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勝

余祖勝

余祖勝,革命烈士,1927年12月19日出生於湖北省漢陽縣,1938年隨父親到重慶,1939年入重慶第二十一兵工廠(長安汽車前身)做童工,同時進夜校補習。1946年,以蒼扉筆名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丐童》一詩,此後,又寫了大量的詩歌,揭露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1947年,與幾位進步青年組成“讀書會”,出版《火焰》半月牆報,並與中共地下黨組織接近,於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挺進報》事件發生后,因叛徒出賣,於1948年4月7日被捕,囚於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27日,不幸與200多名難友一道被國民黨反動派集體屠殺於渣滓洞。

人物簡介


余祖勝(1927—1949,一說1924—1949),江西省湖口縣舜德鄉皂湖村余古堂灣人(清康熙年間一餘姓先生來此建學堂教書,將原古仁村改為今余古堂村);生於1924年8月。
余祖勝
余祖勝
其父余昭鼎,是一位有知識、有覺悟的時代青年,不甘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生活,於1936年舉家遷往湖北武漢。由於其聰穎好學,能吃苦耐勞,成為漢陽兵工廠的骨幹。為了生計,忍受著國民黨反動派的高壓管理,工人只能像機器一樣高負荷運轉,生活無人過問。他們的工資經常被剋扣,動輒遭人打罵,敢怒而不敢言。此時余祖勝隨父進廠辦子弟學校學習,成績優秀。從小耳濡目染爸爸的工作生活遭遇,感悟進步文化思想,思想漸漸成熟起來。由於其和爸爸長得一模一樣,人們習慣地稱他為“小昭”。他團結身邊的同學好友,天天策劃著為父親們報仇解恨。他們晚上摸到警察局投擲石頭,遭到警察的圍捕。余祖勝還和眾多學生一道參加了有名的“二七”大罷工,曾身負重傷。
1938年隨父親到重慶,1939年入重慶第二十一兵工廠做童工,同時進夜校補習,開始閱讀中共報紙《新華日報》;1944年,因時常流露對黑暗現實不滿的言論,被廠方借故開除,同年秋,考入第二十一兵工廠附設第十一技工學校(今重慶理工大學)半工半讀,1946年,以蒼扉筆名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丐童》一詩,此後,又寫了大量的詩歌,揭露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1947年,與幾位進步青年組成“讀書會”,出版《火焰》半月牆報,並與中共地下黨組織接近,於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受黨組織委派再次入廠當工人,在工廠進步青工中發展共青團外圍組織“青年讀書會”;《挺進報》事件發生后,因叛徒出賣,於1948年4月7日被捕,囚於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渣滓洞監獄。
余祖勝在獄中堅貞不屈,並勤奮學習革命理論和外語,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消息傳來后,利用廢牙刷柄刻出一百多顆五星、紅星等小工藝品紅心和短劍,用英文精心鐫刻了“革命到底”、“不自由毋寧死”、“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激勵難友們的革命鬥志。
1949年11月27日,不幸與與200多名難友一道被國民黨反動派集體屠殺於渣滓洞,其遺詩收入《革命烈士詩抄》。
余祖勝是著名紅色小說《紅岩》中主要人物余新江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