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桃,漢語漢字,拼音是táo,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最早見於金文。本義是果樹名,也可指桃樹的花朵或者果實,后引申指形狀像桃的其他果實,也可用來形容女子容顏。

部首筆畫


部首: 木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0
五筆86: siqn
五筆98: sqiy
倉頡: dlmo
筆順編號: 1234341534
四角號碼: 42913
鄭碼: fvrd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843

基本解釋


1. 落葉小喬木,品種很多,果實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絨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葯:~兒。~李(喻所教的學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實至名歸,尚事實,不尚虛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形狀像桃子的:棉~兒。
3. 指核桃:~仁。~酥。
4. 姓。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木,兆聲。本義:果木名)
(2) 桃樹 [peach]
桃,桃果也。——《說文》
桃之夭夭。——《詩·周南·桃夭》
園有桃。——《詩·魏風·園有桃》
(3) 木名。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春季開花,花淡紅、粉紅或白色。果實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編的掃帚。迷信以為鬼畏桃木,用以掃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樹三年結實,李樹四年結實);桃弓葦矢(桃竹制的弓,荻葦做的箭。舊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飾物);桃林(指《桃花源記》中的桃源)
(4) 桃子 [peach]
投我以桃。——《詩·大雅·抑》
簡桃核修狹者。——明·魏學洢核舟記
(5) 又如:桃來李答(相互饋贈);桃李之饋(送禮,賄賂)
(6) 指桃樹開的花 [peach flower]
華如桃李。——《詩·召南·何彼禯矣》
(7) 又如:桃花燒賣(麵食之一,開口處呈桃花之狀,類似開口的小籠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開桃花一樣的才女);桃箋(桃花紙。過去的一種紙名);桃花(還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兒)。又指像桃花一樣的顏色 ——多用來形容女子的顏面。如:桃夭(紅顏嬌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輕貌美);桃夭新婦(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妝(古代女子盛妝之一。用胭脂淡抹兩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臉。形容女子粉紅色的臉頰)
(8) 指形狀像桃的其他果實 [a peach-shaped thing]。如∶棉桃
(9) 桃花開放的時令 [spring freshets]。如:桃夭李艷(桃李盛開時節。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開時節出現的汛情)
(10) 地名。春秋魯邑 [Tao town]。故址在今山東省汶上縣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果也。《爾雅·釋木》旄,冬桃。榹,山桃。《禮·月令》仲春桃始華。《內則》桃曰膽之。《疏》桃多毛,拭治令靑滑如膽。
又桃諸。《王肅雲》諸,菹也,今之藏桃也。
桃
又《典術》桃,五木之精,仙木也。《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左傳·昭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後漢·禮儀志》為桃印,施門戸,以止惡氣。
又含桃,櫻桃也。《爾雅》謂之楔。
又桃氏,攻金之工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為刃。
又胡桃。《名物志》謂之羌桃。
又銚芅曰羊桃。《爾雅·釋草》萇楚,銚芅。
又桃枝,竹名。《爾雅·釋草》桃枝四寸有節。
又《本草》豬苓名地烏桃。
又桃蟲,鷦也。一名巧婦。《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又桃林,地名,在華山東。《書·武成》放牛桃林之野。
又老桃,宋地。《左傳·隱十年》公會齊侯、鄭伯於老桃。
又水名。《山海經》樂游之山,桃水出焉。
又姓。《姓苑》戰國桃應,晉桃豹。
又《集韻》他雕切,音祧。長枋,可以持物於器中者。
又《集韻》上與切,音墅。抒物器也。
又《集韻》直紹切,音趙。與㸠同。《博雅》板也。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桃
果也。從木兆聲。徒刀切〖注〗,同桃。

說文解字注

(桃)桃果也。從木。兆聲。徒刀切。二部。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東莞腔] tau2 [台灣四縣腔] to2 tau2 [客語拼音字彙] tau2 to2 [寶安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to2 [海陸豐腔] to2 tau2 [梅縣腔] tau2 [沙頭角腔] tau2 [陸豐腔] to3
◎ 粵語:tou4
◎ 潮州話:to5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aːw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徒刀平聲一等開口下平六豪dʱɑudɑudɑudɑudɑudɑudawtao2daudau果木名鄴中記石虎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又姓何氏姓苑雲今西陽人後趙石勒將有桃豹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ꡈꡓtawdaw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蕭豪開一蕭豪陽平開口呼tʰɑ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徒刀十三爻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平桃花

字源演變


桃
書法字形形聲字。從木,兆聲。 “兆”,甲骨文作A、 B(《甲文編》 445頁),從水(字形2從水省)、從二人相背,像大水至而人逃散,是“逃”字的初文;西周金文作C(《金文編》1254頁, “姚”字所從),戰國楚文字作D(《包山》24頁,“逃”字所從),所從“人”形均訛為“止”;秦漢文字則承襲商代文字,作E、F、G(字形2—字形4所從),尚存二人相背形;再變作H(字形5),遂為後世楷書所本(《說文》小篆“兆”旁稍訛)。“桃”,果樹名。《廣韻·豪韻》:“桃,果木名。”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史記·李將軍列傳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指桃樹的果實。《說文》:“桃,果也。” 《玉篇·木部》:“桃,毛果也。” 《詩·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急就篇》卷二:“梨柿柰桃待露霜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
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