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法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英文:Barracuda class submarine,亦稱:梭子魚級,又稱:Suffren class submarine,譯文:敘弗朗級),是法國海軍隸下一型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是法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用來替代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本級艇的設計大量採用了法國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的技術,可以裝備巡航導彈,以實現遠距離深入打擊。執行的任務包括反艦、反潛作戰,對地攻擊,情報收集,危機處理和特種作戰。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自1998年由法國DCNS集團開始設計,首艇2006年訂購,2007年12月19日在法國瑟堡船廠開工建造,預計2017年下水,2號和3號艇也在建造中,計劃建造6艘,預計2017-2027年全部交付。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攻擊想象圖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攻擊想象圖
法國的核潛艇發展較晚,而且發展方式不同於其他國家,首先發展的是戰略核潛艇,這與其堅持獨立的國防政策、急需核威懾力量有關。1971年12月1日,其首艘戰略核潛艇“可畏”號服役,直到1976年,法國才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級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隨著冷戰的結束,局部危機和地區性有限衝突成為新的焦點,法國海軍的戰略重點也逐漸由傳統爭奪制海權轉為對岸上、內陸目標進行極為精確的“外科手術”式打擊。
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幾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國海軍強大的對陸縱深打擊能力令法國驚羨。法國海軍認為,攻擊核潛艇具有隱蔽性好、控制範圍大等先天優勢,是未來戰爭中實施對陸縱深打擊的最佳平台。而法國海軍現役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性能有限,基本不具備對陸打擊能力,並且已接近25年的設計使用壽限。在美、英等國加緊建造具有對陸縱深打擊能力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和機敏級攻擊核潛艇之際,法國海軍也決定研製新一代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建造沿革

設計立項
3D虛擬設計
3D虛擬設計
1998年10月,法國國防採辦局(DGA)和海軍共同設立了一個的梭魚級研製程序小組,1998年11月,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阿蘭·里夏爾正式對外公布了建造6艘價值46億美元的“梭魚級”(Barracuda)攻擊核潛艇計劃。1998年12月,由法國武器裝備部、法國DCN集團(法國艦艇建造局,已更名為DCNS)、原子技術公司和原子能委員會共同參與該項目。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是法國自冷戰後耗資最大的武器裝備建造項目,由於法國政府要求建造這6艘潛艇的周期要比過去的計劃縮短20%,費用要比基準減少30%,因此為減少費用和重複工作,該項目涉及的所有部門,包括海軍、武器裝備部、DCNS以及其他艦艇製造商在計劃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參與進來。為保證該項目按時、按價、按質完成,由法國武器裝備部和原子能委員會來控制主要節點;DCNS負責整個潛艇的設計和所有系統平台的集成融合,協調核安全研究,並作為潛艇平台建造、推進系統、作戰系統以及綜合全壽命周期保障的主承包商;原子技術公司則負責研製核動力設備。梭魚級的研製包括5個主要階段,即可行性階段,定型階段,研製和工程階段,生產階段,以及包括全壽命周期的裝備和部署階段。
研發歷程
2001年底,梭魚級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完成。2002年11月,DGA授予了DCNS兩份合同,價值共1.15億歐元,進行梭魚級計劃的定型階段研究,設計師們在技術性能上達成一致后,首先對該級潛艇進行定型,對準備就緒的多方面創新設計進行技術論證,然後再證明這個結論,最後是提交和評估核安全分析報告,這是法國在核動力艦艇設計前首次採用先進行核安全評估,並優先採用民用標準,這項新措施使梭魚級的安全性與民用核安全標準完全一致,同時還減少了人員編製。
2004年5月,在英國召開的未來海軍需求研討會上,法國DCNS的代表透露梭魚級長97米,水面排水量約4100噸,設計水下最高潛航速度約25節,最大下潛深度超過350米。主要設計目標是保護航母戰鬥群,同時又有能力獨立執行各項任務。2005年底,DCNS完成了梭魚級的定型研究階段,確定了設計、研製和初始建造的詳細商業和技術方案。
2006年初,梭魚級首批3艘艇和1個為期10年的綜合後勤支持包的研製、工業化和主合同生產正式展開。2006年12月22日,法國國防部正式宣布訂購首批6艘梭魚級核潛艇,授予DCNS和阿海琺集團(Areva-TA),全部合同大約為104億美元(79億歐元),初始合同大約為7.6億-10.6億美元(10億-14億歐元),包括首艦12.6億歐元的固定合同,並保留再購買5艘的選擇權,首艇13億歐元的價格將使得梭魚級成為當時世界上造價最低廉的攻擊核潛艇之一。DCNS的所有部門都將參與梭魚級6艘潛艇的設計研製、工程建造和全壽命保障,除準備好完善的設備採購計劃外,還將為潛艇提供武器。阿海琺集團將會作為核動力裝置的主承包商,大約佔合同的15%。
2007年9月6日,賽峰集團(SAFRAN)下屬的薩吉姆防務安全公司通過投標競爭,從DCNS獲得了一份合同,成為梭魚級的水面探測系統的主承包商。梭魚級將採用模塊化建造,每段在組裝前舾裝程度很高,並計劃在DCNS的瑟堡船廠建造,生產速度是每兩年一艘,於2027年全部交付完畢。
開工建造
梭魚級首艇“Suffren”號開工
梭魚級首艇“Suffren”號開工
2007年12月19日,梭魚級首艇“Suffren”號在瑟堡船廠切割了第一塊鋼板,法國海軍的高級官員和DGA駐船廠的代表都參加了開工儀式。梭魚級建造項目按照批量生產項目來進行組織管理,有明確定義的成本、交付日期和性能指標,並且DCNS對關鍵性資源進行了優化和調度。
2009年6月29日,梭魚級2號艇“迪蓋·特魯安”號開工建造,2011年3月“迪蓋·特魯安”號艇體的首個分段離開位於DCNS公司瑟堡中心的配件製造車間,梭魚級的建造由21個耐壓艙段構成,該分段為第7號耐壓艙段,直徑約9米,長超過3米,將安裝在潛艇艉部,設計用於承載潛艇的動力部分。梭魚級3號艇“圖維爾”號的首個耐壓艙段在“迪蓋·特魯安”號建造完成後即開始建造,2012年11月,瑟堡船廠提前一個月完成了該艙段的建造。三艘梭魚級核潛艇都處於不同的建造階段,未來計劃母港全部設在法國土倫海軍基地。
MdCN是射程1000公里級的亞音速對地打擊巡航導彈,能通過水麵艦垂髮和潛艇魚雷發射管發射。

發射測試

2020年10月20日,法軍首艘“梭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絮弗倫”號在土倫地區成功發射“海軍巡航導彈”(MdCN)。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側視圖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側視圖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的採用了許多凱旋級戰略核潛艇鮋魚級潛艇的先進技術,與弗吉尼亞級一樣,在最大航速、最大下潛深度等性能指標上並不十分突出,遠低於美俄兩國在冷戰時期研製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和971型攻擊核潛艇。這主要是因為冷戰後軍事戰略調整,北約攻擊核潛艇作戰重點由遠洋轉向近岸作戰所決定的。不過,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在隱身能力、指揮支援系統水平、武器效能方面卻並不遜色。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排水量比法國海軍現役的水下排水量約2300噸的紅寶石級要多出2500噸以上,但實際上與英國的特拉法爾加級攻擊核潛艇基本一樣,比美國弗吉尼亞級和英國的機敏級要小。這是因為法國是地中海沿岸國家,這一海域的很多淺水區非常適合3000-4000噸級中小型核潛艇活動,大型核潛艇反倒會受到限制,因而法國一直都更為注重發展中小型核潛艇。此外與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45天的巡航時間相比,梭魚級的一次巡航時間可以達到70天,一年的作戰執勤時間可達240天。

艇型結構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設計構造圖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設計構造圖
梭魚級採用了先進的流體力學設計,其艇體融合了鯨魚型和水滴型兩種設計,長寬比與弗吉尼亞級相同,為11:1,全長約97米,艇殼直徑8.8米,指揮台圍殼居中靠近艇體艏部,整體簡潔,艉部採用X型尾舵以提高水下控制性。
梭魚級的艇體採用了與凱旋級相同的NLES-100特種鋼,最大潛深達350米以上,抗壓能力與美國弗吉尼亞級相當,要優於紅寶石級,隱蔽性有明顯增強。

動力系統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主動力裝置包括核反應堆、體積補償器、蒸汽發生器、防護裝置、兩台蒸汽渦輪機、主凝汽櫃、兩台發電機(一台給螺旋槳推進電機供電,一台給系統供電)、循環泵、螺旋槳電動機、驅動螺旋槳的單軸推進裝置及指揮和控制設備。梭魚級核潛艇採用混合推進,在低速巡航時使用電力推進,在較高速度時採用渦輪蒸汽-電力推進,省去了減速齒輪箱,而且這種推進技術將使反應堆芯壽命長達10年,推進裝置採用了世界上新一代核潛艇普遍使用的泵噴推進器,而不是常用的大側斜螺旋槳,這式為了提高推進效率並進一步降低雜訊。梭魚級的核動力和推進裝置設在艇艉,出於人員在海上和維護時的健康和職業安全的考慮,艇艉設計成無人值班機艙。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的核動力裝置將使用K-15壓水式核反應堆的改進型,K-15壓水堆作為一種一體化自然循環壓水堆,被凱旋級核潛艇和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所採用,具有噪音小,能夠自動控制的特點。由於反應堆的堆芯、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及主循環泵等一迴路系統都集成在反應堆的壓力容器之內,因此該反應堆的高度和直徑只有10米和4米,體積比傳統的分散型壓水堆要小得多。採用這種一體化設計同時意味接觸堆芯的放射性冷卻水都在反應堆壓力容器之內進行循環,降低了因為冷卻水泄露導致的放射性事故的風險。除此之外K-15壓水堆裝置的外表面還鍍有生物防護層,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即使達到最大功率,反應堆周圍的輻射與自然輻射也相差無幾。
梭魚級使用的K-15壓水堆改進型功率約為150MW,除繼承了原型的優點之外,還有新的優勢。K-15壓水堆的核燃料更換周期和大修比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的反應堆要短一半以上,大概每7年一次,而改進型的K-15壓水堆延長到約每10年一次,每次換料的時間也從5個月減少至3個月,每年只需一次維護,這樣可以提高每艘潛艇在其服役期內的在航率,但相比於美國和英國新型攻擊核潛艇的30年服役期內不需換料,還有待提升。但改進型的K-15壓水堆的另外一個優勢可以對此有所彌補,其核燃料可以採用軍民兩用的低濃縮鈾,這樣可以明顯地降低費用。

艇載武器

梭魚級建造中
梭魚級建造中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武器艙按ATEX標準進行設計,可容納多種武器,裝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包括F21“黑鯊”重型高速魚雷、SM39飛魚潛射反艦導彈和FG29水雷在內的各型武器,載彈量18-24枚。“黑鯊”重型高速魚雷最大航速達50節,戰鬥部裝葯250公斤,殺傷概率較高。梭魚級在裝備水壓型武器發射系統后,還可用於布設水雷、運輸和部署特種部隊,它還可以在尾部攜帶一個吊艙,攜帶12-15名突擊隊員。預計2015年起梭魚級還將裝載處於研髮狀態的海軍型“風暴幽靈”/SCALP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海軍型“風暴幽靈”巡航導彈與空射型相比,其體形不再有稜有角,而是類似於美國海軍“戰術戰斧”巡航導彈的常規圓柱型,制導方式採用景像匹配+全自動制導,具備人工智慧和隱身能力。導彈飛行速度為高亞音速,最低飛行高度為10米,最大射程達500公里以上,可由艦艇或潛艇攜載發射,主要用於摧毀敵方指揮中心、C3I系統、機場、港口、泊港艦艇等高價值戰術目標。由於採用了新的制導方式,該導彈在制導過程中不再過多依賴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即使受到干擾或收到虛假信息,仍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和可靠性。

艇電系統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建造中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建造中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將首次使用非穿透桅杆和潛望鏡,其水面探測系統包括一個雷達天線和兩個光電桅杆,光電桅杆內集成了一個被動電磁探測感測器,該系統的光電感測器將會具備白天/夜間的監視、探測、跟蹤和瞄準能力。由於採用了分散式網路的高自動化平台管理系統,梭魚級自動化水平比紅寶石級有了顯著提高,人員編製減少為60人,其中包括12名軍官,而紅寶石級則需要70多人。
梭魚級的指揮信息系統包括“西拉庫斯”通信系統,Rifan海軍區域網,Muse保密通信設備,PR4G第四代數字軍用電台,OMAR HF高頻通信設備,SIC 21新一代指揮信息系統,Prisme戰術數據鏈,Senin電子海圖信息系統,Cassis分類搜索輔助信息系統。除此之外還將裝備北約潛艇救援系統。
梭魚級裝備的指揮支援系統是為法國海軍開發的ACOM全球性指揮與信息系統,採用UNIX操作系統,能為法國海軍提供國內和國際間的交互操作能力,包括內部網通信和收發電子郵件的能力。ACOM系統的硬體使用的是商業型工作站,通過Link-11或Link-14北約數據鏈,ACOM可與友鄰海軍部隊交換戰術信息,並與來自RMP戰術數據網的情報信息相對照,以提高對總體態勢的理解。ACOM還包含計劃和輔助決策功能,可以支援計劃和指令的預加工,並為快速反應提供建議。當利用衛星通信時,該系統支持所有岸基指揮中心與核潛艇之間從資料庫到資料庫的自動信息交換。

隱身技術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在研製時對靜音技術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在外形上,梭魚級艇體融合鯨體和水滴構造,力爭使流線型達到最佳,動力裝置採用了一體化壓水堆、電力推進技術和泵噴推進器,並大量使用滑動軸承取代滾動軸承,艇上所有產生噪音的機械裝置都通過吸音和減震軟墊固定到艇體上,發電機和循環泵、所有管路和電纜都用由彈性元件製成的減震襯套包住。梭魚級的噪音指數已降至約100-105分貝左右,接近海洋自然背景噪音。另外,該級核潛艇還採用了敷設消聲瓦、消除磁特徵、減少紅外輻射、降低核輻射水平、減少艇外排放物等措施,使核潛艇達到了非常優秀的隱身效果。

性能數據


艇體參數
艇長99.5米
艇寬8.8米
吃水7.3米
水上排水量4765噸
水下排水量5300噸
水上航速14節
水下航速25節
潛深350米
自持力50天
續航力10年
艇員編製60人(12名軍官)
傳動單軸單軸,泵噴推進
動力系統
1座K-15壓水堆改進型,功率150MW
2台渦輪減速機組
1台推進電動機,功率10MW
2台應急電機

該級各艇


序號艇名英文艇名訂購日期開工日期下水日期服役日期
1敘弗朗Suffren20062007.12.192019.7.12預計2025
2迪蓋·特魯安Duguay-Trouin20092009.6.29/預計2025
3圖維爾Tourville20112011.6.28/預計2025
4/Dupetit-Thouars///預計2025
5/Duquesne///預計2030
6/De Grasse-Tilly///預計2030

總體評價


梭魚級建造中
梭魚級建造中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不僅將為法國戰略核潛艇戰鬥護航,確保其在大洋中自由安全航行,使法國可以遂行獨立的外交政策,還是法國航母戰鬥群重要的護航兵力,可使海軍更好地奪取制海權和進行武力投射。梭魚級還可以單獨執行包括反艦作戰、反潛作戰,對陸攻擊,信息收集,危機處理和特種作戰等在內的各種任務。此外,梭魚級吸取了法國第一代攻擊核潛艇在設計、研製和全壽命周期維護中的經驗和教訓,在設計初期就注重改善維修性,全壽命周期中可進行任務發展改變、工程修改以及未來增改任務的儲備。
法國新一代攻擊核潛艇取名為“梭魚”也很有意味,梭魚遍布全球海洋,習性兇悍而機警,捕食食物時出擊迅速,又好獨自游弋,有“孤獨的獵手之稱”。這個命名不單展現了法國海軍艦艇命名的文化特色,也顯示了法國海軍對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期望。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將成為法國未來水下作戰的重要力量,DCNS宣稱,未來在任何海域的水下對抗作戰中,梭魚級潛艇都將佔有很大的戰術優勢。(環球軍事,現代艦船,軍事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