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豐鎮

群豐鎮

群豐鎮位於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南部,東傍湘江,西面與湘潭縣接壤,東、南與株洲縣為鄰,現已成為中國南方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工業城市——株洲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帶,是城市文化、休閑生活的後花園。

簡介


群豐鎮為天元區轄鎮,原屬湘潭縣,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區,屬雷打石公社,1961年析置群豐公社,1965年划入株洲縣,1984年改群豐鄉,1993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北部,湘江西岸。距縣城6公里,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2.2萬人,鎮政府駐長嶺。中國南北交通主幹線——京珠高速公路通過境內。轄栗山、妙泉、竹溪、江潢、新塘、湘濱、石塘、新文、旗雲、合花、響塘、白蓮、湘雲、長嶺、高台嶺15個社區及新街居委會,231個村民小組,6016戶,22000人。在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耕地1465.8公頃,林地1949.7公頃,水域774.5公頃,園地194.2公頃,其它858.3公頃。鎮內有1所中心衛生院,1所中學——株洲市群豐中學,5所小學,2個教學點。農業主產稻穀、茶葉、生豬、鮮魚。是縣瘦肉型豬飼養基地。工業有冶鍊、粉末冶金機械,制磚、制茶等10多個門類。全鎮有“普四”公路30.4公里,其中瀝青路13公里,水泥路17.4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另境內有京珠高速公路里程1.98公里。已形成了以旗麥、湘新、響太、石竹、株雷、湘江大堤為主網的環鎮公路。6015米的湘江大堤全部整修完畢。武廣客運專線貫穿鎮內,武廣客運株洲站建在群豐鎮響塘社區。

發展


農業上正在圍繞結構調整開展工作,目前鎮內有合花和湘濱兩個蔬菜基地共500畝。其中合花基地為省放心菜蔬菜基地之一。特色養殖業也得到快速發展。黑山羊、珍珠雞、綠頭野鴨、美國青蛙等市場緊俏的產品正逐步擴大養殖規模。花卉苗木這一新產業也在該鎮起步。農家樂已發展至20家,上規模的農家樂和農業休閑基地分別有悠移莊園、益康農家樂、大坡沖農家樂、天合泉水農家樂、合花方園生態園、白鷺湖休閑基地、白蓮溫泉釣魚基地、湘譽山莊等,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閑場所。
招商引資力度加大。2003年2006年,全鎮引進項目29個,合同引資近3.8億元,實際到位1.8億。目前全鎮已有民營企業43個,個私企業1000多家,其中工業企業29家,銷售收入過3000萬的企業有1家,過1000萬的企業有3家,過500萬的企業4家。
全鎮園區建設邁開步伐。長嶺工業小區的控制性詳規和環評已通過評審,入園18米寬的主幹道已拉通。首期開發的62畝工業用地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已有華贏實業、湘鑽包裝等六個項目簽訂入園合同,湘鑽包裝一期基建已完成。區委、區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快長嶺工業小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從領導力量、資金、政策方面給予全力支持。

榮譽


近年來群豐鎮多次榮獲國家、省、市、區等榮譽稱號:2002年獲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等部門授予的“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4年獲湖南省體育局授予的“湖南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分別獲“2004、2006年度株洲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辦事處)”;2006年獲“全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獲“株洲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先進集體”; 2007年獲“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紅旗單位”;2006年獲天元區“‘五好’黨(總)支部”稱號;2007年獲天元區“‘五好’基層黨委”等榮譽稱號。

主要領導


何勝華
黨委書記
主持黨委全面工作,組織領導全鎮工作。
徐擁軍
黨委副書記、鎮長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袁國棟
人大主席
主持人大工作,分管安置房建設、辦公樓、老年、企業、安全生產、消防、經濟、計生協會等工作。
劉文立
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
分管紀檢工作、黨建、政協、統戰、工商聯、國土規劃、村民建房工作。
周子涵
黨委副書記(掛職)
王 鋒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分管武裝、組織人事、政法、綜治、信訪工作。
唐子琪
黨委委員
分管計生、工會、團委、婦聯工作。
龍 平
副鎮長
分管農村環境衛生、勞動保障、新農合、民政、殘聯、敬老院工作。
郭羅先
副鎮長
分管治違控違、公路建設、科教文衛工作。
陳建林
副鎮長
分管農業工作、統計、兩型社會建設、發改、商務、食葯安全工作。
彭亭穎
副鎮長
分管宣傳、辦公室、實事、勞資、考核工作。
馬偉明
人大副主席
協助人大工作、分管征地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