    卡爾·德納姆

    演員 羅伯特·阿姆斯特朗

    一位野心勃勃的電影製作人,不顧一切反對開拍他心中的巨制。帶著失業的女演員安,踏上了去“骷髏島”的旅程,找尋傳說中的金剛。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金剛劇照
金剛劇照
在拍攝1929年的《The Four Feathers》期間,庫珀研究了非洲的狒狒部落,看過W·道格拉斯·伯登(W. Douglas Burden)的《科莫多龍》之後,庫珀創作出描寫非洲大猩猩大戰科莫多龍的劇本大綱,並進而將一隻大猩猩和一名孤身探險的女子確定為主人公。
庫珀將他的構思推薦給派拉蒙電影公司,當時正值大蕭條初期,派拉蒙因不願遠赴非洲拍攝而放棄。1931年,大衛·O·塞爾茲尼克將庫珀帶到雷電華電影公司任他的私人助理,並承諾會讓庫珀拍攝屬於自己的電影,庫珀想到為大猩猩取名金剛,並讓它死在帝國大廈。
製作公司PKO(雷電華電影公司)的老總看了《金剛》的劇本之後很不滿意,認為電影應當以金剛的鏡頭開場。但是庫珀相信這部電影應當“緩慢地進入主題,讓人物得到塑造,情緒得以積聚”。
拍攝過程
金剛照片
金剛照片
雷電華電影公司起初對影片小心翼翼,直到看過菲伊·雷、羅伯特·阿姆斯特朗和布魯斯·卡伯特的試鏡以及奧布萊恩的恐龍模型后才給予充分認可,庫珀叫停《Creation》的拍攝,劇組轉而為《金剛》效力。庫珀找來英國暢銷書作家埃德加·華萊士負責本該片劇本乃至小說,希望用改編自埃德加·華萊士的小說標榜影片。華萊士於1932年元旦開始著手影片劇本,當劇本初稿進入修改階段時,華萊士卻於2月2日猝然辭世,雖然隨後接手的幾位編劇放棄了華萊士劇本中的很多內容,但庫珀還是讓華萊士的名字出現在編劇名單中。
最初奧布萊恩在創作金剛的時候,形容其為“渾身覆蓋者毛髮、擁有青面獠牙的噩夢面孔的半人半獸生物”,同時他希望引起觀眾共鳴,這隻金剛在行為舉止上要“更像人類”,此舉招致了庫珀的堅決反對,後者堅定地認為,金剛要更像大猩猩才對。1931年12月22日,美國自然博物館展出了一隻雄性大猩猩的標本,庫珀對奧布萊恩說,這才是他們要的。於是經過了無數次的修改,最終版的金剛,保留了大猩猩的總體外觀,但增添了一些人類學的構造,比如直立行走。
在物色扮演女主人公的人選時,庫珀希望啟用金髮美女,以與大猩猩的黑色毛皮構成鮮明對比,桃樂茜·喬丹、珍·哈露和金格爾·羅傑斯曾先後備選,而最後的當選者卻是需戴金色假髮出演本片的菲伊·雷。
1.金剛的咆哮由獅和虎的吼叫聲混合而成。
2.該片的女主角菲伊·雷菲伊完成了電影結尾的拍攝后,製作人希望加上“金剛”抓著女主攀向帝國大廈最高處的鏡頭,由於菲伊在英格蘭有其他行程,於是製片方選擇替身波林·瓦格納戴上金色假髮,補拍上這一鏡頭,波林·瓦格納四小時就完成了拍攝。
3.開始的時候這部電影曾經被命名為《Kong:The Jungle King》,後來在上映前夕又被改名為《Kong》,最後以《King Kong》這個名字與觀眾見面。
4.島上的金剛模型高18英寸,導演梅里安·C·庫珀認為出現在紐約的金剛應該更高大,於是將模型高度增至24英寸。
5.兩位導演梅里安·C·庫珀和歐尼斯特·B·舍德薩克都曾做過摔跤手,兩人親自為特效公司完成了霸王龍與金剛之間的搏鬥動作。
6.梅里安·C·庫珀拍攝該片的靈感源於巨猩襲擊紐約城的夢境,庫珀對大猩猩的痴迷始於兒時拜讀的法國探險家保羅·杜·沙伊魯(Paul du Chaillu)所著的《赤道非洲探險記》。
7.根據導演的最初設想,電影中出現的金剛身高大概在12.2米到15.5米左右,但特效師奧布萊恩製作骷髏島和紐約建築物模型的時候出現了產生了一些差池,導致電影中金剛依照不同參照物前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身高,結果電影中金剛有的鏡頭裡只有5.5米高,有的鏡頭裡甚至超過了18米。
8.在女主角菲伊·雷病逝(2004年8月8日)的兩天後,紐約帝國大廈曾為紀念她而熄燈15分鐘。

播出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1933年3月7日荷蘭1933年4月28日巴西1933年5月26日
墨西哥1933年7月23日烏拉圭1933年8月3日瑞典1933年9月8日
日本1933年9月14日法國1933年9月29日秘魯1933年10月3日
西班牙1933年10月9日義大利1933年10月13日匈牙利1933年10月17日
丹麥1933年11月1日克羅埃西亞1933年11月1日德國1933年12月1日
義大利1933年12月2日葡萄牙1934年1月2日芬蘭1934年2月4日
斯洛維尼亞1934年2月10日冰島1934年4月香港1934年5月25日
主創機構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雷電華影片公司標準收藏雷電華影片公司Criterion Collection
Adams FilmiC&C Television Corporation美國廣播公司
Kove-FilmiCastle VideoTurner Home Entertainment
The Nostalgia MerchantImage Entertainment Inc.Future Film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Atlantic FilmContinental Home Vídeo
Continental Video S.A.Janus FilmsPan Vision Oy
Sanford ProductionsTurner Classic MoviesTurner Home Video
(參考資料)
金剛照片
金剛照片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接收結果
2006第32屆土星獎最佳經典影片DVD《金剛》提名
(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在導演梅里安·C·庫珀的鏡頭裡,該片充滿無窮的深意,對於一個還不存在特效的時代,單就技術創新來講,該片可以算是當時的《侏羅紀公園》了。而撇開令人稱道的延時影像技術不論,巨猿金剛這樣一個銀屏悲劇形象,也足以讓該片躋身經典。(新華網評)
該片的成功挽救了面臨倒閉的雷電華電影公司,電影使用定格技術拍攝的金剛登上帝國大廈樓頂的鏡頭,是影史上最令人難忘的鏡頭之一,它的震撼效果超越了現在的一切電腦特技。該片還探索了一個怪獸的心理,關於它的愛、怕、恨。觀眾會發現這個怪物是這麼可愛,真正可怕的恰恰是人類自身。(時光網評)
金剛照片
金剛照片
該片融合動畫、真人和模型為一體,首開特技片先河,它所開創的“美女和野獸”模式衍生出無數的仿效之作。(網易娛樂評)
該片可謂怪獸片鼻祖。雖然當時技術有限,但時隔80多年回頭再看,一個50英尺高的大猩猩站在帝國大廈頂上對著飛機捶胸示威依舊讓人震撼。
影片儘管是黑白片後期的產物,但是該片主要以情節取勝。尤其是金剛和女主角菲伊·蕾之間的純真的友誼,以及金剛在片末遭到人類無情捕殺的場面令人同情。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菲伊·蕾在影片中的表現堪稱完美。(上海青年報評)
該片在影迷當中有著很高的人氣。因為它不僅僅是代表一部單純的電影作品,它甚至帶動了電影藝術的一個潮流。該片是按照恐怖、災難、怪獸片的路數去拍攝的,金剛是主角,但他是災難發生的主角,是表現“美女與野獸”這個主題中的野獸,他只會沒有道理地到處殺戮,帶給人的只有恐懼,最後橫屍街頭或許有些英雄難過美人關的滋味,卻也只是兔死狐悲的一點良心發現。(今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