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前身為隴東學院政法經管系,成立於2003年6月,於2011年從政法經管系分離,成為獨立學院,現任也是首任院長為曲濤。學院下設經濟學、公共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市場營銷等專業。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23人,其中專兼職教師20人,教學管理服務人員3名。教師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講師12人,外聘教授3名;具有碩士學位的13人,在讀博士1人; 45歲以上教師3人,36-44歲教師7人,35歲以下教師12人。

教師主要畢業於江西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師大內蒙古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院校,學緣結構合理。教師在承擔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的同時,還承擔了國家、省、市級的教學科研任務。近年來,承擔並完成省、校級科研項目9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72篇,出版(主編、參編)各類學術專著、教材3部,3項科研成果獲省級獎勵,3項科研成果獲校級獎勵,2項教學成果獲校級獎勵。學院現任領導:院長曲濤、書記王偉翔、副院長毛粉蘭。

院長簡介


曲濤(1960.6—),男,山西省運城市人,1976年1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2年6月畢業於西北師大政治系,獲學士學位,現任隴東學院政法經管系主任、教授、隴東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有關隴東老區問題的研究工作,撰寫出版《隴東老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走出困境—隴東老區現代農村經濟研究》、《隴東老區政權史》、《隴東老區紅軍史》、《紅色足跡---隴東老區重大事件述評》等學術著作,並在國家和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部分學術成果榮獲1995年甘肅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998年甘肅省高校社科三等獎,2002年甘肅省第八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學校規模


1992年在馬列室基礎上成立政教系,與馬列室按“一個機構兩個牌子”方式辦學;2000年3月與歷史系合併后組建了政史系,2002年兩系分設,更名政法經管系。2010年11月,在政法經管系基礎上成立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現有本科在校學生803人,其中經濟學專業358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23人,財務管理專業222人;設有一個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四個教研室(公共事業管理、財務管理、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2個研究室(經濟學研究室、管理學研究室)。

黨政組織


一、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
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書記:王偉翔
委員:曲 濤 肖海霞 張松柏
二、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行政組織
院長:曲 濤
分管教學科研工作的副院長:毛粉蘭
主 管 學 生 工 作 的書記:王偉翔
三、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辦公室
主 任:肖海霞
教學秘書:許捷
四、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研室
理論經濟學教研室主任:肖海霞
應用經濟學教研室主任:賈明霞
財務管理學教研室主任:張松柏
公共事業管理學教研室主任:李濤
五、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
書記:張治榮

師資隊伍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教師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講師1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3人,在讀博士1人;
近年來,經濟學專業教師承擔並完成省、校級科研項目9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72篇,出版(主編、參編)各類學術專著、教材3部,獲省級科研成果獲3項,獲校級科研成果獎3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2項。
骨幹老師:曲濤、毛芬蘭、馬永祥、王玉岳、肖海霞、張松柏、趙鐵軍、齊欣、賈明霞、呂穎、張智榮、郭葳葳

課程建設


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和學時安排中一直得到高度重視,是我院的重點建設課程。
目前的課程體系基本分為三篇:第一篇導論,分析《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論述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第二篇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在對資本主義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礎上,強調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以便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第三篇分析社會主義經濟,著重研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
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管理學
課程性質:管理學是經濟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和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關於管理實踐活動的基本原理、普遍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
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要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職能、管理學的沿革有較全面的了解,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加深對管理的本質、管理者的角色的理解,學會從人本、系統、道德的原則考慮管理的問題,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其它專業課作好準備,為未來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教學內容:管理的歷史發展、管理的各項職能及一般管理原理的系統知識。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會計學基礎》在高等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計劃中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是會計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它在會計課程體系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同時會計學基礎也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門基礎課,其任務是使初學者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學內容:會計的形成和定義、會計的作用和任務,四個會計假設:會計實體、會計期間、持續經營、貨幣計量,六項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成本、利潤,會計核算的七種專門方法:設置賬戶、複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製會計報表,工業企業經濟業務的核算過程,五種會計核算形式。

專業設置


經濟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會計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勝任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財政中介機構以及會計實務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掌握經濟學基本知識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備較強的處理經濟信息、進行財務核算、財務管理及審計監督方面的綜合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具備紮實的市場經濟理論知識,熟悉國家財務法規和制度,了解國際經濟慣例,系統掌握國家經濟法律制度、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及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基本知識,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處理財務經濟信息;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了解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前沿問題和發展動態,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學制:四年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稅法等。

公共事業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系統掌握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律等基礎理論,具備紮實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現代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與策略,能夠從事城市文化管理、社區管理與服務、市政管理以及公共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學制:四年
●主要課程:公共管理學、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學、人力資源管理、行政法學、公務員制度、管理文秘、社會保障學、管理信息原理、管理案例分析、社會工作方法等。

財務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學制:四年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聯繫方式


郵編:745000
地址:甘肅省慶陽市蘭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