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手炮的結果 展開
- 1364年德國人發明的火槍武器
- 無敵小鋼炮
手炮
1364年德國人發明的火槍武器
1364年德國人發明,屬於火門槍系列,重約10磅,由火柴點火發射鐵彈或鉛彈,威力很大,是當時許多國家火槍手的標準裝備。歐洲軍隊中還裝備有馬背手炮,1449年的文獻記載說它是放在馬鞍的前穹叉座上發射的。
十四世紀時的歐洲手炮
手炮是一種構造簡單的火器,主要結構就是一根炮筒附帶一些握柄,後來在此基礎上演變出了很多不同的類型和樣式。儘管現存的手炮實物都由金屬製成,但有證據顯示很多手炮都是別的材料製成的,尤其常用木材。而中國的一些圖片表明他們甚至用掏空的竹子當炮筒。手炮發射時,使用者用兩隻手把住炮筒,讓一名助手幫忙點燃引線。使用者也可以把手炮放在支架上用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裝填,這樣一個人就足以操作手炮。手炮的炮彈多種多樣:可以發射地上的石頭,也發射更為複雜的一些武器,比如鐵或石頭做成的球狀或箭狀物。
後來手炮的構造發生了改變:炮筒加上了火藥池(儲放火藥的裝置),引線從管壁伸入管內,取代了此前從炮口點燃的方法。火藥池的口用皮革蓋著,後來又改成金屬蓋子,以使火藥在點燃前保持乾燥,防止提前燃著。此後的火器也都延續了這一特點。
中世紀2全面戰爭中的手炮兵
十五世紀中期,粒狀火藥和火繩線的發明促進了火器的發展,火器開始成為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這些發明的推動下,第一款火繩武器發展形成,其準確性和威力都比手炮好得多。手炮從此逐漸被淘汰,不過二十世紀時仍有個別地區在使用。
元朝製造的手炮
和手炮一樣,馬達法只能做概略的瞄準;有些阿拉伯的馬達法上還掛有斧頭,以供射手必須近戰時用。不過和騎兵用原始的火繩點燃不同,步兵往往用一根燒紅的金屬去點燃火藥,所以當時火槍陣地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幾個大火盆。阿拉伯人從蒙古人那裡學到了火藥和火器的製造及使用方法,很快,這些技術就通過十字軍的“交流”、同時也通過北非的阿拉伯人帶到了西班牙(那時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摩爾人的王朝和基督徒正處於長期戰爭之中)。當歐洲的基督徒通過這些“交流”也掌握了火器之後,歐洲戰爭的局面就開始緩慢、但確實地開始改觀。
德國人在1364年發明了手炮,手炮重約10磅,由火柴點火發射鐵彈或鉛彈,威力很大,成為了許多國家火槍手的標準裝備。手炮發射時,要用一隻手握住後端,一隻手用火柴點燃發射葯,操作極為麻煩,火槍手在發射時常常是搞的手忙腳亂。而且手炮根本沒有辦法瞄準!划火柴,點火,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當時確實是很長的一個過程,何況期間還要用一隻手握緊10磅重的手炮呢?所以火槍手們最多就是盡量將槍口對準敵人的方向而已,點火后馬上就會射出彈丸的手炮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瞄準。
很明顯,這種射擊基本不可能考慮什麼精度,而且因為槍身長度不足,射程也很短;但是巨大的聲音、瀰漫的煙霧和偶爾命中時巨大的威力,對於當時的士兵來說就是如惡魔一般可怖的存在。到14世紀末,火炮和火槍已經出現在歐洲所有國家的作戰序列中了,也正是從手炮的實用化開始,才促使歐洲鎧甲向整體化發展。
10發的手炮,具體年代不可考
手炮作為一種早期火器,中世紀時逐漸佔據了歐洲戰場。原因顯而易見:手炮價格低廉,容易批量生產。當時歐洲的遠程武器各有特點:長弓適於對付鏈甲和板甲;十字弩則適於對付重型裝甲;而當時的手炮既能擊穿重甲,又能使敵方士兵和戰馬驚駭不已,並且手炮也像弩一樣可以由新兵熟練掌握。
手炮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他遠程武器也不例外:十字弩雖然精準奇佳,威力也與手炮不相上下,但是造價昂貴、裝填緩慢,並且也享手炮一樣極易受潮濕天氣影響;長弓雖然精準和射速都比手炮好很多,但炮手不需要像弓箭手那樣從小時候就進行特殊訓練。並且隨著中世紀的演進,製造長弓的紫杉木原料越來越稀缺。在英國,直到幾乎全歐洲的紫杉木都消耗殆盡時,手炮才取代了長弓。
儘管手炮存在嚴重的技術缺陷,尤其是在發展早期問題更多,但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后,手炮成為中世紀晚期歐洲戰場上常見的遠程武器。
神槍手武器
手炮
極慢取出速度
重量:2.8 kg
武器物理技能:MP消耗+25%;冷卻時間+10%
武器魔法技能:MP消耗-25%
連射次數2,連射速度最慢,空中發射數1,物理攻擊力高,魔法攻擊力極低,射程短,範圍攻擊,可以無視障礙;藍色等級以上附加“力量”屬性(50級藍手炮最高力量值為17,每減少5級力量加成-1,紫色則在同級別藍色基礎上+1,粉色+2)目前最優質手炮為85傳說釋魂之真靈手炮。
槍炮師的精通武器,花費20SP/級習得技能手炮精通,滿級10級,每級增加1.0%(決鬥場為1.5%)攻擊速度及1.0%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