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址

文化遺址

文化遺址是古代人類的建築廢墟以及在對自然環境改造利用后遺留下來的痕迹,如民居、村落、都城、宮殿、官署、寺廟、作坊等。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因素這些遺跡大都湮沒埋藏在地下,少數在地面上殘存一些高台殿基或殘垣斷壁,有的則淪為的廢墟。抓一把土就是文物,揀一塊瓦就是歷史。

簡要介紹


文化遺址
文化遺址
漢代以來,河湟谷地、環湖地區保存有大量的古墓葬。現已發掘的漢代墓葬240餘座,其中上孫家寨200餘座。隨葬品有不同質量的陶、銅、鐵、金、銀、玉、石、木等生產、生活用具、裝飾品及車馬飾器、印章、錢幣、兵器、刑具等1萬多件珍品。一匈奴墓中出土篆刻有“漢匈奴歸義親漢長”文字的卧駝銅印,另一墓中出土一批漢代木簡殘片(400片),隸體墨書,流利俊秀,內容為公爵、等級制度、征戰功績、賞賜、軍隊編製、操練規定、作戰部署、兵車配備、弓弩使用等。另有一部分為新發現的<孫子兵法>佚文。平安縣城附近發現漢代畫像磚墓,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熱水唐代吐蕃墓葬群,有墓葬200餘座,出土了皮靴、鎦金飾品、木碗、木碟、木鳥獸、古藏文木牘等。特別是絲綢文物,其數量之多,品種之餘,圖案之美,技藝之精,時間跨度之大,均屬罕見。織物有織、綉、纈3大類和錦、綾、緙絲、平紋類織物(絹、紗、絁、紬)與繝等,幾乎包括了目前已知唐代所有絲綢品種。墓地曾被列為1983年全國6大重要發現之一。明代墓址僅發現6座,其中有祁秉忠和柴國柱之墓。
柳灣墓地
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一處原始社會墓地。位於樂都高廟鎮 柳灣村后,西距縣城17公里。墓地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1974-1980年進行發掘,共發現墓葬1730座,包括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其中馬廠類型1041座。出土文物37000餘件。墓地包括文化類型之多,墓葬之密集,文物之豐富,為國內外考古界所矚目。墓葬為豎穴土坑墓,次為帶有墓道的土洞墓。多有木棺,形狀為:大頭小尾的梯形棺,長方形呈木盆式棺、獨木棺。葬法有單身葬、合葬,並有隨葬品。它的發現對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氏族有重要學術意義。

古城堡


文化遺址
文化遺址
自古以來,青海是中原通往西域、吐蕃的重要通道,加上古代諸多民族形成的割據政權,因而有較多的古城堡遺址,據省考古工作者調查,已知古城遺址百餘處,較為重要的有:
海晏三角城:漢代西海郡城址,王莽時所建,城址保存較完整。東西長650米,南北寬600米,城牆殘高4米,4門可辨。城內發現虎符石匱1尊,還發現西漢和新莽時的五銖、貨幣、大泉五十及東漢銘文瓦當,唐代蓮花紋瓦當和宋代崇寧重寶、聖宋寶等錢幣。
伏俟城:又稱鐵卜加城,位於青海湖西7公里處。城牆保存較好,東西長220米,南北寬200米,牆高12米,寬17米,南門寬10米。城為吐谷渾在公元6世紀修築,是晉、南北朝、隋、唐4代吐谷渾王國國都,為當時中西交通樞紐。
石堡城:位於湟源城西20公里處的哈拉庫圖,坐落在褐紅色三面斷崖的方台上,又稱西山營盤台。吐蕃始築於唐宋元六年(718年),叫鐵仞域。因地處交通要衝,地勢險峻,唐時為一重要軍事據點。唐蕃雙方反覆爭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曾發掘出開元通寶300枚及陶、磚片等。
西寧古城:初建於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僅築南、北、西牆,更名西平郡。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修築新城,周長4500米,城牆高、厚各15米,有城門,角樓4座,敵樓19座,邏鋪34所。1575年,原城牆加大,表面砌磚。清雍正三年(1725年)大修。

石窯寺


河湟地區有西寧北禪寺石窯、平安寺台尕寺石窯、夏宗石窯等。北禪寺石窟位於西寧土樓山半崖中,有近200個洞龕,初建於北魏。現遺存有隋、唐、宋、元時期壁畫。
文化遺址
文化遺址
原始舞樂史上的一顆明珠──大通上孫家寨出土舞蹈花紋彩陶盆
1973年秋季,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了一件距今約5000年的珍貴文物。這就是曾引起歷史、考古、藝術、體育界的極大興趣,聞名中外的舞蹈花紋彩陶盆。
彩陶盆高12.7厘米,口徑28.5厘米,平底侈口,質地細膩,器表呈桔紅色。更為可貴的是陶盆內壁繪有三組舞蹈人花紋,每組五人。舞蹈者頭上留有髮辮,背後下部飄拂著飾物,手拉著手,似在勞動、狩獵之餘,在草地或小河邊,踏著音樂節奏,盡情地跳舞、唱歌,以祝豐收。它再現了先民們生動活潑的舞樂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舞蹈花紋陶盆出土於上孫家寨甲區第384號墓,伴隨出土的還有彩陶盆、粗陶罐、骨紡輪、蚌殼裝飾品等,說明墓主人不僅是一位生產能手,而且是一位舞樂藝術家。
這件彩陶盆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馬家窯類型。馬家窯文化因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該文化的遺址和墓葬,主要分佈在甘肅西南部和青海東部的河湟地區。在青海除了上孫家寨,在樂都腦庄、民和核桃庄也有發現。馬家窯文化以精緻的陶器和流暢的花紋著稱,但出土這樣形象地反映原始社會先民們舞樂活動的文物,在我國考古史上還是第一次。

原始墓地


河湟地區有西寧北禪寺石窯、平安寺台尕寺石窯、夏宗石窯等。北禪寺石窟位於西寧土樓山半崖中,有近200個洞龕,初建於北魏。現遺存有隋、唐、宋、元時期壁畫。
原始舞樂史上的一顆明珠──大通上孫家寨出土舞蹈花紋彩陶盆文化遺址。
1973年秋季,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了一件距今約5000年的珍貴文物。這就是曾引起歷史、考古、藝術、體育界的極大興趣,聞名中外的舞蹈花紋彩陶盆。
彩陶盆高12.7厘米,口徑28.5厘米,平底侈口,質地細膩,器表呈桔紅色。更為可貴的是陶盆內壁繪有三組舞蹈人花紋,每組五人。舞蹈者頭上留有髮辮,背後下部飄拂著飾物,手拉著手,似在勞動、狩獵之餘,在草地或小河邊,踏著音樂節奏,盡情地跳舞、唱歌,以祝豐收。它再現了先民們生動活潑的舞樂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舞蹈花紋陶盆出土於上孫家寨甲區第384號墓,伴隨出土的還有彩陶盆、粗陶罐、骨紡輪、蚌殼裝飾品等,說明墓主人不僅是一位生產能手,而且是一位舞樂藝術家。

歷史意義


這件彩陶盆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馬家窯類型。馬家窯文化因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該文化的遺址和墓葬,主要分佈在甘肅西南部和青海東部的河湟地區。在青海除了上孫家寨,在樂都腦庄、民和核桃庄也有發現。馬家窯文化以精緻的陶器和流暢的花紋著稱,但出土這樣形象地反映原始社會先民們舞樂活動的文物,在我國考古史上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