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鎮

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轄鎮

八寶鎮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東南部,距廣南縣城83公里(廣八線)或114公里(高速公路),距富寧縣城25公里,距富寧高鐵站21公里。東南靠富寧縣,西鄰本縣南屏鎮,北接板蚌、楊柳井鄉。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八寶鎮常住人口為74011人。

歷史沿革


八寶原稱八播,歷史悠久,早在5千年至1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代先民在此開拓繁衍,先秦時期為“僚”“濮”等古代部族領地,古代部族領地,兩漢時期屬郡句町縣,魏晉時期屬興古郡,唐為“僚子部”所轄,宋元屬特磨道、廣南西路宣撫司,明清改屬廣南府。民國29年改稱八寶,1958年文山州人民政府成立而隸屬廣南縣。 
八寶鎮
八寶鎮
八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宋時期是邕州府賴以統治廣南的“特磨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是南詔、大理通往兩廣的重要通道。作為“句町古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先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以壯族文化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文化,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和民風民俗。

地理環境


八寶鎮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東南部,距縣城83公里(廣八線)或114公里(高速公路)。東南靠富寧縣,西鄰本縣南屏鎮,北接板蚌、楊柳井鄉,海拔1100米~1300米,年平均氣溫17℃。全鎮國土面積569平方千米,轄16個村委會248個自然村278個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瑤等9個民族。常住人口71747人(2017年),是雲南省八寶米的原產地和全州糧食主產區,八寶米被評為雲南省6大名米之一。

氣候特徵

全鎮有國土面積569平方千米,森林面積達39143公頃、人工造林3.62萬畝、低效林改造5058畝,森林覆蓋率達43.5%;實有耕地面積合計54572畝,其中農田22279畝、旱地32293畝;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有大小河流26條,主要河流1條(八寶河),海拔在790米至1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8.4℃,年總降雨量為1260.4毫米。無霜期346天,年均日照總時數為1658.6小時。

人口民族


人口

全鎮轄壩龍、八寶、八甲、河野、板幕、百樂、楊柳樹、甲壩、交播、壩哈、甘蔗園、老寨、平邑、樂共、俄色、砂斗共16個村委會,234個自然村,273個村小組,常住人口71747人(2017年)。
根據廣南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八寶鎮常住人口為74011人。

民族

居住著漢、壯、苗、彝、瑤、回、蒙古、傣、仡佬9個民族

經濟


綜述

八寶鎮
八寶鎮
2007年八寶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2726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9227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18077萬元,糧食總產量24368噸,農民人均有糧339千克,財政收入2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6元。八寶鎮耕地面積56231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47815畝,其中糧食103304畝,經濟作物面積24615畝,優質稻28770畝,蠶桑種植面積365畝,玉米31306畝,優質油菜20072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有效。2007年共完成農田水利溝渠疏理20多公里,群眾投工投勞50多萬個。完成板幕、八甲、河野等村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修農作路4條3.5公里,農涵橋3座,溝渠8條17.2公里,改善灌溉面積5000畝,恢復灌溉面積500多畝。完成水利工程130件,其中管飲工程3件,零新歲修工程119件,水土保持及其它8件,累計投入勞動工日60.9萬個,完成土石方量48.7萬方。堅持走家庭經營和重點扶持相結合的路子,使八寶鎮畜牧業發展迅速,全年生豬存欄41529頭,肥豬出欄40316頭,大牲畜存欄34707頭,肉牛出欄6880頭,家禽存欄205988隻,出欄233048隻,肉類總產量3680噸。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八寶鎮人民繼承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以建設小康鄉鎮為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農業穩鎮、工業強鎮、科教興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思路,克難奮進、開拓創新,八寶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棉花、水稻等主導產業連年喜獲豐收,林業、水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名特優新品種和優化種養模式廣泛推廣,形成了萬畝優質油菜基地、萬畝優質水稻基地、萬畝湘蓮基地、3萬畝優質棉基地、3萬畝水產養殖基地、5萬畝林業基地等六大產業基地,發展了近20家大中型棉花、水稻、木材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建成了融各種排灌泵站、垸內涵閘、大小溝渠於一體的排灌自如、旱澇保收的農業抗災體系,修築了堤身基礎紮實、堤面暢通無阻、能抵禦百年一遇大洪水的防洪大堤。
八寶鎮70%的居民住上了樓房、擁有了3—5萬元的存款;80%的村修建了通村水泥路、牽通了自來水;90%的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老洲嶺、神皇洲、合興等3個村為示範的文明新村建設正在八寶鎮深入開展。八寶鎮講學習、講文明、綠化、美化新風盛行,舞龍、舞獅、唱歌、繪畫等文體活動廣泛開展,網路信息技術正逐步進入千家萬戶。鎮村幹部的服務意識不斷深化,民主意識不斷濃厚,辦事能力不斷提高,爭先意識不斷加強。境內商店林立,貨源充分,種類齊全,來往客商絡繹不絕。城區基礎設施完備,居民生活便利,街道衛生整潔,布局錯落有致,綠樹蜿蜒繞城,設施完備,如詩如畫的中華廣場和鎮中心廣場點綴其中,一批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村級小集鎮與中心城區緊相襯托,遙相輝映。八寶鎮鎮是一座美麗富饒、生機昂然的新城鎮,這裡物產豐饒、人民純樸、環境優良、政策優惠、市場活躍、勞動力充足。
2015年,全鎮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73個,註冊戶數為2122戶,註冊資金為3921.6萬元,以八寶貢米、那餱芒、姑嫡蒙、科興蔬菜、麻布養牛為龍頭的合作社規模不斷壯大;農民增收主要產業有八寶優質米、養殖業、蔬菜、土蜂蜜、經林果,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8.9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3.5萬噸以上,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13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48元,農村經濟純收入59775萬元,存款6.8億元,貸款2.5億元。鎮域內有個體經營戶、私營企業等共計914家,實現總產值40860萬元,上繳稅金8000萬元,總收入達42543萬元。有工礦業企業21家,實現總產值29358萬元,總收入31041萬元。全年共接待遊客1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億元以上。有貧困人口(收入2855元以下)8026人,6392戶7528人領取農村低保。

文化


民族風情

八寶壯族世代多依山傍水而居,有燦爛的稻作文化,培育出了聞名全國的八寶貢米。壯族人民尊崇先祖,崇拜自然,民風淳樸,禮儀周全。壯家兒女,能歌善舞,心靈手巧,所產壯錦、銀飾,工藝精良,價廉物美,深得顧客喜愛。壯族傳統節日和慶典活動項目多而獨特,跑馬節、花街節、河燈節、新米節等場面熱烈,不勝枚舉,舞獅、耍龍、踩高蹺、花船戲蚌、放河燈令人耳目一新,趣味盎然。米花、粽粑、岜夯雞、酸辣鯰鰥魚、鴨子燜糯米飯等民族小吃,風味獨特。置身其中,定然陶醉於這濃郁、典雅的壯族文化氣息之中。

社會


教育

八寶鎮
八寶鎮
全鎮共有學校47所(其中初高級中學2所、小學30所、幼兒園15所),共有教師777人(其中廣三中220人、鎮中學116人、鎮中心學校351人、幼教90人),共有學生13674人(其中廣三中2980人、鎮中學1408人、小學校7438人、幼兒園1848人)。

醫療衛生

有1個衛生院16個村衛生室,共有158名醫護人員(編內人員46名)和46名村醫。

文化事業

八寶鎮
八寶鎮
八寶鎮文化、廣播電視事業不斷興量繁榮,電視電話覆蓋率不斷提高,群眾業餘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各種民間文藝活動在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通過文化站的充分挖掘,失傳多年的民間文藝重現光彩。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郵政、通訊迅速發展,2007年共完成6個自然村拉電申報列項工作,有12個村委會已建好移動網站,覆蓋不斷擴大,安裝程空電話戶20多戶,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八寶鎮深入宣傳發動、鼓勵農民外出務工,增加農民收入。2007年通過政策扶持、政府引導、能人幫帶等多種渠道共輸出勞動力1980人,占任務數的107%。其中,輸出省外1900人,省內50人,縣內30人。有組織輸出301人,占任務數的103%。全年的勞務輸出產生的經濟收入達2000萬元。堅持“引得進,留得住,有發展”的招商引資方針,積極實施以項目促發展戰略,依託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積極創造寬鬆的投資環境,制定優惠政策,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八寶工業園區初俱規模,年內共完成招商引資2000萬元。
八寶鎮加強整體聯動防範工程,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方針,及時查處矛盾糾紛,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組織,認真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年內共查處社會矛盾糾紛88件,成功調解65件,成功率為95.8%;刑事案件17起,偵破4起,破案率為23.5%;立治安案件16起,查處治安案件16件,查處率為100%;法庭受理各類案件62件,結案率為90.32%,其中刑事自訴案6件,民事案件56件。以整村推進和小康示範村建設為重點,打好扶貧攻堅戰,投入資金60萬元,狠抓麻布、干壩子、甘蔗園、協廠四個整村推進示範村建設,完成村內道路建設4條2450米,新增沼氣池12口,建成科技活動室4間,安裝廣播電視61戶。發放缺糧戶650戶2456人,發放救濟糧44860斤,發放救災款74600元,發放低保金165580元;棉被100床,寒衣200袋,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提供物質保障。

基礎設施

地圖
地圖
自2003年八寶被評為文山州文明小城鎮以來,按縣委提出的小城鎮化發展思路,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爭取資金投入,樹立經營城鎮理念,採用市場化運作手段,積極吸引外來資金、民間資金參與小城鎮建設,拓寬小城鎮建設的投資渠道,走“以鎮聚財、以鎮聚人、以人興鎮、滾動發展、良性互動”的路子,採取優勢資源開發、特色產品加工,培育支柱產業等措施,使農村農民向鎮區集中,農業向規模經營集中,增強小城鎮使農村農民向鎮區集中,農業向規模經營集中,增強小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逐步形成產業發展、人口聚集、市場擴大的良好互動機制,以產業帶動小巧玲瓏城鎮化發展。努力打造中國八寶米之鄉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品牌,把八寶建成山水園林城鎮,加快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步伐,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和民間資本投資環境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參與管理和資源綜合開發,充分釋放小城鎮發展潛能,抓好鎮區綠化、美化、亮化,加強鎮區環境污染治理,改善衛生條件,提升鎮區品位。使八寶小城鎮形成以鎮帶市,以市帶農的城鎮格局,推動了八寶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使八寶小城鎮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得到穩步推進。
著力推進旅遊地產項目(八寶米旅遊商品綜合交易中心、句町小鎮休閑旅遊度假區、壯族飲食風情一條街、八寶商貿街二進地項目)和重點打造“一河兩岸”中心集鎮(宜居家園、家電傢具城、九龍農貿市場);修復鎮區街道、安裝太陽能路燈、修建新橋客運和風雨橋貨車停車場、疏通集鎮排水系統、劃定行車停靠線、購買垃圾清運設備,組建執法中隊規範集鎮管理秩序,鎮區保潔工作公司化運作,做到日掃日清,集鎮環境得到較大改觀。加強重點區域土地管理,引導、規範農戶建房,嚴厲打擊規劃區內的違法違規行為;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集鎮建成面積達3.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2%。

旅遊


八寶素有“高原小桂林”之譽。百里平川之上,青巒疊嶂,秀水蜿蜒,飛瀑磅礴,流泉清冽。奇洞巧穴之中,曲徑通幽,怪石林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置身於這如詩如畫的山川田園風光之中,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更為可貴的是,八寶久遠的歷史和凝重的文化底蘊還為世人展示其獨特的文物古迹(如余家岩洞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田房仙岩崖畫,八甲烽火台等)和石刻碑題(如“別有洞天”、“醒夢石”等)。“南北雙橋鎖鰲魚,東西二瀑掛垂簾,長虹卧波歸牧笛,漁舟晚唱春江月”,自然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足令遊客目不暇接,嘆為觀止。1988年,經雲南省政府批准,八寶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共分為5個片區,45個景點。其中,國家一級景點3處,國家二級景點4處。尤以一河(八寶河)、兩瀑(三臘、戈豐瀑布)、三洞(湯納、牙方、三臘溶洞)、四奇(奇特的喊泉、奇異的風洞、奇怪的洞鳴、奇特的怪石)、五古(古崖畫、古人類遺址、古文字、古文物、古橋)最具旅遊觀光價值。
八寶壯族十三寨是雲南省最具特色的壯田園村落,有自己的一套建築工藝,多取木石為原料,擅長鉚榫和雕工。喜歡樓居,房屋名叫“干欄”,其樓多為三層,四垂檐瓦,一般頂屋儲糧,中層住人,底層飼養牲畜,以三開間或五開間為一幢,還建有耳房、閣樓和抱廈組成一套,家家都有望樓和曬排。寨中多鋪石板,均有風景林,壯鄉多水,河道上建築的風雨橋玲瓏別緻,形成環境幽雅、民族風情濃郁的壯鄉格調,為國內外遊客、環保專家、建築界所矚目。
特別介紹:三臘瀑布
地址:位於八寶鎮以東12公里的三臘村
也叫“響泉瀑布”。八寶河奔流到這裡,從10餘米寬的懸崖傾瀉而下,瀑布因山勢分成三級,落差共120多米。

獲得榮譽


八寶鎮早在1988年就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評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評為雲南省中心小城鎮,2005年被列為雲南省生態鄉鎮和雲南省60個旅遊小鎮之一,2009年榮獲省級文明小城鎮稱號,2011年被列為雲南省重點建設的201個特色小鎮之一,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建設鎮,2014年被評為州級宜居小鎮,2015年被評為雲南省宜居村鎮,2016年入選“雲南省十大特色旅遊新地標”。