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

上海市行知中學,原名育才學校,位於上海的北翼輔城寶山區,瀕臨黃浦江和長江,1939年由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於重慶創建,1947年遷至上海。1978年學校被上海市教育局批准為全市26所市重點中學之一,2005年學校被上海市教委批准為全市首批28所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

作為一所市重點中學,行知中學以其在全市教育技術現代化的領先地位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其升學率已連續7年在寶山區保持第一。學校佔地130畝,分教學區、宿舍區、植物苑、校辦企業四部分,環境幽美,綠樹掩映,是“上海市花園單位”。行知中學有33個教學班,學生1700餘人,教職工170人,是一所教學師資一流、設施設備一流、教學水平一流的省級重點高中。

歷史沿革


行知舊照
行知舊照
上海市行知中學,前身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澤東語)陶行知先生於1939年在重慶北郊溫泉創辦的育才學校,陶行知親自擔任首任校長。抗戰勝利后,陶行知先生為爭取和平民主,1947年將學校遷至寶山大場趙家花園。1953年,為永久紀念陶行知先生,學校正式更名為上海市行知中學。1978年,學校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市重點中學。1993年,為適應寶山地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為滿足寶鋼集團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學校再度東遷現址辦學。2005年2月,被上海市教委正式命名為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它標誌著具有66年文化傳承的行知中學又站上了新的起點。
77年前,陶行知先生在重慶鳳凰山上精心澆灌,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行知人篳路藍縷、春華秋實,逐步形成了“以陶為師、以德立校、以人為本、以身立教”的辦學理念,並以“有特色、高質量、現代化”為辦學目標,注重學生文理相融、理科見長。行知中學育人目標是培育學生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腳踏實地,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棟樑之材;學校高舉學陶師陶的旗幟,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追求,提出“求真做真人”的校訓,以“嚴勤實活”為學風,“教學做合一”,聚精會神抓教學、全力以赴促質量,整體的辦學水平蒸蒸日上,聲名遠播。

辦學特色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行知中學
《“真人教育”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是引領行知中學發展的主導性實驗課題。學校發揚行知優秀的辦學傳統,融入時代特徵,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靈魂,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真人”的時代內涵,形成了有行知特色的“培養真摯的感情,錘鍊真誠的品行,掌握真實的本領”的“真人”三環系列的育人目標,它已成為行知特色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學校文化特色。行知中學從學校校情和當前教育基本現狀的實際出發,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的結合點,探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實施“真人教育”,逐漸形成了“學習陶行知,求真做真人;學習寶鋼人,面向現代化”的辦學特色。
2001年3月,學校順利通過了上海市創建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規劃評審,同時被市教委確定為面向全國招生的重點學校。跨入新世紀的行知中學,在繼承行知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潛能,在實施素質教育的軌道上探索前進,開拓創新。
2006年,由寶山區教育局局長張步華擔任校長,對學校進行了硬體方面的大改進,新建了教學樓、食堂、宿舍、圖書館等。使學校更加現代化與美觀。
2008年,學校被選為奧林匹克示範學校(上海僅有兩所)。
2009年,學校與大學建立合作發展的共同體,與上海其它24所重點高中一起組成了和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上海大學的自主招生選拔聯盟,實現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銜接,為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型學生提供了途徑。

校園環境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綠樹掩映間,典雅的園林式景觀與寬敞明亮的現代建築相映成輝,這裡是行知中學的美麗校園。行知中學佔地面積130餘畝,有36個教學班,學生1800餘人,教職工178人,是一所嶄新的現代化重點高中。從校門望去,開闊的中心廣場鮮花競艷,兩邊挺立著生機勃勃的教學樓,獨立的高三教學區域顯得十分幽靜。設施一流的科技樓、實驗樓、圖書館、大劇場,一應俱全。現代化的體育館和標準400米跑道,是學生理想的活動場地。雅緻的師生用餐大樓和草坪上的兩幢宿舍樓屹立在長江之濱。學校擁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和一支敬業愛生、業務精良、經驗豐富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努力倡導文明、求真、團結、進取的優良校風和嚴、勤、實、活的優良學風。

師資力量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行知中學
行知中學擁有一支德業兼修、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佔60%以上,區首席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1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70%以上(他們主要畢業於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全國著名高校),有著非常合理的師資結構。教師發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精神,他們用全部的身心投身於教育,多年的無私奉獻,孜孜以求鑄就了一大批市內、區內名師、全國勞動模範、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模範教師、上海市教師教學評優一等獎、上海市優秀園丁、寶山區拔尖人才和青年尖子等。

辦學成就


人才培養

行知中學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根,以愛國主義為魂,堅持“真人”教育,實行海納百川、博採眾長的開放式辦學方式,不僅請了復旦、交大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來校講學,而且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四個國家的名校建立了姐妹學校關係,每年互派40名師生訪問交流,以培養學生廣闊的國際視野。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行知中學
學校以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質量吸引無數的莘莘學子,一大批具有鮮明個性、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脫穎而出;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和上海市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中,獲獎層次越來越高,獲獎人數越來越多;學校每年的行知杯科技節、藝術節、文學節、足球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張揚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從2005年至2016年每年畢業生中都有眾多學子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一流高校錄取,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學科超市重點高中平均分,近年來畢業生高考成績一本升學率達76%以上,100%考入高校;行知中學已連續八屆獲“上海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首批“現代技術實驗學校”,近幾年來學校連續獲得“全國學陶師陶先進學校”、“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上海市中小學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獲得榮譽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文明單位;
上海市中學生行為規範示範校;
上海市普教系統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上海市紅旗團委;
上海市優秀志願者服務隊
上海市健康促進學校;
上海市心理輔導示範校
上海市生命教育試點學校;
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
全國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先進集體;
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
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領導團隊


校長、黨總支副書記:楊衛紅
黨總支書記、副校長:陸建國
副校長:唐紅珍
副校長:朱華
教導處主任:潘斐
辦公室主任:董偉忠
人事幹部:崔靜
德育處主任:魯濤
科研處主任:閆白洋
信息處副主任:童晨芳
團委書記:陳婭琴
總務處主任:壽立新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七十校慶


2009年10月29—31日,上海市行知中學慶祝建校70周年,舉辦了一系列慶典活動,活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向社會各界和新老校友展示了行知中學充滿活力、欣欣向榮的氣象。
教學展示和研討
三天的活動內容各有側重,10月29日的主要內容是教學展示和研討。上午由各科教師上了19節教學觀摩課,課程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歷史、體育、信息等。來自全國陶行知研究會、上海市陶行知研究會、市區各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寶山區各學校的專家和老師,以及各學科的專家學者共300多人出席了教學觀摩活動,並在課後分學科進行了教學研討。通過公開課,行知中學廣大教師向與會專家和同行展示了敬業、樂業、專業的整體形象,並以其深厚的教學功力、活潑的教學風格、高效的教學手段,贏得與會者的一致讚譽。對於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專家和同行們也都提出了坦誠的意見和建議,行知中學的老師們深受教益。
課堂教學研討會
70周年簽名牆
70周年簽名牆
10月29日下午,在第三會議室召開了“行知中學課堂教學研討會”。會議由張步華校長親自主持。首先,陸建國副校長利用PPT,生動而詳實地介紹了我校基於“四動”策略的有效教學模式。所謂“四動”,即“問題驅動,教師引動,學生主動,多元互動”。圍繞陸校長的發言,諸位來自市、區的專家學者針對“四動”策略作了精彩的點評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最後,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金林祥教授作了核心報告,指出:“四動”策略之核心靈魂乃“學生主動”,其餘“三動”應有效地為之服務。研討會在積極而熱烈的氣氛中進行。
滬劇《陶行知》
29日下午,上海市長寧區滬劇團在行知劇場獻演了兩場滬劇《陶行知》,我校高一、高二的同學和一些老校友一起觀看了滬劇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再次感受了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同時也接受了一次本土藝術的熏陶。
寶山區教學文化論壇
10月30日,“寶山區教學文化論壇”作為行知中學70周年校慶的一個重要活動,在校第一會議室舉行。論壇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主辦,上海市陶行知研究會、寶山區陶行知研究會承辦,行知中學協辦。論壇由寶山區教育局副局長蔣碧艷主持。在上午的日程中,行知中學的張步華校長做了主題報告,題為《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創素質教育示範校——行知中學學陶20年回顧》;我校數學、語文、化學、英語、歷史教研組長就本組實施“四動”策略的具體實踐做了彙報;來自四川的姚文忠教授(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四川省教育學院教授)做了關於“教師的經驗與學科教學”的主題發言。各省市陶行知研究會及區內的教科研人員、各學校代表以極大的興趣聆聽了論壇專家的發言。
下午論壇繼續進行。吳淞中學的徐惠民校長、山海工學團的祁珥城理事長、寶山區教師進修學院的何光輝主任分別做了交流報告。在稍事茶歇後,顧泠沅教授(華東師大博導、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長)做了題為《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與教師文化建設實踐研究》的主題報告。最後,寶山區教育局黨委張曉靜書記致閉幕詞。
70周年慶典活動
行知圖冊
行知圖冊
10月31日,行知中學建校70周年慶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一天,秋風送爽,陽光燦爛,彩旗招展,菊花吐艷,各方嘉賓和歷屆校友紛紛前來祝賀行知70華誕,校園裡一片歡聲笑語。
上午9:30,慶典大會在學校大操場開始,寶鋼集團原董事長、行知中學名譽校長黎明先生,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朱曉蔓女士,上海市陶行知研究會會長王榮華先生等各界嘉賓和寶山區的領導同志親臨大會,為行知中學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老校友代表向老教師代表敬獻鮮花,感謝他們為學校建設付出青春、心血和汗水。
學生合唱團在慶典大會上演唱行知中學老校歌《鳳凰山上》和新校歌《貢獻青春》。
學生代表向老校友代表敬獻鮮花,感謝他們為國家的建設作出的貢獻,為母校贏得了榮譽,為母校增添了光彩。
張步華校長向陶校長、馬校長的親屬代表敬贈銅像。
陶校長的孫子陶育民接受陶校長銅像;馬校長的長子馬湘接受馬校長銅像。58、59屆高中和55屆初中校友向母校贈送名家國畫《愛滿天下》。
寶鋼集團黨委副書記歐陽英鵬講話。
全場起立,同聲高唱《歌唱祖國》,卞祖善校友(國家一級指揮)指揮。
慶典在嘹亮的歌聲中結束。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上海市行知中學
下午,在行知劇場舉行了氣氛熱烈的慶祝70周年校慶詩歌朗誦會。新老校友濟濟一堂,興緻勃勃地觀看這台由師生員工和老校友們自己演出的節目。除了在校師生的大型組詩朗誦外,退休教職工、老校友們也紛紛獻上精彩的節目。
老教工的一曲西班牙舞《火之情》,熱情奔放,動感十足,象徵著行知中學紅紅火火的發展勢頭;張步華校長一曲聲情並茂的《為了誰》,把會場的氣氛推向高潮,大家不約而同地鼓掌,應和著音樂的節奏,為母校送上由衷的祝福;老校友潘玉民扮演的老年鄧小平形象形神兼備,令大家如沐春風,油然而生對偉人的敬仰之情。

學校地址


上海市寶山區子青路99號;

交通信息


周邊地鐵:地鐵3號線;
周邊公交:952、51、728、711、160、寶山2路、寶山29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