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解手的結果 展開

解手

解手

徠解手,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jiě shǒu,指分手、離別;排泄大小便;解決、處理。見《宋書·庾登之傳》:“幼緒語人,吾雖得一縣,負三十萬錢,庾沖遠乃當送至新林,見縛束,猶未得解手。”

基本解釋


1.[go to the toilet(或lavatory)]∶排泄大小便。
2.[part company]∶分手;別離。解手天涯良獨難。
3.[solve]∶解決。
4.[solution]∶解決的辦法。我教仁兄一著解手。

引證解釋


1. 猶分手,離別。
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兩都相望,於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
宋·范成大《送周直夫教授歸永嘉》詩:“知心海內向來少,解手天涯良獨難。”
2. 謂解決事情。
《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這惡物是老人化身來的,若把這惡物打死在這裡,那老人也就死,恐不好解手,他的子孫也多了,必來報仇;我且留著他。”
3. 指解決事情的手段或辦法。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我教仁兄一著解手,未知如何?”
《水滸傳》
《水滸傳》
4. 大小便。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敘了些寒溫,魏生 起身去解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我以為他到外面解手,誰知一等他不回來,再等他也不回來,竟是‘溜之乎也’的去了。”
馬南邨《燕山夜話·新的“三上文章”》:“只要有思索的機會,到處都可以運用思考,甚至於在廁所里解手,也是思索的好機會。”

引申意思


徠“解手”是世人皆知的常用通用俗語,意即大小便,或曰“上廁所”;雅稱為“出恭”或“內急”。
閱讀一些湖廣填四川文章時,對“解手”一詞的由來,多稱是移民被捆綁上路,在漫漫長途上他們免不了要屙屎灑尿,內急時便會要求押解官差,解開被捆綁的雙手後方便。
據說顧頡剛先生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陪都重慶時,與友人閑聊時談及“解手”時是這樣解釋的:俗謂溲溺為“解手”,初不明其義。及入四川,與人談,乃知明末年,四川人未遭張獻忠屠戮者僅得十之一二,膏沃之地盡化草萊。故清初政府強迫移民,先以湖廣之民填四川,繼以江西之民填湖廣。當移民之際,悉系其手,牽之而行,若今日之拉壯丁然。被移者內急,輒請於解差曰“解手!”遂相承以解手作便溺之代稱,流傳外方,莫詰其義。猶學童應試,就廁時必須領出恭牌,亦遂稱就廁為“出恭”也。“解手”的由來並非出自湖廣填四川一地,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中也流行“解手”一詞。其實“解手”一詞早在元代就已出現。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中說:“敘了些寒溫,魏生起身去解手。”可見“解手”的由來跟明清各地的移民沒什麼關聯。
對“解手”一詞的釋義,則可追溯到先秦。
《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知“解”是排解的意思。“排”、“釋”、“解”都與排解同義。排泄大小便的意義就是從“排解”義引申來的。“解”的這一意義漢代文獻中已見使用。如東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藥行解,所苦稍衰。”這是說人身體受寒后吃藥排便,痛苦就會緩解。後世一直沿用。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四《食牛報》:“昔年疾傷寒,旬餘不解。”這是說十多天排不出大便。
元無名氏《盆兒鬼》雜劇第三折:“俺可要起來小解了。”
《清平山堂話本·戒指兒記》:“小僧前日腹壞,至今未好,借解(廁所)解。”
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沈從文《會明》:“遇到半夜醒來,出帳篷解溲。”由此可知,語言中先有排便義的“解”至元代又有了“解手”的說法。那麼“解”的後面因何又綴上了一個“手”呢? 漢語辭彙有強烈的雙音化要求,而“解”是個單音詞,稱說不便,需要雙音化。解溲的“溲”字讀音與“手”字相似,而民間又有稱“解溲”為“凈手”之說的,如《全元散曲·紅繡鞋》:“這事怎干休,唬得我摸盆兒推凈手。”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武松站住道:‘我要凈手則個。’” “解手”一詞以其通俗、簡潔、符合雙音化口語的要求,於是,“解手”一詞作為口頭語言便被廣為使用。
“解手”一詞另有一義是“攜手”,如秦觀詩:“不堪春解手,更為客停舟。”是指朋友相逢或離別而“攜手”,等於現代的握手。“解手”作“攜手”用,在古代用之極少,當“解手”作為大小便專用口語后,用作“攜手”反倒成為歧義,作為作“握手”義,也就棄置不用了。

民間傳說


數百年來,很多家族代代相傳自己的祖先是山西洪洞大槐樹人。因為洪洞縣移民的標誌是腳小趾甲復形(即俗稱的雙指甲),至今在很多地區有腳小趾甲復形的人,所以他們自稱洪洞人。洪洞移民是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發生的事情。元朝末年,由於十幾年的戰亂,加上自然災害和瘟疫流行,北方地區尤其是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百姓,死亡相繼,十室九空。然而兵亂及各種災疫卻很少波及山西。同鄰省相比,山西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旺。明朝開國后,為了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採取移民懇田的政策,將地狹人稠的山西農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
家鄉月明,故土難捨。誰不留戀生養自己的家鄉?任憑官府怎樣催逼,人們依然紋絲不動。官府無奈只好四處張貼廣告,說是“不願遷移者,速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天內趕到。願遷移者,可在家裡等待。”人們知道這個消息后,紛紛趕往古大槐樹樹下。晉北人來了,晉南、晉東南人也來了。第三天,古大槐樹四周聚集了十幾萬人,他們拖家帶口,熙熙攘攘,心中默默祈求上蒼保佑。突然,一大隊官兵急馳而來,團團圍住了手無寸鐵的百姓。數員武將簇擁著一個官員來到人群中間,大聲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遷走。”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靂,人們驚呆了,但隨即又省悟過來:受騙了。於是破口大罵的、呼兒喚女的、哭爹叫娘的聲音連成一片。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官兵強迫人們登記併發給憑證。為防逃跑,每登記一個,官兵就讓被遷者脫掉鞋襪,用刀子在腳小趾甲上拉一刀作為標誌。從此以後,移民後裔的腳小趾甲便成復形了。
官兵強迫百姓登記后,為防止逃跑,把他們反綁起來,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成一串,押解著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著大槐樹告訴小孩,“這裡就是我們的老家”。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何方何地,都雲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就是這個道理。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被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路上就經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老爺,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