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鎮

重慶市奉節縣轄鎮

青龍鎮位於奉節縣長江以南,距縣城60公里,因橫貫全鎮東西的大山形如卧龍而得名。全鎮幅員面積107.84平方公里,海拔500-1800米,耕地面積25050畝。下轄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13702人(2020年)。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屬南岸都里。
清朝時期,屬青龍嘴、吐祥壩鄉,后改屬第一區土字鄉。
民國八年(1919年),屬土字總團、九如總團。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第三區土字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土字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土字鄉,后更名吐樣鄉。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青龍鄉,駐青龍嘴。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撤區,青龍鄉直屬縣轄。
1958年11月,青龍鄉改為青龍公社。
1983年10月,青龍公社改為青龍鄉。
1992年9月,上庄、青龍鄉及白蠟鄉簡家、覃家、萬家村合併成立青龍鎮。
1995年10月,由青龍鎮析置上庄鄉。
2004年7月,上庄鄉併入青龍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發祥、上庄、黃坪、康營、紅陽、東相、竹柏、覃家、海壩等9個村委會以及柑坪、苟家、大窩3個居委會。下設37個村民小組,11個居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東經109°01′05″~109°16′48″,北緯30°29′10″~30°46′12″,地處奉節縣西南部。東鄰五馬鎮,西連吐祥鎮,北接甲高鎮,南靠興隆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107.8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97.2平方千米,佔90.1%;水域10.64平方千米,佔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8.2人。

地形地貌

地處七曜山余脈東段,地勢兩邊高中間低,境內最高峰金鳳山位於紅陽村2組,海拔1953米,最低點羅圈岩位於東相村3組,海拔450米。

氣候特徵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與縣城基本一致。屬中山區,年平均溫度14.5℃左右,高山地區有霜雪。

自然資源


青龍鎮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全鎮河流、溝渠縱橫交錯,落差較大,水能開發利用前景極為廣闊。煤、硫鐵礦、煤矸石等各類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煤儲量為6000萬噸,享有“奉節煤海”之美譽,具有極大開採價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既有大鯢、獐、野豬等珍稀動物,也有水杉、銀杏等珍稀植物。山地立體氣候明顯,冬暖夏涼,四季分明,盛產菜葉、大棗、藥材、煙葉、獼猴桃。青龍的蠶繭更是以繭絲纖維長、質量好而在奉節聲名遠播。
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支流。縣一級河流墨溪河,自北庄村入境,由西南向東,經北庄村、中台村、傘坪村、興壩村、長棚村,在柏木村一社龍匯頭處進入鶴峰鄉,境內河道長13.8千米,流域面積80.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6立方米/秒。境內有海壩河和上庄的雙叉河。海壩河,途經柑坪社區、海壩村、康營村,從康營村3社進入墨溪河。雙叉河,經發祥村、柑坪社區、上庄村,從上庄村2社進入墨溪河。境內河道長78千米,流域面積0.08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0018立方米/秒。

人口民族


2011年,青龍鎮總人口2579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36人,城鎮化率10.7%;另有流動人口4232人。總人口中,男性13762人,佔53.5%;女性12031人,佔46.5%,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青龍鎮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9.3人。 
2015年,青龍鎮總人口26286人,其中常住人口20586人。
截至2018年末,青龍鎮戶籍人口為26265人。
2021年,奉節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青龍鎮人口為13702人。

政治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劉光華,主持鎮黨委工作,負責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田大虎,主持鎮政府工作,分管民政工作,負責考核、招商引資等工作。
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朱勝明,主持鎮人大工作,分管黨建、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食藥品監管、機關管理等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何從玉,主持鎮紀委全面工作,負責監督檢查等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冉廣平,分管國土、規劃、建設、市政、環保、電力等工作。
黨委委員、政法書記、武裝部長、副鎮長:牟奎,負責政法、武裝工作。分管安全、綜治、水利等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羅海平,分管扶貧開發、特色效益農業、高山生態移民、林業、畜牧、統計、殘聯、科技等工作。
宣傳委員:張艷,負責宣傳工作。分管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電子商務、商貿物流、氣象、文化、體育等工作。
組織委員:廖輝霞,負責組織工作。分管幹部人事、社會保障、行政審批、群團、檔案、老幹部、教育,黨政務、村(居)務公開等工作,聯繫黨政辦。
統戰委員:鄧超,負責統戰工作。分管財政、金融、信訪、交通、鄉村旅遊等工作。

內設機構

1.黨政辦(黨建辦、人大辦)
負責人:潘洋
主要職責:負責公文收發、會務接待、檔案管理、黨建、人大等工作;
2.綜治辦
負責人:謝純建
主要職責: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禁毒、依法行政等工作。
3.信訪辦
負責人:譚和銀
主要職責:負責接訪、矛盾糾紛排查處理等工作。
4.計生辦
負責人:冉運兵
主要職責:負責計劃生育、衛生、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
5.財政辦
負責人:張正武
主要職責:負責財務、工資等工作。
6.民政辦
負責人:楊明菊
主要職責:負責低保、五保、救濟、敬老院等工作。
7.食葯監所
負責人:姚佳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內的餐飲、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的監督管理工作。
8.安監辦
負責人:陳志洲
主要職責:負責交通、危化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非煤礦山等行業安全監管工作。
9.農業服務中心(林業站)
負責人:陳昌茂
主要職責:負責特色效益農業、統計、林業、科技、商貿等工作。
10.社保中心
負責人:朱奎生
主要職責:負責養老保險、勞務、就業、合作醫療等工作。
11.建管辦(市政辦)
負責人:史邵清
主要職責:負責國土、規劃、建設、市政等工作。
12.環保所
負責人:趙萬君
主要職責:負責復墾、環境保護、環境衛生、工會等工作。
13.水管站
負責人:劉煒
主要職責:負責水務等相關業務工作。
14.文化站
負責人:譚孝和
主要職責:負責文化、教育、體育、信息、信訪等工作。
15.畜牧站
負責人:陳奎忠
主要職責:負責動物衛生防疫、農貿市場管理等工作。
16.公路養護所
負責人:盧榮
主要職責:負責公路建設、養護等工作。
17.工會
負責人:楊傳雲
主要職責:負責鎮域內企業聯合工會的組建,發展會員工作,組織職工參與內部事務的民主管理過和民主監督,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實施送溫暖工程。
18.殘聯
負責人:譚德雙
主要職責:負責準確調查、掌握本鎮殘疾人的狀況和需求,建立殘疾人檔案,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開展殘疾人康復教育、社會保障等工作。
19.團委
負責人:高世勛
主要職責:負責健全基層組織,實現對轄區內青年的全覆蓋;策劃開展活動,服務青年的所需所求,發現和培育基層組織、工作和青年典型。
20.婦聯
負責人:龍倫清
主要職責:負責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普及有關婦女、兒童的法律知識,開展維權工作,處理婦女群眾日常的來信來訪,帶領廣大婦女勤勞致富,積極參與社會管理。
21.扶貧辦
負責人:向曉鈴
主要職責:負責扶貧開發等工作。
22.臍橙站
負責人:顧青輝
主要職責:負責臍橙防蛀等工作。
23.督查辦
負責人:彭玉華
主要職責:負責機關日常考勤、黨委政府安排的工作督查等工作。
24.伙食團
負責人:鄧世洪
主要職責:負責機關日常伙食和來客用餐等工作。

經濟


農業

耕地面積3.38萬畝,人均1.3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6萬畝,林地面積10.3萬畝。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0.57億元,比上年增加11.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32.5%。
獼猴桃種植示範園
獼猴桃種植示範園
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萬噸,人均649千克,其中水稻359噸,玉米895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蠶桑、紅心獼猴桃等,蠶桑年發種2000張,獼猴桃種植面積達2000畝。
畜牧業以豬、羊、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6萬頭,年末存欄1.34萬頭;羊飼養量0.56萬隻,年末存欄0.38萬隻;牛飼養量0.24萬頭,年末存欄0.21萬頭;家禽飼養18萬羽,上市家禽4.98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659噸,其中豬肉1352噸,牛肉32噸,羊肉125噸,禽蛋156噸;畜牧業總產值0.4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5%。
養雞場
養雞場
截止2011年末,累計造林0.85萬畝,其中防護林3200畝,經濟林53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萬株,林木覆蓋率29.5%,活立木蓄積量11.5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160噸,主要品種有雪蓮果,產量120噸;李子,產量20噸。桃子,產量15噸。茶葉種植100畝,產量3噸.
農民人均純收入5234元。

商業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60個,職工8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3億元,比上年增加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億元,比上年增加16%。

金融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青龍鎮全鎮年度國民生產總值突破2.5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5316元提高到8789元,財政收入由1365萬元增長到2313.6萬元。轄區有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郵政銀行代辦所,2015年存款金額1.8億元,貸款金額942萬元,存貸比5.23%。

社會


文化事業

金獅鑼鼓隊
金獅鑼鼓隊
2011年末有文化專業戶6個,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10平方米,有書刊5000餘冊,電腦12台,投影儀1套,電視2台;農家書屋12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藏書3萬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個,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4人。
組建大窩、柑坪、海壩3個業餘文藝宣傳隊以及場鎮壩壩舞團隊。

教育

海壩小學
海壩小學
轄區幼兒園9所,在校幼兒479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2所,在校生1489人,專任教師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無中學,學生就讀於吐祥中學和龍泉中學。

醫療衛生

衛生室
衛生室
轄區衛生院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11個,專業衛生人員23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2人。2015年啟動衛生院住院大樓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裝修完成後住院病床將達50張(現有病床32張)。

體育

青龍廣場
青龍廣場
2011年末有有學校體育場2個(青龍小學、上庄小學),場鎮健身廣場1個,面積為1500平方米,內有乒乓球場地、籃球場地以及羽毛球場地;柑坪社區、大窩社區和苟家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
1998年6月開通青龍鎮有線廣播站,現有廣播喇叭60組,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2002年9月開通的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820戶,入戶率13.8%;有衛星接收器1689套,電視綜合覆蓋率76%。

社會保障

轄區建有敬老院1所,五保家園3個,安居工程30個。其中,敬老院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生產用地3畝,生活用房50間,床位60個,院內供養老人37名,曾被評為全國民政系統創先爭優示範窗口。
大窩社區山坪塘
大窩社區山坪塘
共有標準化水廠3座,集中式供水人飲工程17處,分散式供水人飲工程39處,已整治山坪塘51口,自來水入戶率70%。12個村(社區)已全面完成高壓、低壓改造,實現了同網同價。
轄區建有污水處理廠一座,一級管網已安裝完成,二級管網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即將開工建設。修建登山健身步道和濱河健身長廊各一條,合計3.6公里。安裝路燈126盞,安裝高清監控31組,構建安全防護網。

交通


大興路
大興路
全鎮道路總里程308.7公里,其中縣道15公里,鄉道24公里(大興路18公里、上庄鄉道6公里),村道214.7公里,社道55公里。全鎮通達、通暢率均達100%。

旅遊


金鳳山

金鳳山距奉節縣城約100千米,因山峰似金鳳而得名,是天坑地縫景區的制高點。山體形狀奇特,由數個突起小山峰連綿組成,形似乳房,因而又有趣名:群乳峰。
金鳳雲海
金鳳雲海
群乳峰間,有一峰稱為金鳳山。相傳王母娘娘的七位公主相伴出遊,下到凡間遊覽山川河流,觀賞人間煙火。一日途經群乳峰,五公主青兒被美景吸引,忘了與姊妹們約定的歸期,從此便沉醉在奉節興隆的萬千山巒之中,化為金鳳山,護佑過往人們平安。

海豚灣

海豚灣雪景
海豚灣雪景
海豚灣位於青龍鎮大窩社區與五馬鎮三峽村接界處,山形神似海豚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