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我的祖國的結果 展開
我的祖國
陳培勛創作交響曲
徠陳培勛(1922一2006),廣西合浦人,出生於香港。自幼隨叔父學習鋼琴,先後在香港、上海學習鋼琴、管風琴和作曲。
主要作品有鋼琴曲《賣雜貨》、《思春》、《雙飛蝴蝶變奏曲》,交響詩《心潮逐浪高》、《從頭越》,音畫《流水》、幻想序曲《王昭君》、交響曲《我的祖國》、《清明祭》等。其中,《從頭越》曾獲國慶三十周年創作一等獎,《清明祭》獲第一屆全國交響作品優秀獎。
我的祖國[徠陳培勛創作交響曲]
建國后,長期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兼配器教研室主任。80年代,在香港浸會學院藝術教育系任教。曾隨蘇聯專家亞拉波夫和古諾夫學習配器,之後返回香港居住;2006年2月於香港逝世。
“我的祖國”是任何一個有人格力量的作曲家都無法忘懷的題材。一個國家最深層的精神底蘊也只有它自己的兒女才可能譜寫。陳培勛對祖國滿懷深情,將中國的土地、文化、歷史和中國人的精神氣節都濃縮在第一交響曲《我的祖國》中。
《我的祖國》由三首交響詩組成,原寫於1960-1964年,“文革”中總譜遺失,1976年重寫第一、二樂章,1989年重寫第三樂章。第一樂章《前奏曲“詠雪”》、第二樂章《英雄的詩篇“婁山關”》都出色地表現了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清平樂·婁山關》中的壯闊情懷。第三樂章《敘事曲“追懷、展望與前進”》則以更加高遠的視野和胸懷為祖國追懷歷史、展望未來、奮發前進,中間插部的進行曲引用了群眾歌曲《在勝利的旗幟下前進》。
陳培勛出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童年時期趕上了中國人面臨民族存亡的艱難歲月。抗日戰爭的顛沛流離日子,他也跟許多中國人一樣,在自己的國土上四處逃難,跟命運抗衡。抵禦外辱的戰事結束之後就是內戰、抗美援朝戰爭以及各種形式的運動,其間更有動蕩不安的十年“文革”。他的第一交響樂《我的祖國》的創作過程,便透露了作曲家藝術人生的坎坷:這一部交響作品,可說是作曲家的心血結晶。因而,不難理解,有過作曲家那樣坎坷經歷的那一代人,不管走到哪裡,對祖國的感情,總是難以割捨;他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在陳培勛的作品里,從起音的第一個音符開始,到樂曲結束時畫下的休止符,每一個音符與頓句之間,幾乎都貫徹著作曲家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操與堅毅不拔的民族精神,華夏的血脈洶湧澎湃地貫穿其中。
第一交響曲《我的祖國》可說是為20世紀中國人的歷史經驗作總結。作曲家親自執筆寫下的樂曲說明,最後一句話便是:“願我的祖國永遠安定與繁榮!”這是一個從苦難歲月中走過來的中國人,寫下的一個最真誠的願望!
2021年7月1日,《我的祖國》入選慶祝建黨百年文藝演齣節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