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嘴鳥科

闊嘴鳥科

徠闊嘴鳥科(學名:)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個科,共有8個屬15個種和52個亞種。體長約14至28厘米,身形比較臃腫,擁有很有力的、比較寬的喙,很短的腿和尾羽。該物種的尾大多呈圓形,僅長尾闊嘴鳥例外。大多數鳥擁有華麗的羽毛,兩性羽色相同。食物包括果子、種子、昆蟲和其它無脊椎動物。鳥巢形狀像一個碩大的梨,通常懸掛在水面的樹上,出口開在旁邊。闊嘴鳥科的鳥類生活在非洲、南亞和東南亞的森林中。

外形特徵


闊嘴鳥樣子矮矮胖胖,身體比較臃腫,體長約14-28厘米,嘴形粗厚短而寬闊,根部有毛。腳短而弱,前3趾基部並連,稱並趾型;跗跖大部由單列大形的卷形鱗所包被。大多數種的尾呈圓形,僅長尾闊嘴鳥例外。與其它雀形目鳥類不同的是闊嘴鳥科的鳥類有15根頸椎(其他雀形目鳥類只有14根頸椎),並擁有特殊的足筋。
多種闊嘴鳥棲息在馬來群島,也有一些分佈在南亞次大陸和菲律賓群島。非洲大約也有兩種。亞洲的闊嘴鳥主要呈綠色或藍色。非洲闊嘴鳥呈褐色或灰色,上面有紅色或者黑色的色彩。棲息在喜馬拉雅山脈到婆羅州的闊嘴鳥是比較典型的一種,喜歡群居而且吵鬧。體長約25厘米,長尾巴,食昆蟲。羽毛呈綠色,頭呈黑色和黃色,到尾部逐漸變藍。產於馬來群島的一種體型較小的綠闊嘴鳥比較安靜,體長只有15厘米。
暗闊嘴鳥
暗闊嘴鳥
長尾闊嘴鳥
長尾闊嘴鳥
黑紅闊嘴鳥
黑紅闊嘴鳥

生活習性


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山地森林或沼澤地區,也棲息於林緣、溪邊小樹上或灌叢上,有時還棲息於村寨邊或田壩地區的榕樹與小樹上。花園中也常見它們的身影。所有的闊嘴鳥都聲音嘹亮。它們的鳥巢形狀像梨,通常懸掛在水面的樹上,出口開在旁邊。主要以昆蟲為食,尤以蝽象甲蟲、蝗蟲、象甲天牛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蟲較喜食,出現率也高。此外吃蜘蛛、小螺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果實等植物性食物。
綠闊嘴鳥
綠闊嘴鳥
灰頭闊嘴鳥
灰頭闊嘴鳥
黑黃闊嘴鳥
黑黃闊嘴鳥

分佈範圍


闊嘴鳥科(分布圖)
闊嘴鳥科(分布圖)
分佈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繁殖方式


營巢於森林中溪邊矮樹上或灌木上。巢由草莖和細草葉構成,內墊樹葉或竹葉。巢為袋狀,側面開孔,常懸吊於細枝末端。每窩產卵4-5枚。卵白色、雜有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闊嘴鳥(織巢)
闊嘴鳥(織巢)
闊嘴鳥(孵卵)
闊嘴鳥(孵卵)
斑闊嘴鳥
斑闊嘴鳥

該科種類


闊嘴鳥科(8屬,15種,52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麗綠闊嘴鳥Calyptomena hosii
2.綠闊嘴鳥Calyptomena viridis
3.黑喉綠闊嘴鳥Calyptomena whiteheadi
4.暗闊嘴鳥Corydon sumatranus
5.黑紅闊嘴鳥Cymbirhynchus macrorhynchos
6.斑闊嘴鳥Eurylaimus javanicus
7.黑黃闊嘴鳥Eurylaimus ochromalus
8.米沙島闊嘴鳥Eurylaimus samarensis
9.肉垂闊嘴鳥Eurylaimus steerii
10.長尾闊嘴鳥Psarisomus dalhousiae
11.非洲綠闊嘴鳥Pseudocalyptomena graueri
12.銀胸絲闊嘴鳥Serilophus lunatus
13.非洲闊嘴鳥Smithornis capensis
14.棕脅闊嘴鳥Smithornis rufolateralis
15.灰頭闊嘴鳥Smithornis sharpei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近危(NT)——2種,低危(LC)——1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