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孫永平的結果 展開
孫永平
大寫意中國畫家,旅美畫家
孫永平,1937年生,山東菏澤人,旅美書畫家,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交流中心中慶書畫院副院長。
目錄
孫永平[大寫意中國畫家,旅美畫家]
主要藝術活動:
孫永平[大寫意中國畫家,旅美畫家]
1989年在中南海為國務院會議室作畫並被收藏。
1990年在中南海為懷仁堂作畫並被收藏。
1991年應邀訪日進行中日文化交流,並在大阪、奈良舉辦個人畫展。
1995年在江蘇徐州舉辦個人畫展。
1996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個人畫展,並以傑出藝術家的身份取得美國永久居住權。
1997年作品被舊金山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
1998年在加拿大舉辦個人畫展。
1998年、2000年兩次在美國西雅圖舉辦個人畫展。
2005年在青島舉辦個人畫展。
——“牡丹之王”旅美中國書畫家孫永平先生
踏著2005年春天的腳步,旅美中國書畫家孫永平先生終於回到了闊別10年的祖國。那一天對於畫家來說,陽光是那樣的明媚,天空是那樣的湛藍,這裡才真正是畫家藝術的天堂。在過去旅美的10年中,他用愛國的情懷、激揚的畫筆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美、中國牡丹之美揮灑得淋漓盡致,被海外華人譽為“牡丹之王”。
孫永平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家鄉人傑地靈,從明朝起那裡就開始家家戶戶栽種牡丹,有“牡丹之鄉”的美譽。兩個舅舅是當地知名的書畫家,在他們的指導下,8歲的孫永平開始學習書法、繪畫,家中的牡丹園是畫家的第一寫生課堂。牡丹的雍容富貴、嬌嫣大氣、熱烈並豪放,深深地感染了孫永平幼小的心靈。在他的心目中,“牡丹”兩字是和“中國”兩字永遠連在一起的。在學習書畫的同時,他的父母還將《四書》、《五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等教授給孫永平,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使畫家對中國書畫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也許不會知道自己幸福的彼岸,卻不能沒有奮鬥的目標。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是在“文革”十年中,畫家都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改革開放后,孫永平的作品不斷參加山東省和全國的書畫展覽,並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優秀作品獎。山東省藝術學院院長王小古教授看到孫永平的作品后,嘖嘖稱讚,並收其為入室弟子。
中國人愛牡丹、畫牡丹已經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國色天香的牡丹,不僅美在她雍容華貴的表象,更讓人尋味的是她含苞欲放的含蓄、鮮花綻放的傲氣、花團錦簇的壯美。畫家孫永平筆下的牡丹恰恰使人們感悟到這一點。孫永平畫牡丹一畫就是幾十年,他博採眾長,刻苦鑽研歷代名家之作,逐漸形成獨家風格。他寫意潑辣大膽、追求神韻、耐人尋味;工筆細膩不凡、變化多端、不拘一格;書法與畫作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筆暢神怡,尤其是他筆下的牡丹,葉脈、花蕊信手拈來,不做勾線。他的這種畫法在國內可以說是獨具一格。
1995年孫永平成功地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為期一周的牡丹專題個人畫展,70幅作品中20幅被當地華人及社團收藏,5幅由舊金山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1997年、1999年,他又分別在美國的洛杉磯、西雅圖舉辦了個人畫展,一時間美國的許多公司和華僑華人紛紛收藏孫永平的牡丹之作。2001年,畫家又成功地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了牡丹主題個人畫展,中國的牡丹、中國的牡丹之畫在當地引起一番轟動。每到這時孫永平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然而讓畫家更加思念的還是自己的祖國,家鄉的父老、家鄉的牡丹永遠是畫家夢中的縈魂。
年逾七旬的畫家孫永平在美國有家人的陪伴,過著殷實的生活,讓許多來美國多年的華僑華人十分羨慕。可是他每時每刻都在眷戀著自己的祖國,並默默盤算著回國的日期。他認為,牡丹之美,不僅是中國之美,也是世界之美。畫家想繼續努力,想承受生命之重,更想將自己的技藝獻給生養他的祖國。如今,孫永平先生已經成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交流中心所屬中慶博愛書畫院的專職畫家,每天筆耕不止。他熱衷於公益事業,積極籌備紀念宋慶齡去世25周年中國婦女書畫展覽。他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有所追求、有所奉獻。(信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柏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