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子族

相思子族

相思子族,學名是台灣相思,也叫紅豆,但是與人食用的紅豆是兩種植物,台灣相思子是攀援灌木,而食用的紅豆是草本植物。紅豆是木本植物,大部分屬類為喬木,少部分為小喬木或灌木。相思子多為藤本植物,有少部分為攀援灌木或灌木。分佈於熱帶地區。

簡介


相思子族Trib. ABREAE (Wight et Arn.) Hutch,僅1屬,分佈熱帶地區。中國有產。

考證


《藥物之園》載:“相思子,是相思子的種子;原植物莖細長,纏繞其他植物生長,稍木化;種子有紅色和白色兩種,形似雞眼,故稱‘且西米 胡如斯’(雞眼豆)。”根據上述維吾爾醫本草所述藥物特徵和實物對照,與現代維吾爾醫所用相思子一致。

中藥材基原


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種子。

植物形態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1. 纏繞木質藤本。莖細長,稍水化,表面疏生白色剛毛狀伏貼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長4~11cm,葉軸被伏貼毛,先端具尖突,小葉8~20對,具短柄,小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5~20mm,寬3~8mm,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光滑,下面被伏貼毛。總狀花序腋生,花序軸粗壯,肉質,被伏貼毛,花小,淡紫色,長約9mm,具短梗,花萼黃綠色,鐘形,長約3mm,先端有4短齒,外則被毛,花冠蝶形,旗瓣廣卵形,基部有三角狀的爪,翼瓣及龍骨瓣狹窄,雄蕊9,單體,子房上位,寬線形,被毛,花柱短,柱頭有乳頭樣突起、莢果,略呈長方形,扁平或膨脹,長2~4.5cm,寬1.2~1.4cm,先端有彎曲的喙,表面密被伏貼毛。種子l~6粒,成熟時一端黑色,另一端硃紅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我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亦產於福建、雲南等地;國外主產於印度、美國、阿爾及利亞等地。

形態特徵


藤本,莖纖細。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頂端無卷鬚,但具小尖頭;無小托葉;小葉對生。總狀花序腋生或與葉對生;苞片和小苞片小;花小;花萼頂端截形或具短齒;雄蕊9,單體,雄蕊管上部分離,花藥同型或其中4枚較小;子房近無柄。莢果扁平,開裂;種子紅色或黑色,有光澤,種臍短;胚根內彎。

下級分類


相思子屬Abrus Adans.

藥理作用


l,抗腫瘤作用 相思子中的相思子毒蛋白與蓖麻毒蛋白相似,具有強烈的細胞毒反應和抗腫瘤作用,對多種動物的實驗性腫瘤有抑制作用。
2.抗過敏作用 相思子鹼灌服對組胺致豚鼠哮喘、雞蛋白致豚鼠速發性過敏休克,均有防治作用。相思子鹼還可抑制組胺致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
3.其他作用 本品所含甾醇類部分對小鼠、大鼠有避孕作用,蛋白成分有催產素樣作用。本品醇提物體外可抑制某些細菌和致病性皮膚真菌的生長。所含的相思子凝集素有致紅細胞凝集作用。
4.毒性 本品有相當毒性,主要毒性成分為相思子毒蛋白,純化的相思子素蛋白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100為0.55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