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矮馬

貴州矮馬

貴州矮馬又稱貴州叫嘰馬是該國的稀有物種。因無序買賣、盲目雜交;缺乏保種場和科學的選育,導致純種貴州矮馬越來越少。貴州矮馬產在貴州省的東南部黔西南的冊享、貞豐等縣,貴州地勢較高,突起在四川盆地,廣西盆地之間,貴州東部是一個急劇下降的斜坡。地質構造複雜,地形高低不一,矮馬作為山地小型馬而養於此地,由於地質構造差異及地區性封閉,貴州矮馬與西矮馬類型不同。

簡介


矮馬指成年體高在1.2米以下的馬,英文中稱之為pony(與專指大馬的horse相對應)。以其小巧玲瓏,天資聰穎,性情溫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數量稀少,矮馬顯得尤為珍貴,可以說是馬中之寶。貴州矮馬是中國矮馬中一支優秀的古老山地自然矮馬品種,優於英國等其他人工培育的矮馬。由於終年生活於自然環境之中,受人的影響較少,所以保留著原始馬匹的許多特點。
對於如今還能與廣西德保矮馬媲美的貴州矮馬,甚少有人關注。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工培育的矮馬品種和外來高貴州矮馬(22張)大馬種的衝擊,使貴州矮馬的基因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貴州原生態的珍稀物種正在面臨危機。
目前,珍稀和貴族矮馬瀕危動植物就像快斷掉的網繩,不注意保護,很快會看到網崩解的那天。事實證明,人類已經或正在面臨著由於自身活動導致的地球生態危機。

分佈範圍


貴州矮馬主要產於黔西南州所屬的冊亨、望漠、興義和貞豐等縣。
貴州矮馬
貴州矮馬

生存環境


貴州矮馬產區屬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梯級、斜坡地帶。海拔600-1400米,氣候溫和降雨量充沛,牧地廣闊,牧草資源十分豐富。土多田少,農業不夠發達,養馬,以放牧為主,很少有精飼料補充,故長期以來,形成馬具有吃苦耐勞的特點。貴州矮馬

主要特點


個體矮小,體質結實(部分個體屬粗糙型),皮膚薄而有彈性,肌肉豐滿,肌腱發達明顯。頭稍重而平直,眼大明眸,耳小,鼻孔大,鼻翼開張。頸粗短,略呈水平,胸寬深中等,肋骨開張而圓拱,腹部充實。背腰短而平直,尻略斜。四肢細而乾燥,前肢正肢勢,後肢多為刀狀肢勢,關節蹄質堅實。(諸特點與發行良好的貴州馬是相同的)。毛色以騮、栗、黑為主,佔馬匹數的50%以上。

現存問題


1、數量少:火花鄉1.1米左右僅310匹
2、無序買賣、盲目雜交:導致身高增加、基因不純、性狀受影響
3、缺乏保種場和科學的選育。國內廣西德保矮馬、四川安寧果下馬、雲南馬關矮馬和陝西寧強矮馬等都有專門的保種場。
4、選種依據:形態學為主,缺乏客觀依據
目前,由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和紫雲縣一起進行的保種正在進行中。
貴州矮馬
貴州矮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