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洢
明代文學家,代表作《核舟記》
魏學洢[yī](約1596年—約1625年),男,字子敬,號茅檐,明末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人。
明末天啟年間著名的江南才子,明代文學家。他出生在浙江嘉興的一戶仕宦人家,父親是一位名臣。他一生寫過很多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張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記》,這篇文章還被收入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另外就是《茅薝集》八卷。
魏學洢在七歲時就能作詩,生性孝順。曾經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橋,斷了腳,也不敢大聲喊痛,唯恐父母擔心受怕。年少時,曾和父親魏大中一起到帷蕭寺苦讀,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誦。
成年之後,以擅長寫文章聞名於鄉里之間,而他所做的賦更是精妙,頗受大家的欣賞。
魏學洢生活在晚明閹黨橫行的時期,天啟年間,魏忠賢在三十歲那年又造《百官圖》,污衊清廉的官員,甚至再唆使同黨刑科給事中傅櫆劾汪文言、左光斗及魏大中,給這三人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說他們“招權納賄”,更說左、魏兩人“丑心險,色取行違,自命為血性男子,實為匪類”。魏忠賢更矯旨責怪:“魏大中互訐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於股掌之中。楊漣等人彈劾魏忠賢,不僅使其原形畢露,也使依附其下的乾兒義孫們大為恐慌,為了惜恩邀寵,於是天啟五年三、四月間,眾人籌謀獻策,倡興大獄。誣陷楊漣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魏大中被捕之時,鄉人號送者近萬人。
魏大中被捕之時,魏學洢泣血號呼,隨牢車北上。他不聽從父親勸阻,改換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後跟隨緹騎,沿途打聽父親的起居。抵達北京后,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晝伏夜出,四處求救,但父執輩之人有的拒不相見,有的則對他仰天長嘆,相對而泣,無可奈何而已。魏學洢雖然也想上書以己代父,但未能如願。
魏忠賢又矯旨下令,對六人“嚴刑追贓比較,五日一回奏”,於是獄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離,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誣接受熊廷弼等人賄賂,亦為欲加之罪。最後竟被誣陷坐贓而死。死之時溽暑殷雷,相驗領埋之旨,遲遲不下,過了六七天才差官發屍,和楊漣、左光斗等三人屍體由牢穴中拖出,骸脹而黑,肌生蛆蚋,潰爛零落,幾難以辨認,那年魏大中五十一歲。魏學洢領了父親的屍體,匍匐扶襯歸鄉,日夜伏草啼號。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父 | 魏大中 | 字孔時, 號廓園。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進士,官行人。數奉命出使任事,秋毫無所擾。與楊漣、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並稱“前六君子”。 |
弟 | 魏學濂 | 字子一,號內齋,一作容齋,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擢庶吉士,明亡后先降李自成,不久又羞愧自縊。平生擅畫山水,兼工花鳥。 |
魏大中雖死,但追贓的行動並未停止,因此魏學洢被下浙江監獄。魏學洢在家庭遭此大變,對當時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視死如歸。在這同一年,魏學洢也因病而死,死時才二十九歲。一生沒做過官,著有《茅檐集》8卷,為《四庫全書》收錄,內《核舟記》。
魏學洢經歷了人生巨變,世態炎涼,一下子成熟了很多,他明白自己做官的希望破滅了,只好與周邊的普通勞動人們交往,以此來排解心中的苦悶,這期間他寫出了傳世名篇《核舟記》,記載了一名微雕工藝師的高超技藝和敬業精神。
魏學洢雕刻
魏學洢故居
祠坊屢經修葺,民國26年(1937)11月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毀,原址即今嘉善影劇院址。
張山來曰: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鍾,發人深省。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孝子魏學洢附於其父《大中傳》。
崇禎初,魏忠賢失勢。魏學洢之弟魏學濂瀝血上書,陳述父受冤獄,兄死孝之慘狀。不久,魏大中被追謚為忠節,魏學洢也被下詔旌表為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