縐雲峰

縐雲峰

“縐雲峰”高2點6米,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起初位於杭州花圃,后因故被轉移,現縐雲峰位於麴院風荷的江南名石苑內。在江南三大園林名石中,上海的玉玲瓏和蘇州的瑞雲峰都是太湖石,只有縐雲峰是出自廣東英德的英石峰。縐雲峰雖高,但中腰最窄處只有0.4米寬,融挺拔與靈秀於一身。縐雲峰高有2.3米,削瘦、卻不寒傖,正得風骨畢現。此石一到浙江,立即為濃厚的文化氛圍籠罩,文人們為之賦詩作詞,畫家為之描摹,金石家為之銘石,樸學大師俞樾的一篇《護石記》更是寫盡了傳統文化中的“石情”、“石緣”。

簡介


縐雲峰高有2.3米,削瘦、卻不寒傖,正得風骨畢現。整座石峰氣勢直起,但姿態曲折,“一波三折”,在剛健中又透出了嫵媚。縐雲峰雖高,但中腰最窄處只有0.4米寬,融挺拔與靈秀於一身。石的表面布滿了皺襇,如同刀劈斧削。有的人喜歡撫摸凸凹光滑的太湖石,但在這裡就會被刺痛了手指。如果站遠些,就會更清楚地看見這些石皺的紋理,它們是平行的,斜斜地上傾,在曲折而上的石峰表面,宛如波光水影,層層而起,一脈至頂。

歷史


蒲松齡聊齋志異》的《大力將軍》篇和金庸的《鹿鼎記
中都寫到了浙江名士查伊璜和當時的廣東提督吳六一的一段交往。吳將軍早年貧寒,得查資助得以投軍。後來吳欲厚報,查不受。在廣東吳將軍府花園內,查看到了這塊奇石,十分讚賞,題名為“縐雲峰”。查回鄉后,吳令人將此石運至海寧查家,“涉江越嶺,費逾千緡”。
縐雲峰
縐雲峰
如今三百年過去了,縐雲峰已不能再吸引文化人關注的目光。俞樾的重孫俞平伯因善讀《石頭記》成為紅學大師,但物轉星移,此石已非彼石。至於查伊璜的後代查良鏞,則以“金庸”為筆名,在更新的文化空間里長袖善舞,成為“中國五千年來最有錢的文人”。
徠只有縐雲峰,還是一塊石頭,靜靜地站在西湖邊,展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它最原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