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丹

紫草科管狀花目植物

紫丹,學名Symphytum officinale L.,為紫草科紫草屬的植物。分佈於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山西、湖南、甘肅、山東、湖北、廣西、四川、陝西、貴州、江西、河北、河南等地,生長於海拔50米至2,5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坡草地,屬中國原產的植物(非從國外引種)。

基本信息


門英文名Angiospermae
綱英文名Monocotyledoneae
目英文名Bromeliales
科拉丁名Boraginaceae
屬拉丁名Tournefortia
種拉丁名Tournefortia montana Lour.
生境生境: 灌叢中, 密林中, 山坡路邊荒地
海拔下限500
海拔上限6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佈越南
國內分佈海南省, 廣西自治區, 雲南省

形態


紫丹
紫丹
攀援灌木,高1-2米;小枝具毛。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干后變黑,長8-14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圓鈍,上下面均被稀疏糙伏毛;葉柄長5-10毫米。鐮狀聚傘花序生具葉枝條頂端,分枝稀疏,被糙伏毛,長2-15厘米,寬4-10厘米;花無梗,著生花序分枝的一側;花萼長約2毫米,裂至中部或中部稍下,被糙伏毛,具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裂片;花冠未見。核果近圓球形,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內果皮分裂為2個各含2粒種子的分核,但通常有1粒種子不育。

分佈


產廣東及其沿海島嶼、雲南。喜中性土壤,數量不多,散生於密林。越南有分佈。
據文獻記載,本種花冠白色至淺綠色或黃白色,筒狀,長5-12毫米,冠檐直徑2.5-6毫米,裂片長1-1.5毫米,寬1-2毫米,花冠基部直徑約1毫米,中部1.8-2.5毫米,喉部收縮,外面被稀疏的糙伏毛;花藥長圓狀線形,長1.5-2.7毫米,近無柄或稀具長0.4毫米的花絲,著生花冠筒基部以上1-2.5毫米處;子房無毛,近卵球形,頂端有環狀柱頭,花柱不明顯。核果近球形,具明顯的溝槽

藥名


釋名 紫草
氣味(根)苦、寒、無毒。
主治 1、嬰童疹痘(將出未出、色赤便閉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紅活、大便利者則忌用)。用紫草二兩,銼碎,泡在百沸湯一碗中,蓋嚴勿使漏氣。湯溫后,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2、癰疽便閉。用紫草、栝樓子等分,水煎服。
3、小便淋。用紫草一兩,用成散劑,每服二錢,飯前服。井華水送下。
4、產後淋瀝不凈。治法同上。
5、惡蟲咬傷。用紫草煎油塗搽。
附方 紫草的主要功能是:並涼血、和血,解毒、滑腸。近據報道,本品對絨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