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溪鎮
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下轄鎮
匯溪鎮於2002年1月9日由原仙人橋鄉和原大田鎮兩頭門辦事處合併而成。地處臨海市中北部,東臨東塍鎮,西端與河頭鎮接壤,南側與大田辦事處相連,北面與三門、天台兩縣毗鄰。全鎮地域面積57平方公里,下轄34個行政村,現有人口22651,耕地面積9905畝,山林面積57370畝。被市政府定為臨海市中心城市北部的資源保護型衛星鎮。
1958年成立兩頭門公社和仙人橋公社,1984年改兩頭門鄉和仙人橋。
1996年兩頭門鄉併入大田鎮成立大田鎮兩頭門辦事處。
2002年撤銷大田鎮、仙人橋鄉建制,以原仙人橋鄉的行政區域和原大田鎮的浚頭、桐岩嶺、上西遼、瓦窯山、牌前、下曼、姜嶴、嶺腳、江根、東坑、西溪、黎明、小坑、楓林、黃泥坦、谷嶴、南城、兩頭門18村合併設立匯溪鎮。匯溪鎮轄37村,定址浚頭村。
人文景觀星羅棋布,相映生輝,有錢王宮、古石弓橋、石鼓台門與紙扇亭、陶知縣避走小道、半月湖、汪劉魁與四十六名舉人旗杆夾石、興化寺、金雞窩水瀑、化爐灣、蛤蟆岩等“西溪十景”;台州人化名人秦鳴雷狀元墓、文昌閣、台州文化名人鄭虔的後裔鄭氏祠堂(江根、牌前)、江根的古剎凈園堂寺、仙人橋墩傳說。這裡交通便捷,距市區僅14公里,34省道(甬臨線)橫貫全鎮,距甬台溫高速鐵路臨海站8.9公里,距甬台溫高速公路臨海北道口僅3.4公里。
全鎮共有中小學校2所,其中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已全部免收學業雜費,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制。穩步推進教學新課程改革,建立激烈機制,提高教師積極性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多方籌集大量資金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基本完成了中小學校“改薄”、“改危”任務,全面推進校園標準化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學環境。
近年來,匯溪鎮圍繞“富民強鎮”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纜全局,奮力實施“崛起”戰略,深入實施“生態立鎮、農業富鎮”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穩定、健康的發展勢頭,初步形成了具有山區特色的經濟發展格局。先後獲得了省級生態鎮、台州市教育明星鄉鎮等榮譽稱號。2008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9738萬元;工商稅收34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611元,匯溪經濟發展穩定。
農業綜合開發初見成效,基本形成了五大綠色基地,即高山西瓜、高山優質米、高山畜禽養殖基地、孔丘突尼西亞軟子石榴示範基地及高山蔬菜基地。“匯鋒”牌高山西瓜合作社通過無公害和綠色認證檢驗,萬畝生態科技茶園建設初顯端倪,圍繞爐洋、黃支羅、良坑三片及南白爐、良坑、孔丘、坑嶴、西溪五區開發茶園4000餘畝。
工業經濟增長態勢良好,形成了兩頭門、下曼、牌前三大工業區塊,工業小區城建規劃從67.8畝調至545畝,農轉用土地報批率、供地率、開工率達100%。臨海市歐曼工藝品有限公司、市超源標準件有限公司、百花燈飾廠等骨幹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新增規模上企業1家。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集鎮功能進一步完善,政府辦公大樓、衛生院門診綜合樓、鎮中心衛生院、供電營業大樓、信用大樓、敬老院全面完工,康莊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安保設施基本實現了全覆蓋,鎮村路網建設進一步完善。
匯溪鎮
匯溪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鎮建有西溪村、下曼村、浚頭村、姜嶴村等26個村級文化俱樂部,擁有舞龍隊、抬擱表演隊等隊伍,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07年獲得了省東海文化明珠鄉鎮榮譽稱號。通過多年的努力,匯溪的經濟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全鎮圍繞“富民建鎮”的戰略目標,加快了結構調整步伐,全面實施“民心工程”,著力抓好招商引資,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全鎮經濟保持了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具有山區特色的經濟發展格局。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以“三項工程”為抓手,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穩定糧食生產前提下,多種經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農業綜合開發有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茶葉、高山西瓜、高山蔬菜等特色農業。並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逐步走上了高山綠色農業的發展道路。工業經濟增長態勢較好。實施“抓大促中放小”的戰略,增強了企業的技改意識、開發意識和管理意識,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集鎮建設日新月異。以“八大重點工程”為主線,走綜合開發之路,以開發養建設,以建設促發展。相繼完成了高塘-貝樹水泥硬化工程、良坑-箬坑水泥硬化等一批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鎮村道路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在狠抓經濟發展的同時,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文明建設。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面啟動爭創教育強鎮活動,加大投入,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師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建成了西溪村、下曼村的文化俱樂部,全鎮擁有舞龍隊、抬擱表演隊等隊伍,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