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船頂
石船頂
石船頂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雙底村,海拔1201米,為信宜與陽春的界山,是雲霧山脈中段,余脈直通高州市。此山非旅遊景點,只有當地居民時或登上,極少外人登臨。山頂上有一個石頭,十分似一隻大木船,長五丶六米左右。石船頂之稱由此而來。
石船頂山體高大,遠眺四方,儘是峰巒起伏,山幾抵雲,不由感嘆自然的偉大。山靠北屬信宜,山靠南則是永寧雙底地面,山上的草坡看得到有許多牛隻,當地的居民都把牛放在這裡,十幾天才來看一次,有點天然牧場的樣子。
石船旁邊修有一無人小廟。叫石船廟,也有人叫仙亭。傳說,西晉末,在今高州一帶有位道士潘茂名徠,他學易明詩,治病救人,后得道成仙,駕石船飛升仙游而去,此廟是為記念潘仙人而建。
石船頂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潘茂名回到故鄉高州根子浮山嶺。稍住一段日子后,又告別父老鄉親,外出尋找葯源,決心繼續研究丹旨製作之術,為民除病。
永和三年(347年)夏,高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河水猛漲,鑒江兩岸,一片汪洋。潘茂名用數十根大木頭,製作成兩張大船。他施法用船挨家挨戶將受淹群眾安全轉移到崗地,不想由於日勞累,潘茂名竟把一大船誤送到雲霧大山上。
南越過去稱為蠻荒之地,自然環境惡劣,災害連年不斷,疾病、旱災、澇災等不斷交替出現。潘茂名在這種環境里,運用自己的特殊本領,對廣大群眾施以援手,減輕了各種災害造成的損失,深受群眾擁戴,使其遠近揚名。
昇平五年(361年)九月初九日夜,一場暴風雨過後,山崩地裂,據說潘茂名施法乘著剩下的一條木船,想到雲霧大山尋找另一條大木船,去拯救黎民,他的行動感動了天帝,天帝渡他木舟化石船升仙而去,而誤落到雲霧大山上的那條大木船也變成了石船。這是石船頂石船來由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