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瓊鎮

乃瓊鎮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鎮。位於區境南部,東連拉薩河,西接古榮鄉,南部毗鄰曲水縣,北達堆龍河,距拉薩市區12千米。1987年成立乃瓊區,1989年撤區建鄉,將原乃瓊和加熱鄉合併為乃瓊鄉,1993年撤鄉建鎮。

2019年1月9日,乃瓊鎮憑藉藏戲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概況


乃瓊鎮
乃瓊鎮
乃瓊鎮總面積256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有37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在崗德林村。總人口8056人、1841戶,以藏族為主,另有漢族、回族等族。經濟以農業為主,兼有牧、副業等。乃瓊鎮屬堆龍德慶區農業大鎮,耕地面積1285.5公頃,主要種植青稞、小麥、玉米、高粱、豆類和油菜。草場面積470畝,主要飼養氂牛犏牛、黃牛、山羊、綿羊。轄區內有交通運輸、糧油加工、汽車修配、農機製造、機械修理、手工業等中小企業20餘家。共有中心小學1所、完全小學2所、教學點4所,在校學生1287人。乃瓊鎮服務業、餐飲業、商業網點遍布,通訊發達,交通便利。主要寺廟有覺摩隆寺、達扎寺、雄巴拉曲拉康,其中覺摩隆寺屬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雄巴拉曲民俗度假村。

營銷協會


簡介

乃瓊鎮
乃瓊鎮
2004年5月,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鎮農民營銷協會組建。三年來,這家獨具特色的農民營銷協會起到的作用已不僅是停留在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脫貧致富上,而是憑藉以技術為紐帶的發展特色,為探索建立新型農牧業科技推廣體系、推進現代農業提供了有益思路。

模式:以技術為先導

與大多數農民協會類似,堆龍德慶區這家農民營銷協會組建的初衷,也是為了推動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牧民收入。不過,與眾不同的是,這家協會定位為技術服務型農民營銷協會,協會由堆龍德慶縣科技人員、乃瓊鎮科技人員、科技戶、專業戶、示範戶以及普通農戶組成。2007年十月,協會共有會員105名,基地佔地面積336畝,其中高效日光溫室105棟,露地蔬菜種植面積150畝。
2004年5月協會組建時,想憑藉其“技術含量”吸引群眾參與,但大多數農牧民卻不願參加,只有11戶對蔬菜、花卉種植積極性高的群眾按照自願原則,加入協會,並通過抽籤的方式承包了溫室大棚。
協會通過採取普及推廣科學技術,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開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農民群眾不斷加大對農牧業的科技投入,提高周邊群眾學科學、用科學意識,調動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他們從不願種到願意種,從願意種到自己承包溫室,從自己承包溫室到願意參與市場,對發展蔬菜產業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轉變。

職能:讓技術強輻射

乃瓊鎮
乃瓊鎮
會已超出在內部進行技術傳、幫、帶的作用,技術服務體系輻射到更大範圍,近鄰的曲水縣、墨竹工卡縣等地,不斷有農牧民住在乃瓊鎮學技術。協會承擔了乃瓊鎮和堆龍德慶區培訓農牧民的任務。為了充分體現基地的輻射性能,協會把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作為新技術展示的窗口,專門聘請了兩名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服務指導工作。從協會組建至2007年6月,平均每年舉辦農村實用技能培訓班10次。
協會培訓注重理論授課與現場指導相結合,使農牧民加深對蔬菜、花卉種植、藏雞養殖等技術的掌握,並定期對參加培訓的農牧民進行考核和回訪。通過近三年的培訓工作,協會逐步完善了一套農村科技服務體系,農牧民基本上掌握了各類蔬菜、花卉的溫室種植及藏雞養殖技術,部分群眾已經可以獨立完成種植和管理。

營銷:以技術為核心

在生產營銷上,協會緊跟市場調整結構,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指導蔬菜生產,旨在加強產品結構調整,逐步從大路蔬菜向無公害高附加值蔬菜生產過渡。
現有的105戶協會農民,基本掌握了溫室大棚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年完成蔬菜任務280萬斤。2007年協會已成為西
乃瓊鎮
乃瓊鎮
藏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西藏科技示範基地、特色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基地、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基地。由於見到實惠,許多農牧民從最初的觀望、猶豫,到積極要求加入協會。2005年,協會農戶27戶,直接增加現金收入30萬多元;2006年,協會農戶發展到105戶,主要從事大棚蔬菜、花卉種植、加工包裝、營銷經紀、藏雞養殖等,現金收入70多萬元。
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協會建立了商品流通服務體系,在農產品市場價格、行情、運輸等方面做好信息服務工作。2007年協會在拉薩市啟動了一個批發點、三個零售點和菜市場,並與10家單位簽訂了收購合同。同時,協會將營銷規模逐步涵蓋到全區各類農副產品中,為堆龍德慶縣和拉薩市主城區提供了大量的農副產品,促進了農村農副業快速發展。

雄巴拉曲度假村


乃瓊鎮
乃瓊鎮
雄巴拉曲度假村位於布達拉宮以西十五公里處的乃瓊鎮色瑪村。與拉貢公路相隔僅3公里。北臨十二世紀白帝:旺秋楚成大師始建的覺木龍寺,是藏戲覺木隆派的創始地,以聖泉清水聞名於世,海拔在4000米左右。傳說泉水是蓮花生大師用佛仗鑿出的一眼甘泉。在鑿泉時,他對眾生說:“神泉即涌,端盆來”,故稱“雄巴拉曲”泉水為盆中聖水.“雄巴拉曲”度假村就建在盆中聖水之地。這裡地勢開闊,水草豐美,幽靜秀麗,灑滿了佛的甘露。

覺木隆藏戲隊


起源

覺木隆藏戲隊起源於公元十四世紀,在西藏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名揚古今的傑出人物---竹多湯東傑布(又名竹多。鐵索橋者)。他為了改善西藏交通,發展西藏經濟,立志要給西藏的每一條江河上架起鐵索橋,志大而財不足的他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利用自己出眾的思維力和淵博的知識創寫動人的故事情節和優雅的歌曲,收下七個年輕的姑娘,自己當老師把歌與之相稱的優美動作教給她們,到各地表演並為建橋而求援,援助得到了,橋建起來了,但在求援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表演活動一直在繼續著,這就是如今西藏文化寶庫的璀璨明珠---藏戲。

發展

順其歷史發展,湯東傑布的學生遍及各地,其中有一位叫唐桑的姑娘和她的丈夫魯固居住於覺木隆,魯固敲鼓,唐桑映其鼓演藏戲,逐步地獲名唐桑藏戲,憑著獨特的鼓聲和超然的演技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並形成了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正規戲團,這就是在西藏近、現代歷史上極富盛名的覺木隆藏戲。
西
乃瓊鎮
乃瓊鎮
藏八大藏戲覺木隆戲團樣樣能演,尤其善演《卓瓦桑木》、《白瑪翁巴》和《蘇吉尼瑪》三大藏戲。由於演技的非凡,其戲團名揚四方,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在當時,西藏各大節日,特別是雪頓節上西藏地方政府總要特今覺木隆戲團到哲蚌寺和羅布林卡進行藏戲表演。從此,覺木隆藏戲團升級為深受政府關注的戲團。

表演

覺木隆藏戲自唐桑兩口子始進行了不間斷的表演,而且在其過程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藏戲老師。其中相對出名的有十二世達賴喇嘛執政期的藏戲老師兼團長扎西頓珠,十三世達賴喇嘛執政期的米瑪見參,此人才華橫溢,但有一次在羅布林卡里表演時因在唱詞中夾雜了些貶低當時政府的內容,被撤去了職務,繼之而生的扎西啦直至1959年擔任覺木隆藏戲團的老師兼團長。1959年,因社會動蕩而使覺木隆戲團第一次斷演,1961年到1965年恢復上演,嘎布啦任覺木隆藏戲隊老師,1971年至1984年幸而重登舞台,格勒任覺木隆藏戲對老師,也就是在公社的鼓動下。但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個體經營路線的震撼下成員們紛紛踏上了屬於自己的田地上,戲團散了,無人顧及其輝煌的歷史,直至2001年7月覺木隆藏戲對有人重組,借著文化廳、市文化局及有關領導部門的幫助重組成功,2001年7月旦達任覺木隆藏戲對老師。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