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

南朝鮑照詩作

《梅花落》是南朝宋詩人鮑照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開頭兩句以雜樹襯托梅花,領起全詩。中間四句,說明自己為什麼獨愛梅花,盡寫梅之可愛。末兩句以感慨作結,以雜樹的有華無質,更突出梅的品質。全詩對比鮮明,在表達情感上一改直抒胸臆的寫法,托物明志,藉助對不畏霜露的梅花的讚美,來表明自己不願順隨俗流的堅定不拔的志趣,使得此詩更為含蓄、深沉。

作品原文


梅花落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飈,徒有霜華無霜質。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中庭:庭院中。
2.咨嗟:嘆息聲。
3.君:指上句"偏為梅咨嗟"的詩人。
4.其:指梅花。
5.作花:開花。
6.作實:結實。
7.爾:指雜樹。
8.霜華:即前句 "霜中能作花" 的簡稱。華:通“花”。
9.霜質: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艱難惡劣環境的本質。

白話譯文

庭院中有許許多多的雜樹,卻偏偏對梅花讚許感嘆。
請問你為何會如此?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
可是,一旦到了春天,在春風中搖蕩,在春日裡嫵媚的你,卻紛紛隨風飄落凈盡,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卻沒有抗寒霜的本質。

創作背景


元嘉十六年(439),鮑照因獻詩而被宋文帝用為中書令、秣稜令,從而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鮑照“家世貧賤”(鮑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飽受壓抑,所以,他痛恨門閥士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他在宦途上的這段時間寫下了許多詩篇,大多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梅花落》即是此類詩作的代表作品。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梅花落》屬漢樂府“橫吹曲”。鮑照沿用樂府舊題,創作了此詩。
詩的起句開門見山:“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這裡的“雜樹”和“梅”含有象徵意義。雜樹,“亦指世間悠悠者
梅花
梅花
流”(《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即一般無節操的士大夫;庭院中有各種樹木,而人最讚賞的是梅花,觀點十分鮮明。
之後是詩人與雜樹的對話。“問君何獨然?”這句是假託雜樹的問話:“你為什麼單單讚賞梅花呢?”詩人答道,“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念其”之“其”,謂梅花;“念爾”之“爾”,謂雜樹。全句意為,因梅花不畏嚴寒,能在霜中開花,露中結實;而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在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在此,詩人將雜樹擬人,並將它與梅花放在一起,用對比的方式加以描繪、說明,通過對耐寒梅花的讚美,批判了雜樹的軟弱動搖。兩者在比較中得到鑒別,強化,可謂相得益彰。
此詩主要是托諷之辭。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他那質樸的詩句中明確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讚揚。這裡還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詩歌以充沛的氣勢,強烈的個性,明快的語言,給讀者以震撼。
梅花落
梅花落
這首詩採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於變化,詩的構思新穎、巧妙,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大自然中司空見慣的樹和花人格化,藉助於對話、對比等手法,使詩中的深刻含義得到形象的體現,象徵色彩濃郁。假象見義,藉此言彼,以生動婉曲的形式言志,增添了詩歌耐人咀嚼的韻味。
陸時雍說:“明遠才力標舉,凌厲當年;如五丁鑿山,開世人所未有!”從《梅花落》一詩中可以看出,鮑照無愧於陸氏的評價。

名家點評

清代沈德潛《古詩源》:“以花字聯上嗟’字成韻,以‘實’字聯下‘日’字成韻,格法甚奇。”

作者簡介


鮑照(約414~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臨海王劉子項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項作亂,死於亂兵之中。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所佔的比重很大。還擅長寫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華。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合稱“元嘉三大家”。有《鮑氏集》、《鮑參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