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東鎮

玉林市玉州區下轄鎮

徠仁東鎮位於玉林城區西北部,面積63平方公里,東與城北鎮、南與城西鎮、西與福綿區福綿鎮、北與興業縣大平山鎮、龍安鎮接壤。全鎮轄13個行政村,325個村民小組,52個自然村,總人口48871人(2020年),農業人口4986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64‰。全鎮有耕地面積2370公頃,糧食種植面積3576公頃,林業面積2039.9公頃,水庫、塘面積3447畝,農機總動力2.5397萬千瓦。

交通


仁東鎮電子地圖
仁東鎮電子地圖
玉林城區二環路與本鎮交接,黎湛鐵路324國道、玉石一級公路等高級公路從本鎮通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經濟


第一產業

全鎮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67億元,財政收入332.9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98元;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4億元,財政收入456.6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948元。
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619億元,財政收入448.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07元。

第二產業

仁東鎮衛星地圖
仁東鎮衛星地圖
按照區委“工貿強區”的發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工業項目儲備。全鎮鄉鎮企業已由“九五”高速增長轉變為“十五”的持續穩步增長,由多輪驅動、多軌運行向個私經濟和民營企業方向發展,由“村村點火,戶戶冒煙”零星分散的經營向小城鎮和園區集中聯片發展,由粗放經營向科技密集型集約化和特色產業的方向發展。
目前,全鎮有個體私營業主294家,已規劃建設了仁東鎮工業集中區和塘步嶺、鶴林、三山坡、旺鶴等5個工業小區。工業企業以造紙、食品加工、五金製品、化工、針織、塑料製品為主。
從2001年來,仁東鎮工業企業取得長足發展,三年新上工業項目44個,投資額2253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7個,500―1000萬元的項目6個,100萬元―500萬元的項目31個。目前新上項目大部分已投產,每年新增稅收100萬元以上,解決就業1500人。
2004年共引進企業14家,總投資8350萬元,營業收入完成29712萬元,比2000年增長了48.79%;工業產值完成了15625萬元,比2000年增長了62.33%;實交稅金332萬元,比2000年增長了47.55%;從業人員3631人,佔全鎮農業人口的7.06%,比2000年增長了49.6%,發展速度超過該鎮以前平均發展水平。

第三產業

農業
農業
仁東鎮是典型的城郊型農業大鎮,農業以蔬菜、香蒜種植為主。農業生產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大面積集約經營,初步形成了木根村冬瓜、苦瓜生產基地,都甘村蓮藕生產基地,大鵬村潮菜生產基地,龔羅、石地村番茄等農業生產基地,共3860多畝。
其中,石地蕃茄生產基地一年四季種植蕃茄,產品聞名廣西區內外;木根苦瓜生產基地,引進種植耐貯運的春秋苦瓜系列品種900多畝,獲得每畝7000多公斤的高產,平均畝收入11200多元,實現“萬元田”。
仁東鎮的香蒜全國聞名,生產的紫衣香蒜以個頭大、色紫、結實飽滿、味辛、香辣、爽口、含油量高成為蒜中之極品,具有殺菌開胃的極高藥用功能,集食品、醫藥、工業等多種用途於一身,現全鎮秋冬季節形成了“家家冬種,戶戶種蒜”的習慣,2004年種植規模達26000多畝。
特產
特產
目前,該鎮的農業生產形成了五大產業帶:一是以冬種大蒜為拳頭產品覆蓋全鎮範圍的大蒜產業帶;二是以玉石路、324線國道仁東圩鎮段為中心,輻射到大鵬、旺盧、都甘、木根、鶴林的種植業產業帶;三是以大鵬、中龐、龔羅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主的高科技經濟作物帶;四是以北片丘陵、山地為主的林果種植產業帶;五是以中龐、大鵬、旺盧為主的主體水產養殖產業帶。
五大產業帶初步形成了本產業帶主打產品,中龐的塘角魚苗繁殖基地,已成為廣西最大的塘角魚苗繁殖基地,旺盧形成了肉魚市場,大鵬、中龐形成了蔬菜市場,都甘形成了蓮藕市場,以及分散在各村的大蒜收購點等。

第四產業

領導視察
領導視察
徠仁東鎮黨委、政府把水產畜牧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的突破口,全鎮干群聯動,真抓實幹,使水產畜牧業異軍突起,成為養殖業示範鎮。
仁東鎮是糧食、蔬菜生產大鎮,水產畜牧業基礎相對薄弱,農村經濟發展不夠快,農民奔小康之路困難不少。該鎮黨委、政府為了確保群眾早日實現小康生活,決定以市場為導向,抓住契機,把水產畜牧業做大做強。
一是大力發展水產畜牧業,長期聘請專家幫助養殖戶不斷提高本地塘角魚苗繁殖、養殖管理技術水平,使養殖戶迅速增加到470戶,形成了以小龐、橫坡兩個自然村為中心的產業帶,成為廣西目前最大的塘角魚苗繁殖基地。
同時輔以養殖四大家魚,積極引進鯰魚、七星魚等新品種。去年全鎮產魚4000噸,孵化魚苗3億尾,獲利2000萬元,極大地提高了養殖戶的信心。
二是大規模養殖雞鴨豬等傳統禽畜,積極引進三黃雞、參茸雞、瘦肉型豬等名優品種。目前,全鎮禽、畜存欄分別達40萬羽、4萬頭,肉雞、蛋鴨養殖專業戶迅速增至150多戶。
三是積極轉變觀念,樹立“牛當豬養,草當糧種”的新思路,突出發展草食動物養殖業。新引資100萬元建成嘉豐肉牛場;扶持都甘、大路李屋等村建成3個養鵝基地,初具年產6萬隻能力。
四是採用“公司+農戶”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扶持 發展食品公司豬場、三山外貿養豬場、三山養殖場、三龍養殖場等一批龍頭農業企業,帶動相關養殖戶200戶。目前該鎮的瘦肉型豬已大量出口外銷,供不應求。

鄉鎮企業

企業
企業
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業企業的發展。以“長富酸料廠”、“爽樂酸料廠”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年加工銷售農副產品5000多噸,產品遠銷東南亞、西歐地區一帶,農業企業化進程穩步推進。
同時,著重抓好以三黃雞、參茸雞為品牌的三龍養殖場,以農業企業為主的仁東嘉豐肉牛場,充分發揮該鎮養殖業發展的優勢,引導農戶加入養殖企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人口


2021年6月30日,玉州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仁東鎮的人口數為488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