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街道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下轄街道

德源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面積26.5平方公里,轄16個村1社區,共108社。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德源街道人口數為65184人。

郫都區工業集中發展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南片區位於德源鎮境內,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郫都區十一五規劃城市片區鎮之一。

2016年10月,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德源鎮,設立德源街道,以原德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德源街道的行政區域,德源街道辦事處駐興德街78號。

歷史沿革


德源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大禹治水途經此地,掘井七眼,解百姓乾旱,後人感念其恩德,立廟祭祀,故又名大禹廟。
2004年10月,與原合作鎮整合,鎮域面積為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705畝,人口2.6萬;全鎮共有1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34個社;有黨支部30個,黨小組143個,黨員1175人。共有幹部職工117人,其中離退休(含離崗待退)人員46人,在職71人;在職人員中公務員38人,事業幹部和工人33人。

地理環境


德源街道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德源——相傳大禹治水途經此地,掘井七眼,解百姓乾旱,後人感念其恩德,立廟祭祀,名大禹廟。德源街道(原名德源鎮),別名菁蓉鎮,位於成都市郫都區南大門,東連高新西區,南鄰溫江區,西北與友愛街道、郫筒街道接壤。幅員30.7平方公里,其中城鎮規劃區8平方公里(建成2.7平方公里)。
德源街道4個行政村,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溫江國色天鄉旅遊景區,緊靠規劃修建的五環路。
德源鎮地處天府之國,川西平原腹心地帶,國家級“溫郫都生態示範園區”中心。東連成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區),南鄰溫江區永寧鎮,西與成都市重點發展鎮友愛鎮相接,北與郫都區城區相連。德源鎮鎮域內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成灌高速公路、IT大道西延線、王橋路、觀柏路和郫溫公路縱橫貫穿全境,成都市規劃成都五環路德源段即將動工。從鎮政府所在地到成都市區商業中心僅25分鐘車程,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20分鐘車程,到都江堰名勝風景區20分鐘車程。

行政區劃


德源街道轄5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德源街道辦事處駐興德街78號。
居民委員會
紅旗社區
德安社區
馨美社區
菁蓉湖社區
濱清路社區
村民委員會
東林村
禹廟村

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德源街道人口數為65184人。

經濟


概況

2006年完成全口徑稅收收入175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23292萬元;實現工業投資8022萬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4.4%;完成技改投資601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0925萬元;實現農業增加值95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263元;招商引資共引進項目22個,其中新引進項目14個,續建項目8個,項目總投資706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8809.49萬元。2007年實現全口徑稅收1991萬元;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31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實現17000萬元,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21000萬元,實現農業增加值9811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5789元,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200畝;向工業集中發展區引進項目4個以上,到位資金13000萬元,其中,市外資金8000萬元。

工業發展

鎮域內有工業企業近50餘家,擁有成都勃克啤酒有限公司、四川新斯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報華印務有限責任公司、成都軍區印刷有限公司、成都嵐牌實業有限公司、四川新斯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龍牌汽車車身製造工業有限公司、成都德源線纜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知名、骨幹企業,逐漸形成了以生物製藥、食品飲料、印刷包裝和機械製造為支柱的產業集中發展區,其中成都勃克啤酒有限公司年稅收已超過1000萬,名列全縣第三,成都嵐牌實業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是全縣的創匯企業。2004年,全鎮完成全口徑工業增加值9020萬元,全口徑工商稅收1700餘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65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615萬元,技改投資2750萬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4192元,招商引資引進項目16個,項目總投資1049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4325萬元。

農業發展

辣椒
辣椒
德源鎮地處川西平原腹心地帶,位於成都市近郊,是郫都區的南大門,距成都市區僅5公里,距郫都區城區1.2公里,距溫江縣城6公里,區域優勢十分突出,隨著成灌高速公路和郫溫快速通道的建成,更縮短了德源與成都市區的時空距離,全鎮幅員面積26.5平方公里,轄16個村,108社,總人口2.03萬。清水河流貫全境,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擁有省內外聞名的萬畝“紅七星”優質大蒜生產基地,規劃發展了郫都區蜀都花卉產業園區(德源片區),形成了以新華、普安、勝利等村為中心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以永光村為中心的櫻桃番茄種植基地,以前進村為中心的無公害辣椒種植基地,扶持壯大了中法合資成都克里木育種有限公司、成都國治花木研究所等一批龍頭種養企業,全鎮現有養殖專業戶2000餘戶,年出欄商品豬3.7萬頭,小家禽190萬隻,年產商品蛋100多萬公斤,是川西地區聞名遐邇的生豬產地和禽蛋之鄉。
受四川省質監局委託,市質監局、市農委有關專家組成的聯合檢查驗收組,對郫都區德源鎮食用菌種植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鎮創建工作進行了驗收,正式確認德源鎮食用菌種植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鎮創建工作驗收合格。由此,德源鎮成為全省首批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鎮之一。
該鎮種植香菇937畝,年產量1219萬袋。從2002年創建至今,該鎮對香菇種植實行標準化無公害種植,年戶平增收2000餘元,每畝平均增收6500元,香菇總收入達到3657萬元,比創建前增加2000多萬元。該鎮香菇先後獲得“成都市無公害農產品”標誌證書和農業部頒發的綠色食品證書。該鎮還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申請註冊了“香傘”牌食用菌商標。

特色產業

大蒜
大蒜
德源鎮大力發展綠色大蒜基地化建設,已建成以東林村、義林村、平城村等為主的大蒜標準化生產基地,現已輻射到友愛、紅光等鎮,並在鎮、村成立大蒜產業協會和營銷協會。生產的大蒜獲得了綠色食品標誌使用,同時註冊了“德源牌紅七星”大蒜商標。基地生產的紅七星大蒜主要銷往雲南、貴州等省作種植商品蒜蒜種。該鎮大蒜常年規範種植在10000畝以上,年產蒜薹350萬公斤、蒜籽550萬公斤,外銷98%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了省內外優質蒜薹、優質蒜種基地的規模效應。2007年,德源鎮大蒜種植面積10052畝,比2006年種植面積有所增加。大蒜生產周期約8個月(九月栽插至次年五月收穫),平均畝產蒜薹可達320公斤、蒜籽500公斤;2007年每畝生產成本850元左右。蒜薹銷往省內外各地,蒜籽大部分與相鄰的溫江區大蒜基地一樣,由雲南客商就地收購,用作於雲南地區商品蒜種蒜。雖然比例占雲南客商收購總量的60%-80%,但是仍未充分體現出“德源牌紅七星”大蒜的品牌優勢。2007年,蒜籽銷售低迷,收購價格呈低開高走,後期走低勢態。5月中旬收購價格2.4-2.6元/公斤,6月上旬收購價格達3.2-3.4元/公斤,至尾期時收購價格又回落到1.2-1.4元/公斤。造成2007年大蒜價格不穩定的因素:(一)是2007年物價上漲,但大蒜收購價格卻低於2006年,致使農戶不願出售手中大蒜,希望價格上漲后再銷售。但從全國市場來看,每公斤收購價仍高於外地市場價格,因而客商處於觀望狀態。農戶不出手,客商不下手,使2007年大蒜銷售低迷。(二)是受2006年大蒜市場利好影響,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大增,但銷售區域僅限於雲南、貴州等地,使市場供需失衡,造成價格下跌。(三)是主要消費市場雲南省對農業產業性結構進行了調整,部分大蒜種植戶改種其它經濟作物。加之2006年正值大蒜播種時期,天干無水,蒜種無法下播,導致用種量和種植面積的減少,蒜種積壓。(四)是受國際市場影響。進口大蒜的國家採取進口配額限制和嚴格的審查制度,而雲南生產的商品蒜主要用於出口,使其大蒜出口緩慢,新增大蒜產量只能在國內市場消化,也同樣影響到了種蒜的收購價格。(五)由於是一家一戶的生產和經營模式,部分營銷戶低價位收購青蒜(主要作為收穫蒜苗或蒜薹的種子使用)以次充好造成銷售市場混亂和不規範行為的產生,影響了“德源牌紅七星”大蒜的品牌效益。

交通


交通便捷: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兩縱兩橫一軌”【成灌高速公路、IT大道、郫溫路、南北大道(五環路)、蓉2號有軌電車】幹線交通貫穿全境,正在規劃修建四環路永寧立交連接線建設。擁有成都市首家鄉鎮級立體公交站,開通13條公交線路,連接成都主城區、溫江等區域客運站、地鐵站等。

社會事業


德源鎮
德源鎮
2004年,隨著縣委、縣政府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戰略的全面實施和成都現代工業港南片區建設宏偉工程的全面啟動,德源鎮黨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工業港南片區IT大道西延線長3.3公里、寬50米的道路沙夾石路基鋪築工程,投資40萬元完成了蜀都花卉產業園區德源片區內2公里沙夾石路基鋪築工程,加快了舊城改造步伐,拆除城鎮舊房2500平方米,基本完成了新建7000平方米居民商住樓主體工程,啟用並規範了閑置多年的農貿市場,農民自籌資金修建了一佔地10餘畝的農產品交易市場。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主要鎮村道路損壞嚴重、道路坑窪不平、車輛行人通行不便等問題,德源鎮將道路建設列為2008年惠民行動重要目標,狠抓工作的落實。在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籌集資金,從2008年7月全面啟動鎮村道路整治工程以來,已對鎮內的主要鎮村道路--紅合路、東林路、和眾路、壽增路、團結渠幹道、柏林路等6條涉及11個村,全長18.4公里的鎮村道路進行全面整治重修。該鎮已建成具有濃郁川西民居風格的臨街商住樓7500平方米,耗資400多萬元完成了對郫溫路(郫都區至溫江區)德源段沿線的綠化景觀營造及多個公共休閑綠地的建設,全面完成了城鎮低壓電網改造及郫溫路沿線工業企業供電線路改造,並將啟動城鎮主要街道天然氣、自來水、光纖管線“下地”工程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這些工程2009年初即可完工。
鎮內教育文化設施齊備,現有1所高完中,2所中心小學和1所縣級示範幼兒園。
衛生機構健全,醫療網路完善,有1所建設標準、設施齊全的德源鎮公立衛生院和9個標準化村級衛生醫療點。水、電、氣、光纖、郵政、銀行等配套設施完善。

醫療

醫療資源:毗鄰郫都區人民醫院,轄區有德源衛生院一級甲等綜合性衛生院,菁蓉衛生醫療中心,德源公共衛生所,“天佑居”社區養老中心。

教育

教育:轄區有航空旅遊學校,華商理工職業學校,五冶大學三所職業院校。有德源新城第一幼兒園(共3個園區),愛苗幼兒園,愛心幼兒園,未來之星幼兒園四所幼兒園,有德源小學,泡小蜀都小學兩所小學,有德源中學,石室蜀都中學兩所中學,為轄區群眾子女提供不同年齡階段優質教育。

獲得榮譽


德源先後榮獲全國安全社區、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首批四川省特色小鎮、四川省大數據產業基地、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四川省書香之鎮、四川省衛生鄉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四川省安全社區和四川十大產業文化地標等稱號。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