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中國

IUCN中國

IUCN努力協助中國政府、民間組織和企業提高保護自然環境的能力,以期中國在國際自然保護領域發揮領導作用。

簡介


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是一個由會員組成的全球性聯盟,致力於推動和諧發展,平衡人類發展需求與自然環境保護。

中國歷史


IUENCHINAIUCN在中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程。早在八十年代初期,IUCN總部和專家委員會就已開展了前期性工作。近些年來,IUCN參與了一系列中國自然保護工作,包括物種評估,保護區管理和世界遺產,環境法和環境經濟學等方面。
IUCN中國
IUCN中國
會員 各會員是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從全球,還是從區域或國家層面上來看皆是如此。

會員

聯盟為會員構架平台,發表保護問題的重要觀點。相關項目和活動同樣提供了與大家分享知識、尋求合作和拓展網路的機會。目前聯盟在中國擁有十名會員,其中外交部代表中國政府以國家成員身份加入。所有成員都致力於環境保護領域的工作:
中華環保聯合會雲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CBIK)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CANGO)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CNPA)
香港動植物公園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外交部
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NIES)
香港特別行政區漁農自然護理署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WWF) IUCN中國 - IUEN中國的行動戰略
UCN中國行動戰略以IUCN中國的2009至2012年戰略為基礎,立足於IUCN的全球性和區域性項目以及其使命和願景。IUCN將藉以協同合作機會致力為中國的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貢獻。
IUCN中國項目總體目標 ·保護並恢復中國的生態系統,棲息地和相關物種。

總體目標

·保證公平並可持續使用管理自然資源,包括各社區與社區內部,男性與女性之間。
·建立並有效管理生機勃勃、有效、可持續項目,確保聯盟中國行動的實施。
林業森林蘊藏著世界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給予人類重要的自然、社會和經濟貢獻。

林業

通過林業項目,IUCN中國林業項目致力於保護森林多樣性、減少非法採伐、推動林產品的可持續利用並使農村貧困人口從中獲益。
生計與景觀
生計與景觀戰略(LLS)是一個全球項目。它在人與森林相互依存的整體景觀層面上,重新審視促進農村貧困人口享有林產品的權利和能力。
了解更多中國生機與景觀戰略項目
森林執法與施政
森林施政的失敗是導致非法採伐和其他掠奪性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對於木材生產國和消費國來說都是一大問題。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對現存生物數量、種類和變異度的測量。這包括物種內多樣性,物種間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不論是陸上還是水中,生物多樣性無處不在。它包括所有生物體,從微觀的細菌到複雜的植物和動物。生物多樣性是健康生態系統的基礎,它支撐著人類的生計和福祉,並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喪失。
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的中國,有超過27%的物種被認為瀕危。保護生物多樣性是IUCN在全球及中國尺度上的一個關鍵工作領域。
2010倒計時
2010倒計時是一個強大的合作網路,通過合作,預計在2010年達成停止生物多樣性缺失的國際目標。
該計劃於2007年9月在中國啟動,“2010倒計時”中國中心高度支持與計劃目標相關的各種項目,努力向這一目標邁進。通過一系列行動,IUCN中國將與各利益相關方一道增強該目標的認知度,提高實現目標的行動級別。
點擊2010倒計時網站,獲取更多關於中國合作夥伴和2010年減少生物多樣性缺失目標的相關信息。
藥用植物
IUCN與其夥伴合作,採用創新的辦法保護長江上游山區生態區藥用植物。
這個項目由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ECBP)資助,項目執行期至2010年。作為景觀級別合作,藥用植物項目採用創新的生態系統管理和激勵方法,減緩退化的藥用植物的生態系統,改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山區生計,如岷山秦嶺等人們的生活。 IUCN中國合作夥伴為合作世界自然基金會,東亞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四川省林業廳,甘肅省林業廳,陝西省林業廳,四川中醫藥管理局等。
HKKH區域合作 HKKH區域合作項目於2006年啟動,由義大利合作組織(MAE-DGCS)資助,致力於改善興都庫什-喀喇崑崙-喜馬拉雅地區生態系統的規劃和管理。 HKKH項目以相關機構的能力建設為目標,增強地方、國家及區域層面的規劃和管理能力,致力於興都庫什-喀喇崑崙-喜馬拉雅地區人民的可持續生計及該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點最初設立在三個國家公園:尼泊爾的薩格瑪塔國家公園,巴基斯坦的中央喀喇崑崙國家公園,以及中國西藏自治區珠穆朗瑪自然保護區。項目合作夥伴主要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Ev-K²-CNR、CESVI以及中國科學院

區域合作

保護地 中國保護區網路工作建設成績頗豐,現保護區國家覆蓋面積15%左右,類型繁多,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歷史遺址等。

保護地

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及中國區33個會員單位參與了大量工作。此外,中國也積極參與世界保護區委員會-東亞指導委員會的相關工作(2005-2008)。
世界遺產地
IUCN中國項目的主要任務之一為支持中國現有世界遺產地(WH)及新申請的世界遺產地的評估工作。
作為世界遺產委員會自然遺產方面的官方技術諮詢機構,IUCN參與自然遺產、混合型遺產地的評估工作,並監測國家對現有遺產地的保護工作。
2006年,IUCN中國完成了由義大利政府資助的短期項目,這代表著中國世界遺產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CWHBP)進入了初步實施階段。該計劃旨在加強中國自然、混合型世界遺址的管理能力。IUCN積極支持中國在世界遺產地申請和評估方面的能力建設,以及與周邊國家合作推動潛在的跨邊境世界遺產地的研究工作。
保護區法
2006至2007年,經亞洲開發銀行資助,IUCN擔任了起草中國首部保護區法的技術顧問工作。
IUCN中國集合了12個國內、國際專家就一系列保護區的問題提供了意見建議。提交至本項目的中方合作夥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環境保護及資源委員會(EPRCC)。IUCN中國同時協助舉辦了關於本法的國際研討會。2007年4月IUCN中國還組織考察團赴IUCN環境法中心進行實地考察,為中國政府官員提供了與IUCN專家共同研究比較保護區立法工作的機會。
IUCN提供的建設性建議對於擴大本法律的範圍把所有的保護區包含進來等方面至關重要,並交換共享了有關保護區立法、制定和管理等方面的最佳實踐經驗。水資源 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在中國備受關注。IUCN中國與全體會員和合作夥伴一起,致力於通過與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對話平台引入環境流量法的概念,增強水資源的管理的能力建設。 2007年,IUCN中國出版了流:環境流的基本要素的中文版本。環境流是指對河流和湖泊盆地的水源重新分配,以維繫其生態系統及人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