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王文娟的結果 展開
王文娟
越劇“王派”創始人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2021年8月6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嵊縣,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越劇“王派”花旦創始人。
1944年受竺素娥提攜,與其搭檔演出《碧玉簪》,脫穎而出,正式出道。1947年成立少壯越劇團。1948年加盟玉蘭劇團演出《風蕭蕭》。1952年出演《西廂記》,獲演員二等獎。先後出演《追魚》《紅樓夢》《孟麗君》等劇目。 2017年榮獲白玉蘭戲劇獎將終身成就獎。2019年榮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1962年7月與電影演員孫道臨成婚。
2021年8月6日0時25分,王文娟去世,享年95歲。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26-12-19
出生
1926年12月19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嵊縣。
1944
出演《碧玉簪》等系,脫穎而出
1944年受竺素娥提攜,與其搭檔演出《碧玉簪》、《盤夫索夫》等戲,脫穎而出。
1947
與陸錦花合作,成立劇團
1947年與陸錦花合作,成立少壯越劇團。以陸錦花為首的少壯劇團成立於上海皇后大戲院,頭肩旦是王文娟,主要演員還有周瑤姬、陳金蓮、屠笑飛等。首演時裝戲《禮拜六》。
1954
出演《春香傳》,一舉成名
1954年秋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春香傳》中扮春香,獲表演一等獎。由於在該劇中出色地表演了朝鮮少女的情懷而受到同行的高度讚賞,成為她的成名作。
1955
赴各地演出,為弘揚越劇做出貢獻
1955年隨團入上海越劇院。同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自50年代中期起,多次隨上海越劇院赴朝鮮、越南、泰國、新加坡和香港、台灣(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為越劇藝術光揚海外作出貢獻。
1962-07
與孫道臨結婚
1962年7月,王文娟與電影演員孫道臨結婚。
1989
榮獲首屆金唱片獎
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2009-10-28
正式收人為徒
2009年10月28日正式收浙江小百花的夏奕藝為門下弟子。
王文娟早年生活照
1940年,跟隨老師在南市區聚樂、同樂、南陽等場所學藝,並在南洋戲院、平濟戲院演出。1941年10月,隨竺素娥在通商戲院演出。1942年,學藝滿師,以“小竺素娥”的藝名在上海郊區小型戲班擔任主演。1943年,隨竺素娥在同樂戲院、萬國戲院、河北大戲院演出,任二肩旦。這期間,她曾出外搭班,在民華樓等地演出。
1944年受竺素娥提攜,與其搭檔演出《碧玉簪》、《盤夫索夫》等戲,脫穎而出。
1948年7月13日農曆戊子年六月初七日尹桂芳重建芳華劇團,尹桂芳從香港返滬,重建芳華越劇團,與王文娟搭檔,演於蘭心戲院,首演劇目《陸文龍》。同年9月23日農曆戊子年八月廿一日玉蘭劇團遷往明星大戲院,玉蘭劇團遷往明星大戲院演出,王文娟加盟,首演劇目《風蕭蕭》,由方隼編劇,殷鳴慈導演。從此開始了徐玉蘭與王文娟的長期合作。同年春與尹桂芳搭檔,演出了《雙槍陸文龍》等戲。同年秋進玉蘭劇團與徐玉蘭合作,首演《風瀟瀟》。從此二人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合作。
王文娟劇照
1952年7月參加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工團越劇隊。同年10月在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中飾演《西廂記》中崔鶯鶯,獲演員二等獎。
1953年春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政治部文工隊,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換戰俘的服務工作,獲朝鮮勞動黨頒發的三級國旗勳章和志願軍司令部給予的二等軍功章。
1954年春隨團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
1954年秋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春香傳》中扮春香,獲表演一等獎。由於在該劇中出色地表演了朝鮮少女的情懷而受到同行的高度讚賞,成為她的成名作。
1956年11月21日農曆丙申年十月十九日上海越劇院二團首演《追魚》。
1958年8月作為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成員訪問蘇聯。同年後與徐玉蘭主演的《追魚》、《紅樓夢》[1962年7月]、《西園記》先後被攝製成電影或電視。
1959年6月農曆己亥年上海越劇院首演《則天皇帝》。
1960年12月23日農曆庚子年十一月初六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應金日成首相邀請,上海越劇院二團以“中國上海越劇團”名義,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陸錦花等。其中朱光任團長,袁雪芬任副團長,章力揮任秘書長。演齣劇目有《紅樓夢》、《西廂記》、《春香傳》、《打金枝》、《盤夫》、《擋馬》等。《紅樓夢》特為慶祝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等朝鮮黨政領導和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以科茲洛夫為首的蘇共中央代表團,觀看了演出。
孫道臨王文娟夫婦
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1996年領銜主演了10集越劇電視片《孟麗君》。
2006年1月7日農曆乙酉年十二月初八日紅星“越劇大舞台”開幕。同年3月27日農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同年4月25日農曆丙戌年三月廿八日19時15分“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藝術回顧展”舉辦。同年10月26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初五日《雅頌情韻》入藏紅樓博物館儀式舉行。同年10月28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初七日王文娟收許靜為徒,在北京舉行收徒儀式,收業餘演員許靜為入室弟子。
2009年10月28日正式收浙江小百花的夏奕藝為門下弟子。
2016年3月11日至3月13日,在為紀念她誕辰90周年而舉辦的“千里共嬋娟——王派越劇專場演出”中,她以越劇唱腔演繹了蘇軾的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2017年白玉蘭戲劇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發給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三位越劇流派創始人。三位獲獎藝術家中,傅全香老師和徐玉蘭老師因身體的原因不能親臨現場,由親屬和學生分別代表兩位藝術家領獎。
2019年9月23日榮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名稱 |
《春香傳》 |
《孟麗君》 |
《則天皇帝》 |
《忠魂曲》 |
《追魚》 |
北地王●殺宮 |
碧玉簪●李夫人猜女兒心事 |
沉香扇 |
春香傳●愛歌別歌 |
春香傳●農夫歌 |
春香傳●農夫歌春香傳●重圓歌 |
好婆媳 |
紅樓夢(二) |
紅樓夢(三) |
紅樓夢(一) |
紅娘叫門 |
皇帝與村姑●監獄選段 |
皇帝與村姑●三年來 |
毋忘曲●我本是出世貴人私生養 |
西園記●愛卿情深 |
西園記●朝思暮想 |
西園記●洞房驚婚 |
西園記●書齋夜祭 |
西園記●望穿秋水 |
西園記●遊園得梅 |
西園記●摘梅答報 |
藝術魂●生前未能回中華 |
忠魂曲●記得當年清水塘 |
追魚●分別 |
追魚●觀燈 |
追魚●書館 |
劇名 | 角色 |
《藝術魂》 | 方玉蓮 |
劇目名 | 演出時間 |
《朝陽溝》 | 1964年 |
圖書 | |
書名 | 首版時間 |
《王文娟流派唱腔選集》 | 2003年3月 |
《天上掉下了林妹妹——我的越劇人生》 | 2012年8月 |
《王文娟越劇唱腔精選》 | 2016年 |
唱片、DVD | |
名稱 | 介質 |
《紅樓夢》 | 唱片 |
《天下掉下個林妹妹——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舞台藝術回顧》 | DVD |
孟莉英(上海越劇院)
周雲娟(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文華獎得主)
單仰萍(上海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文華獎獲得者)
王志萍(上海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李敏(福建芳華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
王文娟生活照
陳曉紅(杭州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
俞建華
王秀蘭(餘姚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錢愛玉
洪瑛(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宓永仙(海寧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陳萍(鄞州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徐玉萍(上海越劇院)
忻雅琴(上海越劇院)
李旭丹(上海越劇院)
吳潔
姚建平
錢世娥
張珺
徐璐
張麗
胡澤紅(87版紅樓夢中賈惜春扮演者)
王文娟的父親王友泉畢業於紹興新學堂。她的母親竺銀妹是越劇演員竺素娥的姑姑。
1962年7月,王文娟與電影演員孫道臨結婚。1964年10月,他們的女兒慶原出生。
2021年8月6日0時25分,王文娟去世,享年95歲。
2021年8月6日,上海越劇院發布王文娟同志訃告,告別儀式定於8月10日上午10時上海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
孟莉英(上海越劇院)、周雲娟、單仰萍(上海越劇院)、王志萍(上海越劇院)、李敏(福建芳華越劇團)、陳曉紅(杭州越劇院)舒錦霞(浙江越劇團)、俞建華、王秀蘭(餘姚越劇團)、錢愛玉、洪瑛(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宓永仙(海寧越劇團)、陳萍(鄞州越劇團)、徐玉萍(上海越劇院)、忻雅琴(上海越劇院)、李旭丹(上海越劇院)、吳潔、姚建平、錢世娥、張珺、徐璐、張麗、胡澤紅等。
唱腔特點
王文娟的唱腔特點之一是音樂形象鮮明,富有藝術魅力。《紅樓夢·葬花》中,她通過豐富的演唱手段,準確地表現出林黛玉觸景生情愁緒滿懷的複雜內心世界。王文娟演唱時咬字清晰,平易質樸的旋律顯示出濃郁的情感,後面用散板演唱的《葬花詞》,曲調委婉凄涼,平緩中顯示出內在的力量。《葬花》這段多層次的成套唱腔,王文娟抒發了林黛玉的豐富感情,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王文娟的唱腔另一特點是,把多種曲調、多種板式融為一體,聯套使用,構成既能抒發人物急遽變化的思想感情又能適合自己嗓音特點的成套唱腔。在《忠魂曲》“丹心永遠向太陽”唱段中,王文娟自始至終把飽滿的激情和如水的柔情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段唱前六句是[尺調慢板],旋律舒展流暢,描繪楊開慧生下岸英時的美好情景。王文娟唱得輕緩深沉,表現出楊開慧回憶往事時的幸福感情。從第七句開始,隨著詞格安排的變化和感情的推進,王文娟採用慢板快唱的方式,曲調緊縮,平疊交叉,夾抒夾敘,緊松相間,把楊開慧教育兒子“丹心永遠向太陽”的深情推向高潮。
王文娟唱腔的第三個特點是新穎別緻、流暢自然而又富有時代氣息的落調拖腔,給人以餘音繞梁、曲終情長的感覺。王文娟借鑒歌劇《洪湖赤衛隊》中“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融化吸收于越劇《忠魂曲》中,發展為具有越劇風格的唱腔。後來,在《孟麗君》《西園記》等劇中廣泛應用,根據劇情需要,演變發展為句幅更長,旋律迂迴曲折、節奏抑揚頓挫的落調拖腔。
王文娟唱腔的第四個特點是聲情並茂,細膩逼真、扣人心弦。王文娟的音域不算寬廣,但她從自己的嗓音條件出發,揚長避短,只要人物的感情需要,高音也敢上,低音也沉得下。她的音域通常在調高1=G的3-5之間,跨度十度,但有時低可以到2音,高可以到i音,跨度達十四度。
表演方法
王文娟在表演方面含蓄內斂,細膩多姿,所塑造的各類角色豐富多彩,千人千面。她講究在舞台上的分寸感,在《紅樓夢》中黛玉進府一段中,即使一個小小的轉身、坐下,她也注意到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當黛玉起身向二舅母見禮時,王文娟的動作處理是緩慢而羞澀的,因為黛玉年幼,初到賈府,且新近失去母親,必須保持著一種警覺。而在《皇帝與村姑》中,王文娟扮演開朗外向的村姑張桂蘭,為表現張桂蘭得知自己就是救駕英雄,而且朝思暮想的英雄做了皇帝時的喜悅之情,王文娟設計了一個有別於一般人物的動作:雙手合掌一拍,雙腳跳起,雙手重重拍在自己腿上。這種質樸、外向的生活化動作表情很適合人物的身份。
王文娟待人親切周到。她平時內向寡言,骨子裡卻有一股闖勁兒。她的人生哲學一如她創立的唱腔,雖是樸實平易之語,卻蘊含豐富多變的舞台張力。循著表演慣性,怎麼省事兒怎麼來,從來不是王文娟的風格,越是有挑戰,她越要迎難而上。(《文匯報》評)
王文娟和她所演的林黛玉,都是氣質高貴的。王文娟對於自己飾演的角色的態度極度嚴肅認真,忠於角色的性格,絕不把非屬角色所有的東西外加到角色身上,這是任何一個優秀演員的必具美德。她從政治到藝術,都有著強烈的進步要求。(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劉厚生評)
2008年5月23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時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劇界聯合賑災義演”專場舉行。
王文娟早年照
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獲獎1次
2017第27屆 ·終身成就獎 獲獎
中國戲劇節 獲獎1次
2019第十六屆 ·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 獲獎
上海文學藝術獎 獲獎1次
2019第七屆 ·終身成就獎 獲獎
美國紐約中美藝術委員會 獲獎1次
1997 ·藝術終身成就獎 獲獎
美國同慶文化藝術中心 獲獎1次
1997 ·終身傑出藝術獎 獲獎
金唱片 獲獎1次
1989第一屆獎 ·金唱片獎 獲獎
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獲獎1次
1954 ·表演一等獎 獲獎
全國戲曲會演 獲獎1次
1952第一屆 ·演員二等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