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莎

陳華莎

陳華莎,北京人。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陳華莎師從古陶瓷專家耿寶昌先生研習古陶瓷鑒定併兼顧佛教造像、玉石、琺琅等其他類文物的研究,已發表許多論文;曾長期從事中國文物保管與徵集等工作,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

相關報道


出水文物
出水文物
陳華莎解讀汕頭“南澳Ⅰ號”文物內涵2010年5月16日下午,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瓷器鑒定專家陳華莎在打撈船“南天順”上現場解讀汕頭“南澳Ⅰ號”出水文物的文化內涵。通過解讀瓷器上不同圖案、文字所蘊含的信息,陳華莎再次斷定,汕頭“南澳Ⅰ號”目的地應該不是歐洲和非洲,而是在漢文化和儒家文化圈周邊的區域,如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受漢文化影響較大的地方。直播中,陳華莎拿起一隻小酒杯介紹說,小酒杯外側畫的是喜鵲登枝,杯中間畫著是一個桃,表示壽,底部還寫著一個隸書的“福”字。“這寓意喜鵲來登枝報喜,福壽就來了。”
“這是一個寫意的人物”,陳華莎仔細看了一個畫有人物和石頭的盤子之後,認為這是出自一個久遠的典故“米芾拜石”。據介紹,宋代書畫家米芾非常喜歡收藏奇石,有一天他在河邊發現一塊一人多高、長得很奇怪的石頭,他就把石頭“請”回家,穿戴好衣冠,向石頭作揖相拜說:“石兄,我盼望你很久了。”“這個故事體現的是中國一種特有的文化,我們的古人是很喜歡以物來寓意人格的。”陳華莎說,石頭的堅硬代表人那種“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志氣。另外,石頭還表示有遠大的理想,女媧用它補天,精衛用它填海,而這種以物來表示人格的典故在我們漢文化中比比皆是。
陳華莎拿起另一個碗指著其外壁的圖案說,“這看起來似乎畫得很草率,實際上畫的是松樹、竹子和梅花,松樹和竹子在嚴寒的時候是不凋零的,梅花是在風雪中怒放的,所以被稱為‘歲寒三友’,表現人們潔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氣節。”碗底寫著“萬福攸同”,出自詩經《小雅》,是一句祝福語,意思是“所有的福都集中到你這來了”。

鑒定解讀


專家鑒定解讀,令人感受到出水文物蘊含的濃濃儒家文化“味道”,陳華莎在這次出水瓷器中發現了一些帶“玉”字的盤。她說,瓷器最初追求的是美玉的效果,而這裡面也包含著一個儒家典故,即春秋時,孔子曾告訴他的學生子貢,君子喜歡玉是因為玉的溫潤、表裡如一等特質象徵了君子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