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養性

漢語成語

修身養性,漢語成語,拼音是xiū zhēn yǎng xìng,意思是學道修行,涵養性情。出自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

成語拼音


xiū zhēn yǎng xìng

出處與詳解


學道修行,涵養性情。
1、元 賈仲名《昇仙夢》第四折:“自古,道德非俗,修真養性,燒丹煉藥工夫。”
2、明 施耐庵水滸傳》楔子《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不住本宮。
3、《劍鋒春秋》第二十五回 《明出葬孫臏定計 暗劫喪王翦被擒》:你在天台修真養性,倒也罷了。又要下山來報什麼仇恨?
4、《劍鋒春秋》:第三十九回《 五雷陣陷困孫臏 一縷香報知毛遂》:可嘆三哥,貪戀紅塵,不肯迴轉天台山修真養性,在易州燕山已經受累不淺。
5、《上古秘史》:第二十回 《赤松子來訪鳳凰鳥翔集》:赤松子道:“此刻他隱居在一座名山之中,修真養性,很像個不慕人間富貴的樣子。

相關介紹


古人關於修身養性之道,特彆強調一個“靜”字、一個“忍”字。如,諸葛亮即有“非靜無以成學”、“寧靜致遠”等,而曾國藩就非常推崇“忍”的功夫。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的所謂“修身養性”,實際上就是通過自我修鍊來達到自我完善的一種途徑,就是要把先賢之美德才學化為自身之習性功力。而要“修”要“養”,就首先要能“靜”能“忍”,否則,心浮氣躁,如何修得下去,養得起來?
所以,古人說:“躁心浮氣,淺衷狹量,此八字是進德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靜。”“萬事忍為上”等等。足見“靜”、“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