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第四中學

哈密市第四中學

哈密市第四中學始建於1969年,地處古“絲綢之路”重鎮、新疆的東大門、哈密瓜的故鄉、中國大棗之鄉、中國觀賞石之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哈密市伊州區,是一所漢語授課的初級中學,1982年被自治區教育廳確定為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2003年11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區內初中班辦班學校。2016年2月,哈密撤地設市,原哈密市(縣級)更名為伊州區。2016年8月,中國共產黨伊州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2016年9月,哈密市第四中學正式更名為哈密市伊州區第四中學。2018年7月,哈密市伊州區第四中學更名為哈密市第四中學,受伊州區教育局管理。

學校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教學、管理水平位於全市同類學校前列,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是莘莘學子求學成才的搖籃。

2018年12月2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辦學歷史


哈密市第四中學的前身是哈密地區農業中學。1969年9月,經哈密專區革委會批准,成立哈密第四中學,校址在現哈密市伊州區第五小學院內(建國南路)。1974年9月,學校搬遷至現哈密市伊州區第四小學(阿牙路)。1977年,學校移交哈密市(縣級),更名為哈密市第四中學。2003年11月,學校經歷建校史上規模最大的搬遷,遷至現址哈密市伊州區阿牙路288號。2016年9月,學校更名為哈密市伊州區第四中學。2018年7月,哈密市伊州區第四中學更名為哈密市第四中學。

師生數量


目前,學校有73個初中教學班,其中區內初中班18個;在校學生人數4009人(男生1939人,女生2070人),其中區內初中班學生912人(男生356人,女生556人);在職教職工298人(男教師81人,女教師21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56人、中級教師91人。(2012年9月統計)

基礎設施


學校綠化
學校綠化
學校佔地面積89156.16平方米,建築面積32802平方米,綠化面積20000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善,建有兩棟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8道4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和學生生活服務中心等設施,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圖書閱覽室、舞蹈室、健身房、報告廳及信息技術管理教學系統等配套設施。

所獲榮譽


2004年被評為自治區綠色環保學校;
2006年榮獲地區德育達標學校;
2006—2007年榮獲哈密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2007年榮獲哈密市“五好黨支部”、哈密市優秀黨支部;
2008年獲自治區級模範職工之家標兵榮譽稱號;
2009年榮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地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國家及自治區級教育統一考試工作先進集體;
2011年榮獲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校、地區“五五”普法先進集體、地區慶祝建黨90周年群眾歌詠比賽二等獎、哈密市維穩執勤先進單位;
2012年榮獲哈密地區廉潔教育好學校示範點、哈密地區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哈密市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黨總支。
2018年12月2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教學教研


學校不斷推進課改工作向縱深發展,在學習借鑒杜郎口中學、鳳城六中等學校先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發揚全校教師團隊合作的精神,群策群力,構建了符合學校教學實際的”8333”課堂教學模式,出台了《哈密市第四中學高效課堂“8333”教學模式解讀與案例》。學校把聽“推門課”作為一項常規的教研活動,通過開展推門聽課活動,使教師在教學上精益求精,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率。每次推門課後,及時進行評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指出授課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的優缺點,達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德育管理


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總結髮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從學校實際出發,確立“德育就是質量”的理念,建立既有時代特徵又有四中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底蘊深厚的學校文化和德育特色。
學校德育處堅持將新的德育理念貫穿在具體的德育工作中,不斷提高學校德育管理水平。通過組織班主任定期學習、考核、培訓、交流,建設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從而提高育人水平。注重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重點抓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並做好誠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逐步完善《五星班集體建設方案》和《班主任考核制度》,注重構建激勵機制,營造學生競爭氛圍。加大班幹部培訓力度,指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強化學生自主管理。大力開展德育科研工作,使班主任工作由經驗型向科研化轉變,努力追求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藝術性,努力使德育工作向內涵和科學方向發展。以創建自治區級“德育達標校”為平台,以德育課題研究為突破口,形成學校德育特色。

安全管理


學校把安全管理工作擺在工作的首位,時時講、事事講,做到絕不掉以輕心和存在僥倖心理,督促家長、班主任、任課教師保障每個學生的安全,學校與每個班主任簽訂安全責任書,每個班主任與學生簽訂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杜絕事故發生。並建立安全保衛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由學校校長、黨總支書記負責,將安全保衛工作列入各有關處室的目標考核內容,並進行嚴格考核,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
學校經常深入開展以防火、防盜、防意外事故為重點的學校安全大檢查,努力完善突發事件處置的工作預案,落實預防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措施。同時,針對地震、火災等突發性自然災害,認真組織實施由全體師生參與的防災演練,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和漏洞認真進行總結並不斷完善應急預案,通過演練切實增強師生的防災意識,提高師生的防災能力。切實記好安全台賬,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做好安全通道疏散工作,防止教學樓踩踏事故的發生;做好體育器材的合理布置和管理工作,防止體育鍛煉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緊緊圍繞平安校園建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創新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理念和形式,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區內初中班


為了加快推進新疆基礎教育發展步伐,讓更多的農牧民子女享受到優質的基礎教育資源,同時向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的內高班提供高質量的生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參照內高班的辦班模式在新疆舉辦區內初中班。2003年11月19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關於在烏魯木齊市等八個城市開辦新疆區內初中班的通知》(新政辦發[2003]155號)確定經濟和教育條件較好的8個城市為區內初中班辦班(簡稱“內初班”)城市,哈密市為辦班城市之一,哈密市第四中學被確定為辦班學校,2004年9月正式開學,學生主要來自吐魯番市、哈密市和兵團農十三師。
自辦班以來,哈密市伊州區第四中學積極探索具有區內初中班管理特色的方式方法,堅持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感恩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思想教育,針對區內初中班學生特點,在師生中不定期開展安全、營養、衛生、行為養成習慣、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動,從而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針對區內初中班“民考民”學生漢語基礎相對薄弱的特點,學校一線骨幹教師專門為“民考民”學生整合、編寫了一套校本教材——《語文》(試用於七年級區內初中班“民考民”班級)及配套練習冊,取得了良好成績;並在學習區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較好地促進了他們的漢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加強對區內初中班學生的訓練,讓他們儘快適應和融入“8333”教學模式,和普通班的孩子一起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
學校專門為區內初中班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涵蓋舞蹈、剪紙、繪畫、書法、象棋、吉他、十字綉、串珠、英語沙龍、文學社等20多個種類,不但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堂內容和課餘生活,而且鍛煉他們的多方面能力,發展了他們的個人興趣。
學校非常重視對區內初中班的後勤服務和管理工作。區內初中班學生均為住校生,針對他們年齡小、遠離家人、與新環境一時難以適應等實際情況,為他們專門配備了生活老師、心理輔導老師和醫務人員,在各方面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每逢節日到來,校領導還會和學生們一起在食堂聚餐、舉行歡樂的慶祝活動。
宿舍的每個樓層配備3名生活老師,實行12小時輪班制,主要負責學生日常的宿舍衛生、紀律、生活、就醫、上街購物等所有的生活細節方面的工作。每個班配備生活班主任1名,重點關注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生活班主任每月與學生的交流談話不少於15人次,並做好談話記錄,隨時跟蹤學生的思想情緒變化。初一、初二學生每周寫生活周記,不論長短,藉此寫出自己內心的煩惱、苦悶和疑惑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由生活老師認真批閱,藉此形成了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機制。成立區內初中班學生會、團支部,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團支部作用,不但能協助老師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而且鍛煉和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歷任校長


汪海俊、劉大威、陳述榮、倪培凡、夏士義、容馨麒、方彥增、朱耀發、楊永華、王宇傑、毛世柱、艾青林、王庭權、潘靖剛、高英(在任)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潘靖剛
校長:高英
黨總支德育副書記:王振江
副校長:馬玉玲、玉里也提·阿不拉、阿迪力·阿不拉、薛艷慧、王培麗、李愛榮

未來展望


未來展望
未來展望
哈密市第四中學始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師生髮展為本,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辦學思想,以“面向全體,德育為首,因材施教,發展特長”為辦學宗旨,以“面向全體學生,優化教育過程,培養素質特長,促進全面發展”為教育原則,把“求知、創新、發展、責任感”作為培養學生的目標,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體,分層教學,培優補差,人人成才”為主要特色的教學模式,促使優等生更加優秀,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都得到轉化、提高和發展。在教師中開展“三愛”(愛學校、愛學生、愛職業)、“三不”(不搞第二職業、不搞不正之風、不搞自由主義)教育,提高了教師的師德修養,增強了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
“我愛讀書”主題班會
“我愛讀書”主題班會
長期以來,四中以優良的辦學條件、優質的教育服務、優秀的師資隊伍、優異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讚譽,成為哈密市的一所窗口學校。
為順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學校確定了具有“一流辦學條件,一流師資隊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辦學效益”的發展目標,具有改革創新傳統的四中人正在進行以“高效課堂8333”教學模式為核心的跨越,致力於建設一所為全市乃至全疆人民服務的名牌學校。
校風:團結求實,文明創新
校訓:我以校榮,校以我榮
教風:敬業、愛生、求實、奉獻
學風:自主學習,自我管理
地址:新疆哈密市伊州區阿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