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昶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劉昶,UCLA博士,導師是白凱和黃宗智,早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走向未來叢書中的《人心中的歷史》即是其最早的著作。現就職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思勉高等研究院。

人物經歷


1.1982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劉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劉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2.碩士階段師從程應鏐先生,攻讀宋史專業並於1987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題為《論宋代理 學家的人性觀和歷史觀》。
3.1988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深造,於1991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專業為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4.1991年—1996年,師從黃宗智教授和白凱教授學習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史。1996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

教育背景


1.1982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2.碩士階段師從程應繆先生,攻讀宋史專業並於1987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題為《論宋代理學家的人性觀和歷史觀》。
3.1988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深造,於1991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專業為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4.1991年—1996年,師從黃宗智教授和白凱教授學習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史。1996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

工作經歷


1.1982年—1988年,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助教、講師。
2.1993年—1994年,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歷史系客座講師。
3.1995年—1998年,麻省理工學院,講師。
4.1998年—2003年,克里斯特佛爾紐波特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5.2003年—2004年,華盛頓瑪麗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6.2004年回國,供職於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7.2008年至今,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學術成果


著作

1.Peasants and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 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 1850-194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2.《民營化還是社會化:國企產權改革的戰略選擇》,與史正富合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中國文化史年表》(作者之一,撰寫宋遼夏金部分),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
4.《人心中的歷史—當代西方歷史理論述評》,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主要論文

1.“Prometheus of the Revolution: Rural Teachers in Republican China,”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November 2009, Vol. 35, pp. 536-603.
2.《拿什麼來理解農民中國?》,《東方早報》2009年5月30日。
3.《革命的普羅米修斯:民國時期的鄉村教師》,黃宗智:《中國鄉村研究》(第六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2-71頁。
4.《從福特公司的個案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的演變》,史正富、劉昶:《民營化還是社會化:國企產權改革的戰略選擇》,上海世紀高教出版社,2007年,第37-49頁。
5.《經濟效益、社會成本與公眾參與——〈私有化的局限〉中譯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農村稅收的政治經濟學-清代到當代的一個簡要考察》,史正富:《走向新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83-87頁。
7.《杜威論中國:文明對話的一個個案》Harvard-Yenching Academic Series, Vol. 4,《全球化和文明對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1-400頁。
8.《人性與歷史:論宋代理學家的人性觀與歷史觀》,嚴耀中:《論史傳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1-271頁。
9.《在江南幹革命:共產黨與江南農村》,黃宗智等:《中國鄉村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112-37頁。
10.“Making Revolution in Jiangnan, Communists and the Yangzi Delta Countryside,”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9 No. 1, pp. 3-37, January 2003.
11.《盛世危言:〈叫魂〉簡介》,《百年》(東京)1999年3月,第14-20頁。
12.《華北村莊與國家, 1900-1949》,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1994年12月,第49-62頁。
13.《1900-1940年華北的鄉村政治》,王晴佳、陳兼:《中西歷史論辯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第9—33頁。
14.《國外學術思潮和當代中國史學:一九七八年以來史學界三次理論討論的回顧》,陳奎德:《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209-222頁。
15.《五四啟蒙和國民性改造》,載《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16.《為什麼張力是必要的?--讀庫恩的〈必要的張力〉》,《書林》1986年第4期。
17.《沙洲經濟舞台上的政府和企業》(作者之一),《農村,經濟,社會》(第4卷),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86年,第168-177頁。
18.《農村商品生產的新趨勢:溫州農村經濟調查》(作者之一),《農村,經濟,社會》(第3卷),北京:知識出版社,1985年,第69-93頁。
19.《歷史學:一門萬古常新的學問》,《青年論壇》1985年第1期。
20.《官僚政治下的三代理想:論張載(1020-1078)的社會政治思想》,《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
21.《科學革命的結構和時代思潮的變遷》,《讀書》1984年第10期。22.《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論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態環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第2期。
23.《試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歷史研究》1981年第2期轉載。

譯著

1.白凱:《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Women and Property in China, 960-1949, by Kathryn Bernhard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英譯中),上海:上海書店,2003年。
2.孔飛力:《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86, by Philip Kuh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與陳兼合譯(英譯中),上海三聯出版社,1999年。
3.黃宗智:《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Civil Justice in China: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by Philip Hua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與李懷印合譯(英譯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學術成果


著作:
Peasants and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 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 1850-194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中譯本預計2008年出版)
《民營化還是社會化:國企產權改革的戰略選擇》,與史正富合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國文化史年表》 (作者之一,撰寫宋遼夏金部分).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0.
《人心中的歷史—當代西方歷史理論述評》.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主要論文:
“Prometheus of the Revolution: Rural Teachers in Republican China,”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November 2009, Vol. 35, pp. 536-603.
“拿什麼來理解農民中國?”《東方早報》, 2009年5月30日。
“革命的普羅米修斯:民國時期的鄉村教師,”中國鄉村研究,第六輯,42-71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從福特公司的個案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的演變,”載史正富、劉昶主編:《民營化還是社會化:國企產權改革的戰略選擇》,37-49頁。上海世紀高教出版社,2007年。
“經濟效益、社會成本與公眾參與—《私有化的局限》中譯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農村稅收的政治經濟學-清代到當代的一個簡要考察”,載《走向新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83-87頁。
杜威論中國:文明對話的一個個案,”Harvard-Yenching Academic Series, Vol. 4, 《全球化和文明對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 391-400頁。.
“人性與歷史: 論宋代理學家的人性觀與歷史觀,”載嚴耀中主編:《論史傳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21-271頁。
“在江南幹革命:共產黨與江南農村,”中國鄉村研究,創刊號, 112-37頁, 商務印書館,2003, 北京.
“Making Revolution in Jiangnan, Communists and the Yangzi Delta Countryside,”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9 No. 1, pp. 3-37, January 2003.
“盛世危言:《叫魂》簡介,”百年,14-20頁, 1999年3月, 東京.
“華北村莊與國家, 1900-1949,”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 1994年12月號, 49-62頁.
“1900-1940年華北的鄉村政治,”載中西歷史論辯集,9-33頁.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2年.
“國外學術思潮和當代中國史學:一九七八年以來史學界三次理論討論的回顧,”載 《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209-222頁. 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
“五四啟蒙和國民性改造,”載《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為什麼張力是必要的? --讀庫恩的《必要的張力》,”書林, 1986年第4期, 上海.
“沙洲經濟舞台上的政府和企業,” (作者之一), 《農村,經濟,社會》, 第4卷, 168-177頁. 北京: 農村讀物出版社, 1986年.
“農村商品生產的新趨勢,溫州農村經濟調查,” (作者之一), 《農村,經濟,社會》, 第3卷, 69-93頁. 北京: 知識出版社, 1985年.
“歷史學――一門萬古常新的學問,”青年論壇,1985年第1期,84-91頁。
“官僚政治下的三代理想:論張載(1020-1078) 的社會政治思想,”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1984年第4期.
科學革命的結構和時代思潮的變遷,”讀書, 1984年第10期.
“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論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態環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1982年第2期.
“試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1980年第4期,歷史研究,1981年第2期轉載.
譯著:
960-1949中國的婦女與財產 (Women and Property in China, 960-1949, by Kathryn Bernhard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英譯中, 上海書店, 2003年.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86, by Philip Kuh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與陳兼合譯, 英譯中, 上海三聯出版社, 1999年.
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Civil Justice in China: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by Philip Hua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與李懷印合譯, 英譯中,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北京,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