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嶼街道

大麥嶼街道

大麥嶼街道位於玉環市西南部,瀕臨國家一類口岸——大麥嶼天然深水良港。全區陸域面積70.93平方公里,戶數17145 戶,人口56528人(2016年) ,下轄7個社區、35個村委會、622個村民小組。開發區建於1992年6月,1993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建區以來,開發區人在“港為城用、城以港興”思路的指引下,銳意開拓,奮發進取,實現了港口開發、招商引資、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近年來大麥嶼街道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運行質量明顯提高,並相繼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民政“全優”鄉鎮、省級科技星火示範鎮、省級“東海文化明珠”集鎮、省級衛生城鎮、市級教育明星鄉鎮。

經濟狀況


大麥嶼街道
大麥嶼街道
大麥嶼街道形成了現代炊具、工業縫紉機、眼鏡配件和船舶製造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開發區的大部分企業都具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一條龍服務的生產流水線和銷售服務網路,這些企業正逐漸向現代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2011年,全區擁有產值上千萬元企業38家,上億元企業5家。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產值佔全區工業產值的67.01%。龍頭企業中捷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先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蘇泊爾壓力鍋和不粘鍋還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和質量免檢產品。招商引資形勢喜人,實際利用外資1886萬美元,引進多家大噸位船舶製造企業,成功修造5000噸級散裝貨輪。港口物流業發展迅速,大麥嶼港年吞吐量突破400萬噸大關。眼鏡配件製造業結構繼 續優化,部分配件生產廠家逐步轉向整鏡生產,眼鏡行業協會作用顯著,“中國眼鏡配件生產基地”稱號正在積極申請之中。
效益農業有新起色,農業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區域化、規模化、基地化的生產方式不斷凸現。全區擁有各類養殖、種植大戶數十戶,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業科技進一步得到推廣利用,大力開展“種子工程”和調整林木品種結構,不斷實施品牌戰略,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數十項農業科技項目、無公害產品、名優農產品通過各級認證。同時,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對區內河道進行清淤整治,對山塘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使全區一線海塘均達十年一遇以上標準。

社會事業


大麥嶼港是介於寧波北侖港與福建湄州灣港之間可建10萬噸級泊位的理想港址,是中國航海學會推薦的中國沿海8個天然避風港之一,是浙江省距台灣最近的港口,也是浙江中南沿海唯一可進第三代以上集裝箱船的港口。憑籍大麥嶼開然深水良港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該區傾力做好港口開發文章。2011年,已經建成3千噸級客運碼頭、3萬噸級碼頭、“大麥嶼——樂清”汽車滾裝輪渡,這些碼頭的建成大大提高了該區的貨物吞吐量和客流量,其中貨物吞吐量年均增輻超過90%。華能玉環電廠、大麥嶼海關緝私基地等重點工程即將建成,大型集裝箱基地等新世紀重大項目正在積極籌備。區內疏港大道、龍山路、興港西路、興中路等交通要道已基本建成,集疏運網路日漸完善,城市框架也日益拉大,城市住房日益密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區將成為集能源基地、物流基地、製造業基地於一體的濱海新區
“夢圓良港,榴島寫下新史詩。黃金海岸,薈萃八方商賈客”。在不久的將來,大麥嶼街道將成為海陸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全、吞吐能力突出、生態環境優美,集港口、貿易、加工工業於一體和外向型、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將成為我國黃金海岸線中段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