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沈黎的結果 展開

沈黎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沈黎,男,漢族,1962年7月出生,齊齊哈爾醫學院編審,碩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任齊齊哈爾醫學院期刊社社長兼《中華現代護理雜誌》主編、《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誌和《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執行主編;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專著五部,主持和參與省級、廳局級科研課題多項,獲得多項科研獎勵。2009年被新鄉醫學院批准為兼職碩士研究生。

研究專長


隱喻研究、二語習得

學歷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
英語專業學士,1977 年;
美國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英語系;
英語文學碩士,1990 年 6月;
美國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教育學院;
應用語言學博士,1996。

學術團體兼職


英語二語教學學會會員(TESOL為一國際性學術組織)。
中國英語教學》(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刊)編審委員會委員。

教材編寫


主編的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精讀英語教程》一、二、三冊,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主要論文


1.沈黎,從認知心理學看凱普倫的比較修辭理論,《復旦學報》,1997年第5期79-84,(此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98年第1期,23-28);
2.沈黎,探析中國學生運用漢英反語的現象,《弦歌集》(朱永生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266-273;
3.沈黎,試論詩化漢語在第二語言中的遷移,《復旦學報》1999年第1期,131-135;
4.沈黎,隱喻遷移的心理限制因素,《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3期,13-16;
5.沈黎,民俗化的隱喻概念對二語隱喻習得的影響,《復旦學報》2000年第5期,105-109;
6.Shen,Li. Rhetorical Implications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Chinese and Taiwanese Interlanguages (Book Review),TESOL Quarterly,Summer,2000,370-372;
7.沈黎,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編寫教材練習,《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第10期,47-49;
8.沈黎、王穎,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to an Ongoing Textbook Project,《外國語言文學論叢》(褚孝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257-273;
9.Shen,Li. O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Book Review).TESOL Quarterly,Winter,2002,6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