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格

貴格

Quaker(貴格會),又稱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教友派),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派別。成立於17世紀的英國,因一名早期領袖的號誡“聽到上帝的話而發抖”而得名“貴格”(Quaker)。

貴格會主張


Quakers 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和暴力,不尊敬任何人也不要求別人尊敬自己,不起誓,反對洗禮和聖餐。主張任何人之間要像兄弟一樣,主張和平主義和宗教自由。

貴格會歷史


Quakers的主要聚居地是賓州(Pennsylvania)。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君主Charles II,因為欠他朋友William Penn的父親海軍上將一萬六千鎊的債務,將賓州之地抵償送給William Penn,並將此地命名為“Penn”,加上William Penn為此地命名為“sylvania”(sylvan有林地之意),Pennsylvania遂成為州名。William由於信仰Quakers而不信仰英國國教Anglican Communion(聖公會),曾被Oxford University開除,當時的歐洲和英國的其他殖民地都沒有宗教信仰的自由,William則按照Quakers的理想,建立一個宗教信仰和政治自由的地方,他當總督時沒有為自己保留多大的權利,宣稱“將允許人民制定自己的法律”,因此賓州是美國第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州。許多在歐洲受迫害的Quakers移民過來,又因為Quakers反對起誓,因此美國憲法在所有要求起誓的地方保留一條“發誓或確認”,Quakers不會說“我起誓....”,而是會說“我確認”。賓州最大的城市Philadelphia,也可稱為Quaker City。
早在十七世紀中,就有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人,自英格蘭、愛爾蘭等地渡海來到北美。1774年,八位屬於貴格會的信徒,跟隨領導人李安女士(Ann Lee),為躲避迫害,渡海來到紐約。因他們強調聖靈充滿,及受靈感后的悸動,故又稱“顫動者”(Shakers)。他們近乎“聖潔”的生活方式,漸漸引起注意,吸引不少人來尋求靈命引導。
此後十餘年內,Shakers在麻州、康乃迪克州、 New Hampshire 及緬因州建立了社區,過著如使徒時代“凡物公用”、不浪費、不懶惰、不虛談、整潔有序、照顧貧困的社區生活。“親手工作,全心屬主”(Hands to Work, Hearts to God),這是Shakers盡到管家責任的基本信念,是他們建立“人間天上”的法則。

貴格會現狀


位於New Hampshire州Canterbury的Shaker社區設於1792年,至1992年最後一位老姊妹辭世止,共歷兩百年,現已改成紀念園區。這莊園佔地四千畝,保有二十餘棟木造建築,農田仍有人耕種,木工房與蜂房也有人操作,他們曾以農藝與木工聞名。洗衣房內仍有他們最早發明的蒸氣洗衣烘乾機,會堂(他們稱為meeting room,即教堂)除了長木凳和牆上掛衣帽的鉤子外,一切清簡,而只有一間課室的學堂,仍維持當年樣式,這是他們教導所收容孤兒寡婦的地方。
在莊園里追想當年Shakers在此耕作敬拜,與世無爭的生活情景,對照著現今人們喧囂競逐享受奢侈的日子,怎不令人羨慕嘆息?但由於工業化、城市化、物質化、社會福利政治化的結果,愈來愈少人肯走上這條簡樸單純的道路。如今,Shakers農莊只剩下緬因州的Sabbathday Lake一處,仍有五位兄弟姊妹維持此一傳統。

對貴格會的評價


16和17世紀的新教革命改變了西方社會的觀念,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有責任決定自己世俗狀態的進程。新教革命促使人們把注意力從來世轉向現世,以及把拯救責任的負擔從上帝轉到個人的肩上,從而使人們認識到履行世俗義務是上帝應許的唯一生存方式,每一種正統的職業在上帝那裡都具有完全等同的價值。於是,清教徒開始重視塵世,並承認今生就是工作。所以,通過新教革命,人們堅定了這樣一種信念,即通過努力工作,任何人都可以極大地改善自己,並因而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此外,新教革命也把民主觀念引入了基督教思想之中。也就是說,所有的信徒都可以通過閱讀和解釋《聖經》,直接地辨認出上帝的旨意。為了理解這種新的清教徒世界中的上帝的旨意,信徒不再需要求助於宗教“專家”,求助於譬如教士這樣的中間人。反之,教徒可以通過自己對《聖經》和祈禱的關注,發現真理。
再者,17世紀的貴格會教義(Quakerism)為形成增權傳統的思想寶庫又增添了另一個民主化前提。其關於“靈光”(inner light)存在於每個人身上,上帝是每個人心中固有的,以及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等信仰,把尊嚴、價值和救贖的可能性擴展到甚至被打上恥辱烙印的農民、絕望的債務人和墮落的罪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