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癧
瘰癧
瘰癧又稱老鼠瘡,生於頸部的一種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其中小者稱瘰,大者稱癧,統稱瘰癧,俗稱癧子頸。多見於青少年及原有結核病者,好發於頸部、耳後,也有的纏繞頸項,延及鎖骨上窩、胸部和腋下。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淋巴結核,多是由於結核桿菌侵入頸部所引起的特異性感染,嚴重時可潰破流膿。該病早期並無明顯癥狀,病情發展后可有全身癥狀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熱等,還有病變器官的局部癥狀。
● 英文名稱:Scrofula
● 又稱:癧子頸、老鼠瘡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外科
● 此證由憂思惱怒而成,蓋少陽之脈,循脅繞頸環耳,此即少陽肝膽之氣,鬱結而成。《扁鵲心書•瘰癧》
● 以頸部緩慢出現豆粒大小圓滑腫塊,累累如串珠,不紅不痛,潰后膿水清稀,夾有敗絮狀物,易成竇道為主要表現的癆病。相當於頸部淋巴結結核。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古人認為小者為瘰,大者為癧。瘰癧多見於體弱兒童和青年女性,好發於頸部、耳前後的單側或雙側,也可延及頜下、鎖骨上窩或腋下。愈后可遺留凹陷性疤痕。
● 初起症見腫大如豆,數目不等,皮色如常,不熱不痛,按之堅硬,推之活動,一般無全身癥狀。
● 后腫塊漸大串生,微覺疼痛,腫塊之間及周圍皮膚、組織相互粘連,融合成塊,推之不移。
● 成膿時皮色漸紅或紫暗,微熱,按之腫軟可有波動感,部分患者有低熱、納差等全身癥狀。
● 膿潰后流出稀薄如痰、如豆汁樣膿液,可夾有敗絮壞死組織,瘡口呈潛行性空腔,瘡口皮色紫暗,瘡肉灰白,久潰不斂,竇道形成。
● 部分患者出現低熱、乏力、納差、腹脹,或潮熱盜汗、咳嗽、瘦弱等癥狀。
● 肺腎陰虛,肺失輸布,相火上炎,虛火內灼津液,煉液為痰,痰火凝滯於頸、腋、胯部而成;
● 或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肝鬱犯脾,脾失健運,痰濕內生,氣滯痰凝於頸等部位而發病。
● 中醫辨證為氣滯痰凝證,治療宜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方選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陰虛火旺證,宜滋陰降火,方選知柏地黃丸加減;氣血兩虛證,宜益氣養血,方選香貝養榮湯加減。
● 外治初期選沖和膏或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散外敷;膿成后切開引流,瘡口用八二丹藥線引流,外敷沖和膏或紅油膏;竇道形成用五五丹藥線入瘡以提膿祛腐,外敷紅油膏;膿腐盡選生肌散或白玉膏外敷。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陳紅風。中醫外科學。新世紀第四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