鮋魚級潛艇

常規潛艇

鮋魚級潛艇(英文:Scorpene class submarine,法文:Scorpène class,其他名稱:魷魚級/天蠍級/天蠍座級/蠍),是法國和西班牙為出口國際市場而推出的一型常規動力潛艇

徠鮋魚級潛艇結合了法國和西班牙兩國潛艇的設計理念,技術靈活,性能先進,可加裝AIP動力系統,分為標準型、AIP型和縮小版型,因為這是一款外銷型潛艇,所以法國和西班牙並沒有裝備該級潛艇,但市場銷售良好,已成功銷往智利,馬來西亞,印度和巴西等國家。

鮋魚級潛艇自1996年由法國DCNS集團開始設計,之後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也參與研發,首艇1998年7月在法國瑟堡船廠開工建造,2003年11月1日下水,2005年9月8日服役,至2013年已建造9艘,其中4艘已服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世界外銷型潛艇
世界外銷型潛艇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上對潛艇的需求旺盛,各國海軍開始尋求二戰期間服役的本國潛艇的替代方案,特別是許多海洋麵積廣闊第三世界國家正在或計劃組建潛艇部隊,並且對排水量在1000噸以上、續航力超過6000海里的大中型潛艇特別感興趣。因此世界上有能力建造潛艇的國家分別推出了各種出口型潛艇,如德國研製的209型潛艇,俄羅斯研製的基洛級潛艇等。
二戰結束至20世紀60年代末期,法國總共發展了2級12艘常規動力潛艇,這些潛艇的設計目標都是以法國海軍自行使用為主,並沒有對外銷售。70年代初,法國又研製了新型的阿戈斯塔級潛艇,除了自己使用外,還向西班牙和巴基斯坦進行了外銷。20世紀80、90年代,阿戈斯塔級潛艇在國際市場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其並不是為了出口外銷而設計的,因此隨著德國新型的214型潛艇和俄羅斯基洛級潛艇改進型的出現,基本失去了市場,同時西班牙和英國也在研製出口外銷型潛艇。面對巨大的國際潛艇出口市場和激烈競爭,法國在20世紀末決定研製新型的專門用於外銷出口的常規潛艇。

建造沿革

智力海軍首艇“奧希金斯”號
智力海軍首艇“奧希金斯”號
1996年,法國公開了專門為外銷設計的新型柴電潛艇鮋魚級的概念,並由法國DCNS集團(前身為法國艦艇建造局)設計,最初西班牙的納凡蒂亞公司(Navantia,IZAR)與DCNS為該級潛艇的聯合建造確定了初步的合作關係。
1997年12月18日,法國和西班牙還沒有正式合作,智利海軍就定購了兩艘鮋魚級潛艇。
1998年7月,鮋魚級潛艇的首艇為智利海軍建造的“奧希金斯”號正式開工,潛艇艏部分段由DCNS瑟堡船廠建造,艉部分段則由納凡蒂亞公司在卡塔赫納建造,2003年11月1日下水。2000年11月,2號艇“卡雷拉”號開工,2004年11月24日下水。
印度鮋魚級首艇“卡爾瓦里”號下水
印度鮋魚級首艇“卡爾瓦里”號下水
1999年,印度與法國DCNS和納凡蒂亞公司(二者先聯合擊敗了競爭對手德國214型潛艇)進行談判,並最終在2005年10月簽署合同,以24億歐元(約3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6艘鮋魚級潛艇。(根據印度海軍“75號工程”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將用24艘新潛艇替換現役潛艇,首先就從採購鮋魚級潛艇開始)按照協議的規定,鮋魚級潛艇會在印度孟買附近的馬扎岡船廠建造,而由DCNS提供一些關鍵部位,該合同包括一個技術轉讓協議,由DCNS和納凡蒂亞公司提供工程、訓練和技術服務。印度裝備的鮋魚級潛艇在作戰系統和艇員居住艙方面將與其他國家的存有區別,印度海軍還將會對潛艇內部做出一定的修改以安裝可以與印度海軍艦隻進行協同作戰的設備。此外,印度海軍還希望鮋魚級潛艇的魚雷發射管能夠具備發射兩種不同型號的魚雷的能力。
2002年,納凡蒂亞公司正式加入該項目,這樣鮋魚級常規潛艇最終由法國DCNS集團和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聯合設計研發,其中DCNS負責設計管理,並承擔65%的工作量,兩家公司分別保留各自負責部分的知識產權。
2002年6月,馬來西亞國防部與DCNS和納凡蒂亞公司簽署了價值12億美元的合同,採購兩艘鮋魚級潛艇。2004年4月25日,首艇“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號在法國瑟堡船廠開工,2007年10月23日下水。2005年4月25日開工,第2艘“敦·拉扎克”號開工,2008年10月下水。
2003年11月4日至9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2003韓國航展上,法國DCNS和納凡蒂亞公司公開了最新的鮋魚級潛艇的模型和內部剖面結構。
2008年12月,巴西和法國簽署了總額86億歐元的防務合同,法國將為巴西提供50架EC725直升機,幫助巴西建造新一級4艘潛艇(S-BR1級)和一艘核動力潛艇,援建一座具有生產和維修能力的潛艇工廠以及一處可供潛艇停靠的海軍基地。其中新一級潛艇將會結合鮋魚級潛艇和DCNS設計的其他潛艇的特點,單艇造價約為5.65億美元,計劃在2015年交付。根據協議,第一艘潛艇的某些部件將會在瑟堡船廠建造,但是潛艇的絕大部分將會在巴西進行建造和組裝,DCNS將會為巴西提供技術支持,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也會參加合作。由於巴西具有很長的海岸線,對潛艇續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潛艇的水下續航力將會增強。巴西4艘鮋魚級潛艇首艇2011年7月16日在里約熱內盧州一造船廠開工建造,原計劃2016年完工,2018年服役,2號艇於2013年9月1日開工。

服役歷程

2徠004年,法國將“奧希金斯”號交付智利海軍,2005年9月8日正式服役。2號艇“卡雷拉”號2006年7月20日服役。法國DCNS和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將為兩艘潛艇提供長期維護和支援服務。
印度鮋魚級2號艇“坎德里”號下水
印度鮋魚級2號艇“坎德里”號下水
2006年4月,印度海軍首艇“卡爾瓦里”號的建造工作在DCNS的瑟堡船廠開始,建造包括水密艙壁和魚雷發射管在內的一些關鍵部位,潛艇耐壓殼體部分的建造工作於2007年5月在印度開始,2015年4月6日下水,2017年12月14日服役。另外UDS國際公司負責提供基於SUBTICS的作戰系統,法國泰雷茲集團負責提供感測器、電子偵察和通信系統。
2009年1月27日,馬來西亞海軍首艇“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號由法國交付,2009年9月駛抵馬來西亞。2009年11月4日,2號艇“敦·拉扎克”號在西班牙正式接收,並於5日正式列入海軍編隊服役,2010年7月2日抵達馬來西亞盧姆海軍基地參加官方進駐儀式。馬來西亞海軍的兩艘鮋魚級裝備了“黑鯊”重型魚雷SM39“飛魚”反艦導彈,水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5節,雖然未裝備AIP系統,但可以通過改裝實現。根據規劃,兩艘潛艇將會部署在馬來西亞海軍在沙巴州新建的海軍基地,主要在馬六甲海峽和中國南海南部區域活動,包括安巴拉特海域,主要任務是針對活動區域其他國家海軍的反潛戰。
2011年10月,印度海軍鮋魚級2號艇“坎德里”號開工,2017年1月12日在孟買下水,根據計劃,將從第4艘艇開始安裝AIP系統。3號艇“卡蘭傑”號於2018年1月30日在孟買馬扎岡造船廠下水。
2018年1月14日,巴西首艘鮋魚級潛艇的前端艇身在建造完畢后,通過特種運輸車通過一個隧道運到海邊與後半段進行組裝。
2018年1月30日,印度鮋魚級第三艘“卡蘭傑(Karanj)”號在孟買馬扎岡造船廠下水。

技術特點


艇型結構

鮋魚級潛艇
鮋魚級潛艇
鮋魚級潛艇採用了“金槍魚”形的單殼體形式,艇體為水滴型,並儘可能減少艇體外附屬物的數量,設有指揮台圍殼舵和十字形尾舵,其耐壓殼體採用高拉伸的HLES80型鋼建造,故重量輕,可使艇上裝載更多的燃料和彈藥,並使其隨時根據需要下潛至最大深度。標準型指揮台圍殼僅裝備基本配置的桅杆;加長型指揮台圍殼除了裝備基本桅杆之外,還包括一套更為複雜的水面非聲學感測器和通信天線。
鮋魚級為了提高艇員的逃生脫險幾率,也可以選擇在潛艇的中部加裝逃生隔離艙段。隔離艙段包括兩個水密耐壓隔壁,它們分別設置在供艇員逃生用的脫險閘室的兩端。逃生隔離艙段可以保證在幾乎所有的緊急情況下,艇上至少有半數的艙室不會進水,使得倖存的艇員能夠進入逃生脫險閘室進行逃生或者得到外界的營救。

動力系統

印度鮋魚級首艇“卡爾瓦里”號海試
印度鮋魚級首艇“卡爾瓦里”號海試
鮋魚級潛艇動力系統的標準型配置為傳統的柴電動力,推進裝置採用了熱蒙工業公司設計的功率為3500千瓦的永磁電機,還可以根據要求加裝配套的法國MESMA型AIP系統。MESMA是DCNS研製的潛艇自主式能源系統模塊,是一種閉式循環發動機推進系統,其工作原理是以惰性氣體為工作流體,以艇內儲存的純氧為助燃劑,二者按比例混合壓縮後送入發動機,發動機工作後排出的廢氣先輸送至吸收器,在吸收器中二氧化碳被海水充分溶解吸收,而其他氣體則經閉合迴路重新送回發動機,再次與氧氣混合壓縮進行下一次燃燒循環,該系統適用於2000噸級的潛艇。
鮋魚級的AIP系統運行雜訊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輸出功率在200千瓦以上,可以使鮋魚級潛艇以4節左右的安靜航速在水下狀態連續航行18-21天,比普通的柴電常規潛艇提高了20-30倍,而且其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額外的雜訊、熱信號或其它的尾跡信號,不會增加潛艇的信號特徵強度,與德國的燃料電池技術相比,MESMA系統的優勢是其燃料為柴油和液氧,在世界的每個港口和海上都可以十分方便地得到補充。

艇載武器

馬來西亞2號艇“敦·拉扎克”號
馬來西亞2號艇“敦·拉扎克”號
鮋魚級潛艇武備系統包括6具533毫米艏魚雷發射管,該級潛艇的高抗衝擊性的武器裝填和發射系統由DCNS設計製造,配備了一個可以裝填魚雷和導彈等多種武器的綜合武器裝填艙口。可攜帶18枚重型魚雷,必要時根據需要可以換裝導彈或30枚水雷。可裝備的武器包括義大利白頭公司與DCNS聯合製造的“黑鯊”重型魚雷、DCNS製造的F17II線導重型魚雷、STN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的DM2A4和SUT266線導重型魚雷、薩伯·博福斯水下系統公司製造的2000型魚雷、雷錫恩公司製造的MK48型ADCAP線導魚雷以及SM39“飛魚”反艦導彈等。SM39“飛魚”反艦導彈射程40-50公里,速度0.93馬赫,裝藥量165公斤。

水聲系統

鮋魚級潛艇
鮋魚級潛艇
鮋魚級潛艇採用了“UDS SUBTICS”聲吶-指揮-武器控制系統,聲吶組包括兩套TSM2253平面型舷側基陣聲吶。

艇電系統

雷達通信
鮋魚級潛艇裝備了凱爾文·休斯公司製造的1007水面搜索雷達,整體安裝在SUBTICS系統內,其升降桅杆上可使用法國通用機械電氣公司製造的光學感測系統、攻擊潛望鏡、美國製造的“禿鷹”系列的AR900型電子支援測量設備以及智利海軍SPl00C數據鏈所利用的通信系統等。
指揮控制
鮋魚級的作戰管理系統採取了分散式模塊化結構的潛艇戰術綜合桌戰系統,且充分吸收了DCNS和馬可尼公司在潛艇聲吶、指揮及武器控制系統方面的成就,採用了雙冗餘乙太網數據匯流排,可以在6個顯控平台上完成所有的聲學及非聲學感測器信號的處理以及武備、導航系統、指揮系統的控制功能。此外,該系統儘可能多的使用了商用成品硬體和軟體標準,特別是採用了高速RISC處理器、TCP/IP通信協議、1個X-Windows/Motif圖表用戶介面及UNIX操作系統,從而可以方便地實現系統升級換代。
自動化
鮋魚級的所有控制和平台管理功能均可以由控制室來實施,控制室中央設有戰術平台,各種系統都是集成化的,作戰管理系統和平台控制系統由戰術平台上的6個通用雙屏多功能彩色顯控平台監測和控制,且這6個顯控台是互相關聯的,對武器控制、電子支援及導航系統的操縱不僅先進而且在顯示和操作上相對比較簡單。鮋魚級的高度的自動化,關鍵功能的實時分析及冗餘設計,使其編製人員人數可減少到31人,正常值班僅需9人。

隱身技術

鮋魚級潛艇採用了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所利用的一系列先進靜音技術,包括採用水滴線型、強化玻璃鋼材料以及管路和電子裝備安裝的改進提高等。艇上主要設備廣泛採用浮筏技術,關鍵部位還採用了雙層減振,精心設計的螺旋槳具有較低的輻射雜訊。鮋魚級在幾個內部艙段安裝了橡膠減振基座,使得這些艙段內布置的各種機械設備完全與耐壓艇體絕緣,從而保證這些艙室的低頻雜訊不會通過耐壓艇體傳入大海。

性能數據


艇體參數
艇長
59.4米(縮小版型)
66.4米(標準型)
76.2米(AIP型)
艇寬6.2米(標準型)
吃水5.5米(標準型)
水上排水量
1450噸(縮小版型)
1700噸(標準型)
2000噸(AIP型)
航速
12節(水上)
20節(水下)
潛深200-350米
自持力
45天(縮小版型)
50天(標準型)
50天(AIP型)
續航力
480海里/水下4節
1400海里(AIP)/水下4節
艇員編製22-30名
傳動單軸7葉螺旋槳
動力系統
4台MTU16V396SE84柴油機
1台主電動機
AIP-MESMA系統(選擇性加裝)

服役動態


馬來西亞首艘鮋魚級“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 ”號
馬來西亞首艘鮋魚級“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 ”號
2008年3月,馬來西亞海軍“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號進行了靜態潛水及一系列的水面測試工作,之後潛艇在法國里昂港進行了最後為期三個多月的測試工作,以測試潛艇的平台和戰鬥系統並檢查合同上技術要求的實施情況,在完成所有的測試后,潛艇返回瑟堡進行測試后的整修。
2008年7月,在法國完成了4年的訓練之後,馬來西亞海軍首批119名軍官和士兵取得了鮋魚級艇員的資格。2009年4月,馬來西亞海軍鮋魚級潛艇2號艇“敦·拉扎克”號完成第一階段海試,之後進行了入塢檢查和第二階段海試。2010年4月底,“敦·拉扎克”號從法國南部DCNS造船廠出發,途經地中海、紅海、亞丁灣、阿拉伯海、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航行期間在埃及亞歷山大港、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阿曼塞拉萊港和印度科欽港進行了停靠,航程7283海里,歷時64天於7月2日抵達馬來西亞,7月中旬,又駛往位於沙巴州詩邦戈海灣的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潛艇基地並進行熱帶水域綜合海試前的計劃維修。
印度“卡爾瓦里”號
印度“卡爾瓦里”號
2009年12月2日,“2009年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在馬蘭西亞蘭卡威開幕,馬來西亞海軍展示了其購買的鮋魚級潛艇“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號。
2010年2月,馬來西亞“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號在南中國海成功完成水下海試,技術人員隨潛艇一起下潛以監測其水下狀態。
2017年1月12日,印度海軍鮋魚級潛艇2號艇“坎德里”號在孟買下水,作為正在進行的海上試驗的一部分,於2017年6月1日從孟買港口出發,首次進行海上試驗。
2017年5月26日,印度海軍鮋魚級潛艇首艇“卡爾瓦里”號進行了第一次魚雷射擊。

該級各艇


國家舷號艇名中文艇名隸屬港口開工日期下水日期服役日期
智利SS-23O'Higgins奧希金斯塔爾卡瓦諾1998.72003.11.12005.9.8
SS-22Carrera卡雷拉2000.112004.11.242006.7.20
馬來西亞/KDTunku Abdul Rahman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實邦加2004.4.252007.10.232009.1.27
/KD Tun Abdul Razak敦·拉扎克2005.4.252008.102009.11.5
印度S50INS Kalvari卡爾瓦里維薩卡帕特南2006.42015.4.62017.12.14 
S51INS Khanderi卡漢德里2011.102017.1.12/
S52INS Karanj卡蘭傑 2012.122018.1.30/
S53/////
S54/////
S55/////
巴西S40Riachuelo里亞舒埃盧塞佩提巴2011.7.16//
S41Humaitá烏邁塔2013.9.1//
S42Tonelero////
S43Angostura安戈斯圖拉///

總體評價


印度鮋魚級3號艇
印度鮋魚級3號艇
鮋魚級潛艇既可以在濱海地區作戰,也可以在遠海作戰,可以執行反艦、反潛、佈雷、人員搜救、偵察、封鎖、輸送特種部隊等多種任務。該型艇的服役使馬來西亞海軍首次擁有了水下作戰力量,這在其海軍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的確增強了其對地區對手的威懾能力。
鮋魚級潛艇是法國海軍多年建造柴電潛艇經驗的結晶,作為一款外銷型潛艇,它的設計中既有法國核潛艇設計和建造的經驗,同時又結合了西班牙常規潛艇的部分概念,以適應未來海軍並滿足任何市場的需求。鮋魚級潛艇的優勢在於設計的靈活性,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潛艇需求,不可能通過一種設計來滿足所有國家的需要。因此鮋魚級可以根據各國海軍的具體要求進行調整,用戶可以立足於本國的實際情況,選擇裝備兩台大型柴油發動機或是裝備四台小型柴油發動機,加裝或者不加裝AIP艙段,並有多種型式的指揮台圍殼模塊可供選擇。鮋魚級潛艇還可以在現有設計的基礎上,植入未來潛艇發展技術。結合鮋魚級潛艇的作戰性能來說,它既可以達到21世紀前期世界各國海軍的作戰需要,又能通過改造升級以滿足未來潛艇技術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