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故里
國家AAAA級景區
“天王故里”景觀是以“洪秀全故居”為重點,還包括有“洪氏宗祠”、“書房閣”、洪秀全親手種植的龍眼樹、菩提樹、水井等。官祿布村“洪秀全故居”在1978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花都區全面評選“花都區新八景”中,“天王故里”被評定為“花都新八景”中的景點之一。
洪秀全祖籍是廣東省嘉應州石坑村,其太祖洪英綸在清朝年間舉家遷徙至花縣福源水(今花都區花山鎮)後來再次遷居到“官祿布”創基立村。“官祿”是吉祥和人們嚮往的字語。他們在官祿布村,與“洪氏宗祠”同是坐北向南而隔一條巷位,並排建造了一列一連6間的“橫屋”。三合土作牆基,坭磚、瓦本建築作為居住。村前有廣闊的門坪,門坪前面有一口與村面等長的池塘,面積約4600平方米。在村的東頭,建有一座“門樓”,迎紫色東來。進入門樓后看到池塘的水面映現出西邊遠處的丫髻山的絢麗的倒影,此景觀譽為“丫山麗影卧帝鄉”後來在村的東南部建了一幢三間兩廊的平房作為私塾之用,稱為“書房閣”。
花都洪氏宗祠
頭門面闊12.7米,進深兩間7米共十三架。明間設中門。石額陰刻“洪氏宗祠”四字。落款刻“宣統三年辛亥孟秋吉旦重修”。蝦公梁有石獅和雕花異形斗栱。門面嵌花崗石牆腳。後堂面闊三間12.7米,進深三間8.5米共十五架。4根杉木金柱。後堂前帶兩廊,六架卷棚頂。
洪氏宗祠是天王故里景區的景點之一。具有歷史文物的價值。解放前,洪氏宗祠曾經作為鄉村小學校址,名為“秀全小學”。
洪秀全故居
在展覽布局方面,靠近洪氏宗祠當頭的第一間房舍(西部),是作為洪秀全夫婦早年的居住房間。他們在此房生下兒子洪天貴,洪天貴後來為幼天王。房間的門額上懸掛橫匾,刻上1961年由郭沫若題寫的“洪秀全故居”五字和署名。室內擺設大床、桌椅和文房用品。
第二間房間,懸掛洪秀全高祖父洪英綸,高祖母徐氏畫像,還有洪秀全題寫的讚詞。讚詞如下:
我太祖英綸公,妣徐氏,原居嘉應州石坑,次由石坑遷居花縣福源水,創業維艱,積功累仁總之不離忠厚傳家者是。茲四大房子孫等追繪寶像,爰作詩以贊之,祖宗積累在功仁,忠厚傳家啟後人,怵惕凄愴重繪像螽斯麟趾詠振振。
我太祖妣徐氏,三從著范,四德流芳,洵所謂幽閑貞靜者焉。茲四大房子孫等追本溯源,並同太祖英綸公重繪寶像,爰作詩以贊之;我妣微容卻似生,三從四德著芳聲;母儀堪為周家並,定卜孫支變世榮。
像贊的落款為:道光二十五年歲次乙巳季冬穀旦玄孫仁坤敬題。花都區文物普查部門,將《像贊》視為文物。在此特附錄記述。
洪秀全親手種植龍眼樹
地坪上還有一口井旁邊有一棵龍眼樹。巷勁又枝繁葉茂。相傳是洪秀全在12歲那年,親手在外面移回來種的。龍眼樹長大了。1850年開花結果,當年洪秀全醞釀起義。1856年龍眼樹遭雷雨劈擊。當年巧合“天京內訌”,四分五裂。村民當時對四分五裂的龍眼樹樹桿扶持培土,架上護欄支撐,砌上磚石圍護。龍眼樹煥發生機,年年開花結果,婆娑茂盛。在1961年,(有說是1959年九月)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謝覺哉參觀洪秀全故居時即興題寫了一首詩:天王理想今日現,掃盡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載龍眼樹,年年展眼看分明。
池塘東面另有一座平房、是鄉村中常見的三間兩廊格式平房是村中的書房閣。
書房閣是洪秀全幼年入學讀書的書館。18歲時受聘為鄉村私塾老師就在書房閣掌教。道光二十四年,又在書房閣邊教書邊傳教,從事寫作著述。先後撰寫了《百正歌》《原道覺世訓》等多篇著作,宣傳推動革命運動。
書房閣在咸豐四年也被清軍燒毀。1959年,考古發掘,按當年的牆基牆腳,重新建成復原。它是一座坐東朝西的三間兩廊房舍。總面闊10.5米,總深11.9米,建築佔地132平方米。懸山頂。碌灰筒瓦,泥磚牆,三合土牆基牆腳。方階磚鋪地。進入正門中間用花崗石鋪砌的天井,天井兩側為廊,九架,人字頂。右側廊布置作塾師卧室,左側廊作廚房。廳堂敞開三間相通,闊10.5米,深6.5米共十五架。4條青磚金柱。
書房閣的大廳,擺設作舊課堂款式,古舊的矮桌椅18套,靜中仿有朗讀書聲廻響。書房閣前面門額上懸掛一牌匾,牌匾上刻1961年由郭沫若題寫“書房閣”三字及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