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中學

江西省宜春中學

江西省宜春中學坐落於全國首批生態城市宜春,是江西省首批省級重點中學。

江西省宜春中學創建於1902年,初名為袁州中學堂。校址設於唐代大文豪韓愈創辦的昌黎書院,2003年9月異地興建新校園,並於2005年7月與宜春一中組建成立新宜春中學。

宜春中學新校園佔地808畝。截止2007年10月,學校在校生共9495人,全校共計教學班156個。教職工共近600人。

歷史沿革


宜春中學
宜春中學
1902年於袁州建立,始名袁州中學堂,校址設於唐代大文豪韓愈創辦的昌黎書院。后改名為宜春一中。
2003年原宜春一中初中部剝離,重新組建民辦公助的宜春一中實驗初級中學。
2003年原宜春中學初中部剝離,原地辦學,改名宜春實驗中學,由袁州區管理;宜春中學的校名和高中教育收歸市管,先在市教育園區興辦高中部。9月異地興建新校園。
2005年宜春一中整體上划市管,先經過一段時間獨立運行,后與宜春中學進行整合(保留宜春一中牌子),組建成立新宜春中學。整合后的宜春中學實行“一校兩區”管理。
2006年新的宜春中學成建制整體移交給宜春學院管理,並同意宜春學院整合原學院附中和實驗初中。
2006年8月原宜春一中實驗初中恢復公辦性質並更名為宜春中學初中部。同年9月宜春學院附屬中學揭牌,原學院附中更名為宜春學院第二附屬中學(高士中學)。
2007年宜春中學和宜春學院二附中組建宜春中學(學院附中)教育集團。9月宜春學院第二附屬中學搬遷至宜春中學一中校區。
2008年宜春中學收歸市直管(5月9日市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決定)。並正式將新校區稱為“宜春中學北校區”、原宜春一中校區稱為“宜春中學南校區”。
2009年宜春學院二附中更換法人代表,標誌著二附中正式由宜春學院收回自營,宜春中學教育集團正式解體。同年學校與美國Baytown Christian Academy(貝敦克里斯汀學校)締結友好學校。

教育教學


硬體設施

宜春中學校內標誌性建築科技信息大樓內設圖書館、閱覽室、微機室、語音室、科技活動室、網控中心、采編中心、演播大廳及可容納600多人的學術報告廳。截至2011年,學校有教學樓三棟,內有普通教室125個,選修教室12個,280座的合班教室3個,每個教室都配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樓內設物理實驗室9個,化學實驗室8個,生物實驗室3個,生物標本室1個。藝術樓內設音樂教室4個,舞蹈教室2個,琴房11個,體操房1個,美術教室3個,書法教室1個,勞技教室6個。學生公寓4棟,每間均帶有朝南陽台,可容納6000人住宿。多功能學生食堂2棟,可容納6000人同時用餐。此外,學校還建有學生浴室、後勤服務中心。

辦學規模

2003年8月,學校佔地808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教職員工420人,在校學生6600餘人。
截止2007年10月,學校在校生共9495人,其中,新校區6307人:高一39個班,2401人;高二41個班,2437人;高三23個班,1469人。一中校區3188人:高三21個班,1285人,補習班16個,986人;初三8個班,406人;初二8個班,511人。全校共計教學班156個。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6月,學校有全校教職工共近600人,有特級教師12人,高級教師150人,中級教師162人,碩士或具有研究生同等學歷的教師20多人,省市學科帶頭人或骨幹教師30多人。
江西省學術骨幹教師(13人):塗金林、歐陽紅、鄒志清、林瑩、胡永紅、羅紅、聶劍軍、楊軍、王建生、張琦、鄒炳文、歐明銘、徐順海
江西省學科帶頭人(6人):陳少平、甘洪斌、楊文濤、盧思義、趙軍、黃洲祥
宜春市名師(16人):黃磊、甘洪斌、熊曉瓏、徐安儉、楊文濤、張莉、李莉、歐陽紅、吳少華、林瑩、胡永紅、歐明銘、羅兵、楊錦華、付勍、謝嵐萍
特級教師(12位)
序號姓名職稱
1陳少平物理特級教師
2黃磊化學特級教師
3甘洪斌生物特級教師
4肖衛璜物理特級教師
5羅文瑞語文特級教師
6胡元谷物理特級教師
7陳拱菊英語特級教師
8熊輝如化學特級教師
9龔德芽語文特級教師
10熊曉瓏語文特級教師
11徐安儉物理特級教師
12塗金林政治特級教師

教育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宜春中學近幾年高考上線人數示意圖
宜春中學近幾年高考上線人數示意圖
2006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人數為317人,二本上線人數為957人。
2007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人數為442人,二本上線人數為1196人。
2008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人數為573人,二本上線人數為1363人。
2009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人數為574人,二本上線人數為1483人。
2010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人數為606人,二本上線人數為1513人。
• 競賽成績
2010年全國奧賽學校共有36人獲獎,其中一等獎6人,二等獎20人,三等獎10人。
2010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江西賽區)學校2011屆學生劉同學、周同學、謝同學獲省一等獎,學校獲團體二等獎。
• 科技創新
2010年南校區高二(2)班彭玉娟、段充、張兆熙、李恆等同學的作品“簡易電動機”獲宜春市二屆青少年科技小發明競賽金獎。
2011年北校區高一(15)班鍾玉、黃帥英等同學申報的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安培力演示實驗的改進》在第二十六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宜春賽區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教師成績

• 教師榮譽
截至2012年6月,學校有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優秀班主任“2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江西省勞動模範“6人、”江西省優秀教師“3人、”江西省優秀班主任“5人、“江西省師德先進個人”5人。
教師榮譽
序號榮譽稱號姓名
1全國先進工作者陳少平
2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巫紹武
3全國優秀教師黃磊、胡元谷、陳拱菊、龔德芽、徐安儉、劉國平、胡珺、張莉
4全國優秀班主任李淑琴、張莉
5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熊曉瓏
6江西省勞動模範陳少平、巫紹武、黃磊、龔德芽、戴小蘭、朱宇
7江西省優秀教師陳少平、羅誠、楊文濤
8江西省優秀班主任童葆芸、李莉、歐陽紅、吳少華、張友清
9江西省師德先進個人張莉、鄒志清、羅兵、聶愛武、劉京平
(資料來源:江西省宜春中學官網)
• 課題專著
截至2011年,宜春中學有被國家教育部立項的課題1項、省教育廳立項課題3項;教學論文獲國家級優秀獎1篇、全國一等獎1篇、省級一等獎3篇、市級一等獎1篇;獲省一等獎教學課件3部;獲江西省農村教育研究優秀成果壹等獎調查報告1篇。
姓名課題名稱級別論文/課件獎項
陳少平//課件《螺旋測微器的工作原理》省一等獎
巫紹武//論文《服務教學創收育人》國家級優秀獎
徐安儉初中物理教師素質與師專物理教育改革之研究(編號JG362)國家教育部立項課件《重力、彈力》省一等獎
塗金林//調研報告《破解農村教育的三大困局》江西省農村教育研究優秀成果壹等獎
甘洪斌“六位一體”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2004年4月被省教育廳立項//
李莉寫作訓練中的審美教育2006年5月被批准立項論文《“語言語感”點滴談》省級一等獎
歐陽紅新教材與數學活動省教育廳立項論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貫徹素質教育》江西省中學數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二等獎
林瑩//論文《把每堂課當作藝術品來雕琢》省級一等獎
//論文《〈再別康橋〉主題新探》
//論文《一首交織著愛與苦的悲歌》市級一等獎
劉燊元//論文《高三生物複習探討》全國一等獎
//課件《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省一等獎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

學校榮譽

江西十大人民滿意學校候選單位:宜春中學
江西十大人民滿意學校候選單位:宜春中學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示範學校”、“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全國中小學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江西省普通高中評估優秀單位”、“江西省德育示範學校”、“江西省文明學校”、“江西省綠色學校”、“江西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宜春市首屆名校”等多項榮譽。

學校文化


學校標識

• 校訓
厚德博學,創新自強。
厚德方能載物,人格素養不斷提高,是事業獲得成功的保證;一個人的發展要以德為先,德厚立身,厚德是根本。
博學方能多才,舉一反三,先要視野開闊,不唯書本,勤學好問,才能積累更多的知識,一個人要想成功,博學是保證。
創新是學校發展的推動力量,創新需要眼光,需要勇氣,需要與時俱進,需要爭創一流的拼搏精神;沒有創新,只會走向衰落,創新是源泉。
自強是信心的體現,只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終獲成功,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自強是精神。
• 校歌
宜春中學校歌其他校歌
秀水揚波,春台曉日高懸
晨風送來清香,正一派琅琅書聲洋溢在校園啊
宜中啊宜中
有了你我們厚德博學快樂健康地成長
有了你我們弘毅致遠自信自強
讓我們放飛青春的夢醒
永遠向前向前向前向前向前 
昌黎閣下我們沐浴師愛
狀元洲頭我們放飛夢想
風霜雨雪健康成長
鮮花春暉神采飛揚
讓青春編織人生花籃
用生命點燃美好理想
今天我為宜中驕傲
明天宜中為我自豪
藍天白雲我們展翅飛翔
書山學海我們登攀帆揚
厚積深思底蘊豐厚
快樂和諧校園歌唱
讓百年積澱充實心靈
用現在努力成就輝煌
今天我為宜中驕傲
明天宜中為我自豪 

社團文化

2010年12月由學生社團編輯拍攝的校園文藝短片《墨起袁州》《青春·高三·“90后”》參加七屆江西省中小學校園電視評選,獲校園電視節目金獎。其中《墨起袁州》參加2010年12月4日在浙江東陽橫店召開的二屆中國校園電視節暨七屆中國中小學校園電視獎頒獎大會,獲七屆中國中小學校園電視獎優秀節目金獎。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一覽表
職務姓名
校長陳少平
黨總支書記巫紹武
黨總支副書記楊錦華
副校長楊錦華、楊文濤、聶愛武、冷天寶
(資料來源:江西省宜春中學官網,截至2011年)

知名校友


​謝光選​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劉天泉​中國煤炭科學研究院學會委員會副主席
截至2011年,學校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辦學經驗,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從這裡走出的能人志士遍布世界各地,為宜春中學帶來了“贛西文化搖籃”的美譽。曾參與中國近、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研製、周總理親自任命為“兩彈”結合技術協調組組長、“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謝光選,中國煤炭科學研究院學會委員會副主席劉天泉,中科院江元生等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郭冬樂,北京大學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副主任、中國核學會理事王祥雲等200多位著名專家學者,都曾在宜春中學留下青春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