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日子

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

《開學的日子》是一篇長篇小說節選,節選自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的不朽之作。

內容解讀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衚衕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實地記述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心靈震撼和反抗鬥爭,刻畫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偉大曆程及生活畫卷,可歌可泣,氣度恢弘,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是一部感人的現實主義傑作。
《開學的日子》的主人公祁瑞宣是祁家的長孫,本是一位忠於職守,認真負責的中學英語教師,亡國的恥辱使他極度悲憤又極度痛苦,在生活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也不為日寇做事,同賢妻韻梅維持一家老小生計。本文通過瑞宣的動作、語言、心理以及場景描寫表現他的強烈的愛國情。
《開學的日子》是從介紹瑞宣的品德開始的。他是一位謙虛,誠實,對工作、對家庭認真負責又有一顆愛國心的教師,他的愛國情沒有停留在抗戰愛國上,而是通過表現他對亡國的痛苦,更有自責,痛恨,激憤等感情蘊涵中,是隨著北平淪陷后開學這一天他去上班的活動展開的。走在去學校的路上,“他低著頭疾走”,在校門口,“他不知道怎樣地走進了那個沒有國旗的校門”;在教師休息室,他感覺“像大家都犯了同樣的罪,在監獄中不期而遇的那樣”,“房間的潮氣像麻醉藥似的糊在他的鼻子上,使他堵得慌”;在教室,“他的手在袖裡顫起來”,“一點辣味堵住他的嗓子,他咳了兩聲。淚開始在他的眼眶裡轉”。
國土淪陷,把恨刻在心裡,把痛苦、恥辱寫在臉上,這就是愛國。教師在無言地教育學生,在那種特定環境里該怎樣愛國。因此,在學習課文時,首先是讓學生讀出人物悲痛的語言、動作、心理表現;其次是讓學生表達,把自己讀課文後獲得的感性的、膚淺的認識說出來,把它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應該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同學之間合作、探究,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並組織理由證實自己的觀點。
總之,一篇較長的節選文章,既要讓學生明確人物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表現,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又要在整體上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完整地掌握人物形象,正確地理解小說的中心。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無
知識技能:1.熟讀課文,掌握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2.概括瑞宣的性格特點,明確本文的中心思想。
過程方法:啟發、引導學生比較閱讀,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徵,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樸素的愛國情,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熱愛祖國。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揣摩關鍵語句。
教學難點:對愛國情的理解。
教法學法情境教學法、比較閱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1.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嗎?那是怎樣的最後一節課?韓麥爾先生的表現是怎樣的?他為什麼要這樣?
(從學生學過的課文中和本文相同的背景,主人公相同的經歷、心理,引出本文的主題---愛國)
2.簡要介紹作品出處、背景: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侵華日軍的鐵蹄踐踏著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衚衕的十幾戶居民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我們課文中提到的祁瑞宣家就是其中的一戶。這些普通的中國人,一夜之間被迫進入了一個夢魘般的世界。這就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四世同堂》的主要內容。
3.介紹人物、激發情感:
《開學的日子》的主人公祁瑞宣是祁家的長孫,也是一位忠於職守,認真負責的中學英語教師,在他已經生活了幾十年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大街小巷裡,到處是橫衝直撞的日本侵略者,他們各個得意忘形,而這塊土地上的主人們,卻倍受蹂躪,各個忍氣吞聲,低下了頭。在這開學的日子裡,瑞宣又不得不走向學校去教書。

研讀課文

學生自己讀課文,從文中讀出以下幾個詞的意思。
裝腔作勢 不期而遇 裝聾賣傻
教師檢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檢查內容有:詞的意思;所在句子;表現的內容。
(讓學生有目的的去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同時,提醒學生,去到語言環境中找答案,不只依賴詞典,而且注意詞語在表現人物、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一)整體感知
問:本文的主人公是_愛國_的人。
小組討論,從文中找出理由證實自己的觀點。
(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特別是要啟發學生和人物平時的表現比較,把學生讀課文時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層次,並且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答案只要有理即可。如:忠於職守的人。熱愛工作的人。熱愛學生的人。愛國的人。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發表自己的意見,組內其他同學可以補充。(體現課堂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深入透視
1. 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更準確地表達了瑞宣的愛國情?
學生可以從文中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運用修辭方法的、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然後課堂交流。
如果學生不能把關鍵語句提出,教師可以做如下提問,如:
①他必須硬著頭皮去受刑――教那些可愛的青年們的眼,像鐵釘似的,釘在他的臉上與心中。
在瑞宣看來,在侵略者入侵的日子不能奔赴前線去抗日,而是被迫來教書是很痛苦的,就像受刑,在自己的國土上,在天真可愛的青年面前,自己內心的矛盾、虛弱,就要受到同學們的譴責。
②他一向鎮定,他首次上課堂講書的時節,他的手也沒有發顫。他的手在袖口裡顫起來。
瑞宣覺得,首次上課堂的興奮與緊張,遠遠不如國土淪陷讓人感受深刻,亡國的痛苦是刻骨的,是痛徹心扉的。這句話渲染了瑞宣極度的激憤和痛苦。
2.研討瑞宣在課堂上的內容。
(因為這部分內容是小說的高潮,也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文章的中心。)
①指名學生讀課文
②學生複述瑞宣進教室前後的表現。
板書:瑞宣:顫 淚 擠 絆
③學生們又是怎樣表現的呢?是什麼力量使他們這樣?
板書:學生:石頭 臉白 流淚 木頭(愛國)
3.概括中心:本文通過描寫______________,表現了北平人民________________。(通過描寫日寇入侵,北京淪陷時在開學的日子裡瑞宣和學生們痛苦的表現,表達了北平人民深深的愛國情。)
(讓學生熟悉概括文章中心的形式及內容,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拓展遷移

學生討論:
1.什麼是愛國?
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回答起來不是很容易。大家接觸的愛國行為,可能是戰爭年代的衝鋒陷陣,可能是敵後的秘密鬥爭,或者是科學家的某項重大發明,警察的為民獻身。和平年代的愛國又該怎樣理解呢?
大家都知道“愛國”指熱愛祖國,而祖國則包括和它相連的大地、江河、語言、文化、民族、人民等等。只要是我們為祖國做了有益的事,哪怕是拾起了一張廢紙,扶起了一棵歪倒的小樹,磨練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一些成績,這些都是愛國。
(讓形式明確作為一個和平年代的中學生愛國的表現形式,激勵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應做的事。)
2.你應該怎樣愛國?
給學生充分的發表意見的機會,提高表達水平,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